中华文明 天下大同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国的经济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明显增强,一度让西方国家谈“中”色变,在这种环境下,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将注意力放到了对中华文化的研究上,面对如此神秘且古老的民族文化,在让世界震惊和仰望的同时也先后衍生出了很多观点不一的“理论”和“看法”。

例如近些年来,总有西方人喜欢把中华文明长存的主因归到“优越”的地理位置上,认为中国古代优越的地理位置阻挡了来自西边的入侵者,中华文明才能安稳发展至今。可它们忘了,中国北方草原上居住的是自人类诞生以来最具破坏性与侵略性的游牧民族,它们更不愿承认曾被成吉思汗带领的东方游牧民族打得几次差点文明消亡。这正是人性的弱点。

中华文明虽然不是最古老的文明,但中华文明却是现存的、最古老的、未被其他外部势力改变的原生文明。对于“中国文明为什么没有像其他文明一样被灭绝?”这个问题很多西方学者秉着自己浅薄的了解一本正经地认为纯属是我国西北地区地理上的优势。但我认为,古代西北方向的大片沙漠与高山,以及世界最最高、最险的喜马拉雅山保护的并非是中国,而是保护了包括印度在内诸多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正是这些山峰与沙漠的存在阻挡了秦始皇和成吉思汗继续攻打和扩大领土的脚步,使它们免受侵略和朝贡之苦。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续至今,依靠的不仅有民族精神,更有文化载体,这便是文字。从始皇统一六国文字后,几千年来从秦朝发展起来的文字体系一直沿用到今日,千百年来中国的朝代一直更迭,但是文字传承却从来没有断过,这也正是我国上千年文化得以保存和传承的关键所在。

说完了文化再来说朝代。当年的汉朝与罗马作为东西两大王朝可谓两方霸主,拥有着撼动世界的力量。但是随着西罗马的终结和三国时代的到来,也宣告了两个雄伟时代的结束。但是唯一的不同却是罗马灭亡的同时也代表了文化的解体,而汉代的灭亡却并没有让中华文明的传承到此结束。这正是由于“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区别。罗马人注重“征服的”和“未征服的”,因此国家崩溃也促使了文化的灭亡,反之,我们中国的思想中认同的是“天下大同”。中华文明是有多个种族汇聚到一起逐渐演变形成的,因此也蕴含着强大的集体力量,让我们的民族文化更具包容性和适应性,最终成为一个会吸收一切外来文化,并将其转化为自身营养的庞然大物。

因此,我们可以骄傲的说,中国不只是一个国家这么简单,还是一个永不断绝的文明的产物。也正是这种蕴含了无数信念和力量的文化让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为之动容,为之奋斗,为之传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