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木福哥:紅木市場常見“行話”替代用材俗稱、學名對照

紅木福哥:紅木市場常見“行話”替代用材俗稱、學名對照


前天,一個紅木福哥和我們講了他在逛紅木傢俱市場時的故事。

他和幾個朋友走到市場的一家紅木店裡,看了幾件非洲花梨的傢俱,他隨口和朋友說了一句:這幾件非洲花梨的傢俱XXXX。

店裡的銷售員聽到了,於是走過來給他糾正:“不是非洲花梨,我們這是亞花梨,亞洲花梨。”

當店員說出“亞洲花梨”這四個字時,剛好他正仰著脖子喝礦泉水。

用他的話說:差一點就被嗆暈過去了... ..

把“亞花梨”解釋成“亞洲花梨”的算是奇葩,但絕不是孤例:

曾遇到過指著“老撾紅酸枝”(巴里黃檀)說是“老撾大紅酸枝”(交趾黃檀)的銷售;

遇到過把高棉花梨硬說成是非洲花梨的老闆娘;

遇到過把非洲酸枝當成非洲大紅酸枝買回家的消費者;

...

紅木福哥:紅木市場常見“行話”替代用材俗稱、學名對照


總之,各種不可思議的奇思歪解讓人驚歎不已。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我們前面的這篇:被玩壞了的紅木俗稱!就算是騙,也該給我們受害者留點尊嚴吧?

關於紅木市場的學名俗稱,已對照過好多次,但經過【亞洲花梨】之後,覺得還是有必要再把“正解”梳理一下。

因為國標紅木的學名俗稱前幾天剛分享過,今天就只講一下紅木替代用材的。也不講材質了,只“解”一下常用俗稱和學名真身。

需要了解木種詳情,可點擊對應名稱帶下劃線的藍色字。

紅木福哥:紅木市場常見“行話”替代用材俗稱、學名對照


巴西花梨(大巴花)

以紋理炫麗的大板而聞名。看到“巴西花梨”這個名字,大部分人都不好意思再問產地。因為名字已經說清楚是“巴西花梨”了,再問產地顯得太沒文化。

所以無數人都這樣“顧名思義”了。昨天,還在一個知名文人的文章中,看到他在稱讚一件“巴西高山花梨”畫案,並拿這件“巴西高山花梨”的和王世襄的【1265萬的花梨木畫案】對比優長。。。

實際上,它既不產自巴西,也不是花梨。而是非洲喀麥隆、加彭地區的古夷蘇木,包括三種:【德米古夷蘇木/佩萊格里尼古夷蘇木/特斯曼古夷蘇木】。

巴西花梨(小巴花)

在國內主要是傢俱用材。

也不是巴西的,而是來自非洲贊比亞、安哥拉等地。也是古夷蘇木中的一種,學名【鞘籽古夷蘇木】。

高棉花梨(高棉紅)

高棉,中國古代對東南亞柬埔寨一帶的舊稱。

高棉花梨,產自遠隔萬里的非洲,中國市場上的主要都是從莫桑比克進口的。學名【安哥拉紫檀】,亞花梨類的一種。

亞花梨

原本是紫檀屬中達不到花梨木標準的一類木種統稱,可以理解為“亞於花梨、不如花梨”。因為非洲花梨曾一直被國內學術界鑑定為亞花梨類安氏紫檀(2016年糾正為刺蝟紫檀),非洲花梨的量極大,所以亞花梨在以前的紅木市場上,基本是“非洲花梨”的專用代名詞。

紅檀(小葉紅檀/大葉紅檀)

很多人以為【紅檀】就是【紅木】。甚至有人覺得【檀】比一般的【木】要好,所以【紅檀】比【紅木】更高檔。

國內市場上俗稱的紅檀,包括兩種。其中知名度較高的是小葉紅檀,又俗稱非洲紅酸枝,產於非洲,學名【馬達加斯加鐵木豆/鮑古豆】。

另一種大葉紅檀知名度較低,又俗大紅檀,產地非洲,學名:【管狀葉鐵木豆/鮑古豆】

非洲酸枝(紅貴寶)

‘作為一種替代用材,非洲酸枝在紅木市場的量極大,知名度也很高。有一個牛叉的整裝公司把它叫成“非洲大紅酸枝”,很多豪宅裡都擺著這種“產自非洲的大紅酸枝紅木傢俱”。

產地非洲,中國市場上的主要是從莫桑比克進口,學名【可樂豆木】。

東非酸枝(沉貴寶、二級黑檀)

不管是叫東非酸枝,還是叫沉貴寶,都容易把它跟非洲酸枝(紅貴寶)混淆。

產於非洲的坦桑尼亞、莫桑比克。學名【成對古夷蘇木】。

非洲白酸枝(虎班檀)

今年在市場上剛剛興起的一種替代用材,一度被叫成"白酸枝"(通常說的白酸枝是國標紅木中的【奧氏黃檀】)。

產於非洲,學名【多小葉紅蘇木】。

血檀(贊比亞血檀、贊比亞紫檀)

一種極富傳奇色彩的紅木替代用材。常見的大致可分四類,價格差10倍。感興趣的可以點上方的藍字鏈接瞭解。

學名【染料紫檀】,產地為非洲的贊比亞、剛果、坦桑利亞、安哥拉等國家。

紅花梨

消費者很容易把名字中帶“紅”字的都當成紅木,紅花梨也不例外。

學名【非洲紫檀、索約紫檀、索氏紫檀】,廣泛分佈於非洲的喀麥隆、尼日利亞、加蓬、加納、剛果、納米比亞、安哥拉等國。

大葉花梨(西非花梨)

在非洲花梨(刺蝟紫檀)緊缺時一度火爆的替代用材,學名【西非蘇木】,西非多國均有分佈。現在國內市場用的已較少。

非洲檀香(檀香花梨)

一般稱非洲檀香,江蘇地區有叫它檀香花梨。廣泛分佈於非洲地區,學名【螺穗木】。

大葉黃花梨

大葉黃花梨這個俗稱也有較多故事。

曾經大家認為的大葉黃花梨是學名【長葉鵲腎】的一種紅木替代用材,產地印尼。

到了近期,國標紅木中【伯利茲黃檀】也被叫成了大葉黃花梨。

皮灰(黑檀/黑紫檀)

市場上被稱為【黑檀】的木頭很多,其中最多的是皮灰,學名【風車木】,多從非洲的莫桑比克進口。

澳洲酸枝(相思木)

2017年興起一種紅木替代用材,產自澳大利亞,金合歡屬的木材,學名【Lance wood(槍木)】。

金車花梨(泰國紅花梨)

分佈於印度、緬甸、泰國、老撾、柬埔寨等地,學名【木莢豆】。

南美白酸枝(中美洲酸枝)

國內市場上的主要產地為墨西哥、巴拿馬、哥倫比亞等,學名【闊變豆】。

南美酸枝

被俗稱為南美酸枝的木頭眾多,其中一種主要是圭亞那等地,為【鐵木豆/鮑古豆】的一種。

柬埔寨黑酸枝(高棉黑酸枝)

在2017年比較火的一種紅木替代用材,在東南亞國家多有分佈,學名【毛欖仁木】。


以上都是紅木市場上常見替代用材。這裡面確實有一些的材質也較優良的,有些還有忠實的愛好者。但無論好壞優劣,都應該讓別人知道它到底是什麼木頭,這是最起碼的公平和知情權。

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量爆炸,但各種似是而非的說法都一湧而出,加上有些人刻意的歪解、誤導,反而讓信息更加混亂不堪。

希望奇葩的歪解能少一些,希望到了紅木市場的木友都能少走變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