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至少200多人,最小僅3歲!岳陽家長千萬警惕這個病

每天至少200多人,最小僅3歲!岳陽家長千萬警惕這個病

疫情期間宅家 兒童青少年近視猛增

如何做好近視防控 聽聽愛爾眼科專家怎麼說

岳陽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敏 羅凱 通訊員 方芳

疫情期間,宅家幾個月,近日婷婷(化名)到岳陽愛爾眼科醫院檢查,發現左眼近視達300度、右眼275度。僅11歲,眼睛就發展到了中度近視,家長擔憂不已。

疫情期間沒辦法出去玩耍,很多孩子的日常幾乎就是看電視、看平板電腦、玩電子遊戲。同時,“停學不停課”線上學習更是離不開手機、電視和平板電腦……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成為孩子近視的主要原因。特殊時期,如何科學安排用眼時間?家長如何引導孩子注意用眼健康?

每天200多名學生檢查眼病

4月6日,記者來到岳陽愛爾眼科醫院,前來看眼病的患者特別多,在大視光中心,人頭攢動,幾乎都是家長帶著孩子前來檢查。據大視光中心主任戴仙梅介紹,前一段時間,來檢查的主要以初高中學生為主,隨著高中、初中相繼開學,近期來檢查的小學生佔到近70%,每天有200多人,最小的只有3歲。

每天至少200多人,最小仅3岁!岳阳家长千万警惕这个病

據婷婷的媽媽介紹,以前婷婷視力正常,這次疫情在家宅了幾個月,每天除了要上3節網課,還要背誦古詩詞等,都是用電腦操作。前幾天,帶婷婷出門散步時,指著不遠處的公交車車牌是多少,她居然說看不清。後來,又回家要她看小黑板上的字,正常距離她也看不清楚。於是,趕緊帶到醫院來檢查。這一查,左眼300度,右眼275度,直接把母女倆嚇懵了。

婷婷的情況並不是個例。戴仙梅說,16歲以下青少年是近視問題最集中的群體。根據目前的狀況來看,之前孩子近視加深的話,一般都是半年增加50度至100度,但現在只用兩個月時間就增加了這麼多度數,甚至更高,這個現象必須要引起重視。

近視不可逆應儘早干預

“孩子現在近視還只有一兩百度,不要緊,以後再做近視手術!”在就診時,不少家長抱有這樣的想法。

據介紹,青少年真性近視每年度數都會增長。如果孩子剛近視時,沒有及早進行干預控制,近視度數發展過快,就可能發展成為高度近視。而發展到高度近視後,很可能會誘發很多眼病,根本無法做近視手術。

因為相比普通人,高度近視者的眼軸明顯變長,導致眼球結構變形、視網膜變薄、視網膜供血不足等問題,久而久之,會引起多種嚴重併發症,如視網膜脫離、視網膜變性病變、黃斑裂孔、黃斑新生血管出血、玻璃體病變,高度近視還可繼發青光眼、白內障等嚴重病害視力的疾病,甚至失明。

戴仙梅主任說,青少年一旦形成真性近視,是不可逆的,目前沒有很好的方法治癒青少年的真性近視,年齡越小近視度數上漲空間越大,建議早發現、早控制。檢查孩子的視功能,如果調節力差,可以通過視功能訓練提高孩子眼肌的調節力來控制近視,也可配功能性鏡片控制近視。角膜塑形鏡是目前全世界公認的控制近視特殊隱形眼鏡,夜晚配戴6至8小時,白天摘鏡達正常視力,堅持戴此眼鏡,完全可以

控制近視度數增長。

平時家長一定要注意,如果發現孩子歪頭眯眼視物,喜視近,可能是近視了,一定要儘早檢查,選擇正規的醫療機構,早干預,早控制,避免發展成高度近視。

預防近視

要做到這幾點

孩子要學習,近距離用眼不可避免,戴仙梅建議:

首先科學用眼。應該遵循“3個20原則”,每視近20分鐘,就休息20秒,休息期間注視20英尺(6米)來放鬆雙眼。但是大多數孩子單次連續用眼(視近)都遠超20分鐘的標準。

此外,讀寫環境要適宜,要在充足光線下讀寫。昏暗的光線下用眼容易造成用眼疲勞,在良好的光照環境中,平均用眼(視近)光照強度應為125Lux及以上。

愛爾眼科引進的野光源視力訓練燈,採用模擬戶外動態自然光,使用者在工作學習的同時,讓眼睛的瞳孔跟著燈光的變化做無意識運動,進而聯動人眼的睫狀肌和晶狀體也跟著運動,起到對人眼調節系統訓練的功能。讓孩子的眼睛像在戶外一樣舒適,能有效預防和控制近視眼,對假性近視有一定的幫助作用,同時無輻射,還能防止藍光和頻閃的傷害。據瞭解,野光源視力訓練燈現今已取得7項專利證,是國內具有臨床以及獲得Ⅱ類醫療器械認證的燈。

與此同時,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是預防近視最重要的一環。學齡前兒童不建議使用電子產品,應以家庭遊戲等代替,減少視屏時間,青少年長期使用電子產品時,建議配戴防藍光眼鏡。

另外,研究發現,戶外的自然光可以預防近視,也可以延緩近視加深。所以,儘量增加戶外活動,讓孩子接觸戶外自然光,每天2小時最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