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的一生是在用經驗主義解決系統性危機,關於《直擊本質》書評

在文字世界裡,任何語言表達的輸出,都是對生命力的延續,人不可能永遠活著,但思維卻可以因為文字得以延續。願我的文字不是對你生命的延誤。 我很喜歡電影《教父》中說:“花半秒看透事情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情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在過去六年的學習裡,我似乎陷入了知識的窘境,一時捉襟見肘,擔心自己文字缺乏邏輯,且空泛沒有說服力。詳見對年輕時我對寫作的痴迷,如今更加懂得珍惜自己的文字,又或者每一字一言都是你生命序列的演化,不外乎把你懂得的告訴世界,把對方帶進你構建的文字世界裡,也可以留給他人。又或自娛自樂。 我是通過學習思維模型,搜索到了艾菲姐的公眾號,並有幸受邀寫一篇書評。艾菲姐有很好的知識體系,和豐富的實戰經驗。文章內容顆粒度很高,營養均衡葷素搭配,淺顯易懂。這實際上已經是爐火純青的地步。這些日再次翻閱了下她多年力作《直擊本質》,細數自己人生的任何一次轉折都脫離不了一個層次到另外一個層次的認識,有人管它叫思維躍遷。我很喜歡產品人梁寧的一句話:在未來的時代,企業或者個人都將面臨的是主動增長,面對變化持續做正確的決定。正確決策=信息環境(世界版圖+歷史觀)+決策模型(系統性因果/認知偏差)+人/物/場的組合變化。

在一切增長背後大的規律都是可以預見,唯有少部分信息被我們檢索方式,思維模型本身的侷限性所束縛。由此想表達人與信息的關係,與世界的關係大量的表現為你對這個世界獲取信息的方式,你是用耳朵聽,是用眼睛看,還是閱讀,又或者任意一個APP上面留下你的收藏點贊。也許,我們都應該系統的認識一次我們自己管用的思維方式,製造了多少系統認知偏差,也因此分離了多少關係,造成了多少曲解,但也因此我們仍可以說,世界依舊美好。在我們對信息環境缺乏主觀檢索,甄別能力的時候,實際上我們都採用了簡單思考原則,在規避系統本身的錯誤,大腦也在使用經驗主義去解決另外一個紊亂的系統性危機。我們在用直覺回答一些本該更加複雜維度的問題。這裡就談到了思維模型的作用,讓我們直觀的成為人生道路上的“棄絕者”,直到我們找到直擊世界的本質,一切的真相都不僅僅是為了滿足人性,而是為了用更加本質的思維去看待美好世界背後有什麼?我想這是本書想要回答我們的問題。 讀了前半部分,已經覺得誠意十足,如果說,成長是自下而上的邏輯,那麼學習思維模型,就是靜脈逆行,幫你打通任通二脈。

這是一本獨特小眾的書適合對術和道有系統認知的人書。雖然每一個字都認識,甚至很多思維方式都聽過,但經過作者深入淺出的分析,變得通俗易懂,有趣重要的是核心思維方法與體系的敘述方式非常值得學習。對於學習思維模型,想要逆襲的人來說,可以當做內練心法,外練招式一樣重要。所以這也是一本核心算法的書,一次性打通所有思維模型的盲區,沉甸甸的思考。這其中系統思維是對我影響極大的一個方式。拿我現在所處的機場,系統組成:信息,人,場景,目的地組成的時間差。人格場之間的交換方式,效率化操作,和每一個節點的控制都經過大量的驗證才得以通行。我試圖思考,如果飛機少幾個環節,沒有那麼多的點位,事實上系統目標在於過濾不良用戶,提供長期有效系統穩定和安全。這裡面也會涉及到效率原則。和個人所需的公平是不同的。系統的穩定表現為各個元素之間的鏈接方式。系統的坍塌反而不是因為可變化的因素,往往是持續性和穩定性決定的。如果航班沒有嚴厲的懲罰機制,沒有那麼多通道,那麼多節點是不可能保證秩序的。必然存在大量安全隱患和漏洞。

說回到這本書,我其實早在很多年前就有一個大局觀,大概是在偵探電視劇,《大宋提刑官》、《海賊王》《越獄》這些神劇中獲得了系統思考的經驗。尤其是《越獄》對我的影響可以說是一生。除了男主角高智商的策略之外,他利用了人性,時間,空間,物理,化學,以及博弈論,犯罪心理,因果律,系統思維的方式打破困局,一次次逃亡的大背景之下的為正義而戰的故事。 這裡也藉此討論下本書想要解決的問題。本質是什麼?就是圍繞認知建立的底層規律,解決思維本身的思維。由經驗主義慢慢變得更加有度的去看待事物的全貌。而不是隻看待因果的一部分。一件事的好壞,多數情況是系統缺陷,股票下跌,員工離職,兩個相愛很久的人分手,往往都是因果遷動了整合系統走向毀滅。在某種程度上,系統表現為對元素之間的關係思考。而非感性層面的表達。

今年聽到另外一個核心關鍵詞是“慢變量”。也是決定系統好或壞的本質因素。就像天氣慢慢經由冷風過境,氣氛一點點的變得寒冷,終於在某一時刻,系統發生變化開始下雪,而恰恰是那些我們不會發現的氣候,冷空氣的流動,那些宏觀且不可知的變量改變了系統自身。系統是一種獨特的規律表現。就像如今大熱的社交電商,網紅直播,跨越時間的緯度,我們依然可以知道,其實社交電商和宋朝早期在集市上用度量衡交換的系統設計完全一樣,一樣的人,貨,場。只是人的本質變得更加多樣化,產品更加豐富,場景變得複雜,甚至打破了時間,空間阻隔。網紅直播和早期在集市上表演胸口碎大石是一樣的系統,只是系統設計更加複雜,信息環境的變化,求圍觀的心態,內容傳播的場景發生了變化。

關於如何學習這本書,我其實更加決定這本書適合每隔一段時間都需要讀一次。不斷的審視思考的底層邏輯,找到完整的思維邏輯,最好能夠預先學習《金字塔原理》《結構思考力》《躍遷》《精進》《窮查理寶典》。儘管讀者用心良苦花大量的篇幅向我們介紹了不同思維模型的認識,深入淺出,通俗易懂,但我們依然需要大量豐富的驗證,讓知識和經驗發生某種場景上的聯繫,促進我們行為發生改變。這便是學習思考變成行動力最關鍵的一個步驟:印刻行為。唯有當我們的知識重新跟過去或者未來的使用場景發生聯繫,那麼知識才算是真正穿過你的靈魂。 2020年似乎對於任何時候的我都顯得格外的重要。我也很幸運有機會成為《直擊本質》這本書的第一批讀者,我想帶著誠意把這本關於系統認知模型的書推薦給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