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喜歡語文,家長該怎麼辦?

對孩子來說,興趣和喜歡是學好的前提,但並不是唯一。因為興趣和喜歡,孩子更願意主動去了解,更願意付出多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也更願意為此思考。而對於不太感興趣和不太喜歡的科目,孩子就不會主動去了解,他也越不想花時間和精力去學習,更不願意為沒有興趣和不喜歡的科目思考。這樣一來,不太感興趣和喜歡的科目就會越來越差,以至於到最後的討厭和害怕。


孩子不喜歡語文,家長該怎麼辦?


我碰到過幾個不喜歡閱讀的小學三四年級孩子,我要他們每天自已決定閱讀幾頁書都可以(書由我提供),一週下來,很少有孩子會主動閱讀。都說作業多,沒有時間讀。好幾個孩子,明確告訴我,不喜歡讀書。幾周過去了,愛閱讀的孩子早已經把書閱讀完,而那幾個不愛閱讀的孩子,都只是讀了寥寥數頁,有的甚至根本就沒有讀。

我只得找幾個孩子單獨溝通,一起決定閱讀的方法。我拿了《稻草人》《地心遊記》讓他們重新選擇先讀哪一本,大部分孩子都選擇了《稻草人》。他們看到裡面是一篇一篇的故事,覺得短一些。選定書以後,再跟孩子溝通每天閱讀多少頁的問題。


孩子不喜歡語文,家長該怎麼辦?


有的孩子說每天讀一頁,有的說十頁。我心裡知道,說一頁的,肯定能讀完,但是太少,讀不出什麼故事來;說十頁的,我估計有些多,到最後讀不完,會更加影響孩子的興趣。根據孩子的情況,我建議他們每天讀完書上的一篇童話故事就好,如果一個故事有三頁就讀三頁,有五頁就讀五頁。孩子們同意了。

接下來,與孩子商量好,如果那一週都按要求閱讀完成了,上課的中間休息時間可以增加五分鐘。如果沒有讀完,那他的休息時間會減少五分鐘。同時,放學以後,沒有讀完的同學,還要留下來,把上一週沒有閱讀完成的部分讀完才能離開。


孩子不喜歡語文,家長該怎麼辦?


後來的時間裡,雖然時有孩子沒有完成閱讀,但大部分都做得很好。在閱讀完整本《稻草人》之後,有兩個孩子已經開始覺得閱讀有些意思了。慢慢地,已經不再有孩子對閱讀表現出明顯的反感。隨著閱讀的越來越多,他們更多是感受到了閱讀的樂趣,畢竟書中有故事啊。

同樣的情況,對初中生引導起來就難了很多。一是初中生已經形成不愛語文或閱讀的習慣已久,改正過來自然要難很多。二是初中生科目作業繁多,時間有限,對本來就不喜歡的閱讀更顧不上。這樣的情況下,只能因人而異,採用不同引導方式。

與這些孩子交往溝通之後,我總結了幾點經驗,不一定實用,卻有一定的引導效果。


孩子不喜歡語文,家長該怎麼辦?


第一點:小學孩子比中學孩子更好引導。

小學孩子在很多方面還處在開始階段,引導起來相對容易。而中學生的某些行為習慣形成已久,引導起來會更難。

第二點:以孩子的興趣點為切入點。

雖然孩子對語文沒有興趣,但語文有很多學習方式,可以讀課本,可以理解課文,可以閱讀課外書,可以做個閱讀題,可以是對某些句子或段落的抄寫,還可以是以講故事的形式,對內容進行復述和討論……總之,可以從任何一個,孩子稍稍有些興趣的方面開始。


孩子不喜歡語文,家長該怎麼辦?


第三點:不管選擇哪種方式,每天都得堅持,就像每天完成作業一樣。

不管多難的學習,不怕每天學的少,只要堅持,哪怕每天一點點,一學期下來,一學年下來,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與成績。況且在堅持的過程中,孩子必須得每天進步,那會逼著他不得不得去學習。因為不學習就很容易堅持不下去。

第四點:適當的要求,甚至強求是必不可少的。

大部分孩子不願意主動學習,更不願意積極思考,適當的要求,孩子就會做得更好。哪怕每天要求孩子讀一篇課文,或者每天把學過的課文講一遍,時間長了,他也會讀熟,也會講得通順。久而久之,語文能力就在無形中提高了。語文能力提高了,成績自然有所上升,這些慢慢積累起來的成績,就會適當增加孩子對語文的興趣。

對於孩子來說,任何一個科目的學習,都有一個漫長的過程,都是一個時間的積累。只要有時間和精力的付出,收穫自然不會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