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金融改革,打造全生態客服系統

應對金融改革,打造全生態客服系統

2020年4月1日金融對外資全面開放,我們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首先我們面對的競爭不單是業務層面,而是跨地域、跨行業的競爭,只不過金融只是較為顯性表現形式而已。

舉例說明,證券業剛開始發展的時候,大多是地方證券公司割據一方,每個省都有自己的地方隊伍,比如內蒙有恆泰、東北有東北證券、河北有財達證券、河南有中原證券等,守著自己的地盤小日子過得多很爽。

後來佣金大戰開始,本地券商靠著原始積累的本地客戶較多,死守佣金底線,而外地券商入侵後直接把本地客戶拉到外地開戶……給很多地方造成重創,這方面,可以說地方券商死守佣金底線不放是給外地券商幫了大忙!

現在金融業開放了,我們面對的不僅僅是外地券商的問題,而是外國券商的問題!

以前本地券商固守,給外地券商創造了方便,而現在本國券商是否會死守呢?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外地券商照樣會想辦法把本國客戶拉到他們那裡!!!

那麼外資券商會像我們一樣,血拼佣金嗎?

不用我想,大家拿腳指頭都可以想清楚,人家一定靠多元化的服務!

那麼我們靠什麼能守住我國券商業的一片江山不丟失呢?

實際最終拼的還是服務!

全方位的服務!最好是24小時全方位服務……

當然我們要在合理合法的範圍內,畢竟違法的、不能做超出我們允許範圍的服務。

因此打造全方位的金融生態環境才是我們生存之本!

如何打造呢?

各個層面有各個層面的應對方式,而我們最最基礎的就是客戶!

因此維護好客戶才是最最基礎的工作。

應對金融改革,打造全生態客服系統

那麼基層工作者該如何應對?

顯然東方財富、大智慧、同花順、指南針等互聯網金融公司給了我們啟示!

就是必須服務平臺+互動平臺來增加客戶粘性。

那我們從哪裡開始呢?

是從直接做業務開始呢?還是建立自己平臺開始呢?

顯然直接做業務好像可以馬上獲利,實際客戶都是流動的,客戶喜歡的是平臺+服務+互動,而不是單純談業務,單純談業務很容易把天聊死!

下面我舉例說明

如何建立自己的服務平臺,以新建營業部如何拓展客戶為例。

首先建立自己的服務平臺,這個服務平臺要滿足兩方面要求

1、信息交易法(大量資訊)

2、噪音交易法(看盤軟件+音視頻)

滿足上面兩個條件的公司一定會保留住大量客戶!

具體如何操作,有興趣可以私下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