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多縣:培育“領頭雁” 築強黨支部

稱多縣平均海拔4500米,是典型的高寒缺氧地區。近年來,稱多抓好黨建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通過“一個支部一座堡壘”,打造強有力的村級黨組織;同時通過“一名黨員一面旗幟”,增強農村黨員在脫貧攻堅中的引領帶動作用,取得明顯效果。2018年,全縣貧困發生率由2015年的33%降至0.28%,2019年,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升至8876元。

率先垂範 做好“頭雁”

疫情過後,稱多縣拉布鄉蘭達村一些村民趕緊在石質材料上開始雕刻,讓石刻工藝品能趕快進入市場。

“石刻石雕工藝產業化不僅能鞏固脫貧攻堅成效,還能讓這項工藝傳承和發展。”靠石刻石雕工藝,拉布鄉蘭達村黨支部副書記、石刻技能帶頭人次成旦增實現了致富,他發揮黨員的帶頭模範作用,通過帶領村裡60餘人,其中貧困群眾50餘人,發展石刻產業,每年每人可增收1000—1500元,為貧困群眾脫貧致富貢獻了力量。

幾年前,蘭達村第一書記馬金安剛提出通過“支部+能人帶動+貧困戶”模式,發展石刻工藝品產業的想法時,牧民群眾一片質疑。“把村上的事當做自己家裡的事一樣重視,只有這樣才能得到群眾的信任和擁護。”為了石刻產業發展,馬金安和駐村扶貧工作隊向省三江源辦和縣人社局積極爭取石雕石刻技能培訓項目,先後共120人/次參加了為期30天的培訓,同時向省發改委、縣宗教局、文化局、扶貧局等單位協調解決扶持資金65萬元用於廠房改建,為蘭達村石刻石雕產業的發展和傳承奠定了基礎。

尕朵鄉科瑪村農業以前很難穩產保供,村黨支部書記江巴索南和村幹部經過統籌規劃,將全村農業生產結構進行了調整,安排好全村春耕備播工作,4月7日起,村“兩委”班子成員分批帶領各社群眾開始了春耕作業,據瞭解,科瑪村今年計劃種植950畝農作物,其中黑青稞650畝、馬鈴薯100畝、飼草料200畝。“只有辦實事,才能在群眾心裡有分量。”江巴索南說。

農牧村的發展離不開基層黨員幹部的帶動,稱多縣通過舉辦各類培訓班6期,培訓人員300餘人次,就是為扶持黨員成為產業發展帶頭人,通過加強黨的建設夯實脫貧攻堅的硬支撐。

領辦”實體 激活動力

為確保2020年6月全縣57個村實現全部破零,稱多縣推動基層黨建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增強村黨組織戰鬥力。2019年底,全縣57個行政村合作社覆蓋面達100%,由村黨組織書記或村委會主任兼任社長,領辦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等經濟實體。

清水河鎮各村通過實行村幹部、黨員帶班制度,規範合作社日常管理,並由村幹部代辦管理和放牧合作社牲畜,激發了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引導全鎮1148戶、4590人自願加入到發展壯大合作社隊伍當中,切實提升了生態畜牧業合作社在發展支柱產業中的優勢。

尕朵鄉為紮實推進“黨建+產業”,大膽探索村級多元化發展模式,採取“支部+合作社+農牧戶”、“支部+基地+農牧戶”等多種途徑,不斷激發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經發展活力。其中,吾雲達村黨支部依託產業扶持資金,創辦了奶牛養殖基地和遊客接待中心,購買213頭犛牛進行自主放牧,生產牛奶、酸奶、曲拉等產品,並藉助“潑水節”,接待大量外來遊客吃住在村上,不斷加強群眾脫貧致富的決心。卓木齊村黨支部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創辦了供銷社合作社,依託地域優勢,發揮創新意識,推動品牌建設,不斷生產加強民族服飾、民族裝飾等產品,不斷加強對外貿易,打通群眾致富渠道。該兩個村的村集體經濟從無到有,通過提供服務、入股分紅等方式每年集體收入達25餘萬元。

有為者有位 有位者有為

為了改變部分村幹部不作為現象,稱多縣大力開展幹部作風整治,讓“能者上、庸者下”成為常態。

稱多縣通過大力選拔政治素養高、群眾威望高、工作熱情高,致富帶富能力強、維護穩定能力強、服務群眾能力強為目標的“三高三強”型優秀人才,配強好班長、配強好班子,組建並下派以“凝心聚力、沉下身子、真抓實幹”為核心的57支駐村工作隊和221名精銳工作隊員,切實發揮出抓班子帶隊伍的“指導員”、謀發展惠民生的“服務員”、革陋習樹新風的“宣傳員”,實現精準幫扶全覆蓋,引領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壯大,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和產業發展“領頭雁”建設。拉布鄉還將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成員納入聯點村支部,不僅同各村及“第一書記”簽訂了工作責任狀,還採用“實績衡量”的方式對駐村工作人員嚴格考核,對考核不達標、工作不到位的人員及時反饋給上級部門及選派單位及時調換。

為激勵幹部擔當實幹,稱多縣以抓黨建為引領,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基層組織建設為主要內容,摸排確定了6個後進黨支部,確定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1個,排查出了2個不合格黨員,調整不能勝任的村幹部3名,組織開展農牧區黨支部書記培訓班4期,有效強化管黨責任制的落實,同時,切實把“一肩挑”工作作為加強農牧區執政基礎的有力抓手,按照村級換屆“六選六不選”的具體標準,嚴格落實村黨組織書記人選資格前置審查和縣鄉聯審制度,提前物色村黨黨組織書記人選,逐鄉逐村排查摸底,在保證完成目標任務的基礎上不設比例,明確選人用人標準,及時將不勝任、能力不足、工作不在狀態的村黨組織書記進行調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