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一季報預告淨利潤分析:二季度機會在於內需提振相關行業

 至2020年4月15日,A股創業板除天喻信息、暴風集團外,803家公司已全部披露一季報預告。根據公佈的數據測算,創業板一季預告淨利潤共計187.57億元,同比增速-17.81%,較年報42.01%增速大幅下滑。根據新增公司進行口徑調整後,剔除樂視網同比增速-17.80%,剔除溫氏股份後同比增速-27.62%。環比來看,在2019年四季度單季度淨利潤為負,商譽減值再次釋放導致利潤僅為-307.06億元的低基數情況下,2020年一季度的淨利潤再創新低,為-367.84億元,較四季度再下滑60.79億元,環比增長-19.80%。往年一季度利潤均值約在200億元左右,今年受到疫情衝擊,企業經營環境較為困難,根據往年經驗,一季報正式披露的數據有可能更低於預期。


  行業龍頭貢獻穩定增速,板塊利潤向頭部集中
  創業板市值前10%的79家公司(權重股)絕大多數都已保持權重股地位多年。權重股年報淨利潤共計131.76億元,同比增長13.85%,相較整體板塊增速較高,權重股業績佔創業板總體業績的82.06%,說明創業板的利潤大部分權重股貢獻,非權重股對利潤有較大拖累,板塊的利潤仍在向頭部企業集中,反映了強者恆強的格局。權重股業績佔創業板總體業績的比例基本在往年基本保持在50%左右,但18年末以來,權重股的業績佔比波動率較大,出現三次超過100%的現象,考慮到18、19年均有較多公司計提商譽減值,而權重股相對減值較少,因此相對增速較高,反映了大部分權重股作為行業龍頭的穩定性。
  權重股集中分佈在醫藥、農林牧漁、計算機、傳媒、電子、通信、食品飲料、基礎化工、等行業,權重股中利潤增速為正的為27家,為負的有50家,說明權重股的業績總體也受到疫情影響。權重股中,業績增速超過100%的公司共14家,約為利潤增速為正的公司的一半。這14家公司分佈集中在電子、醫藥、食品飲料和傳媒行業,醫藥、食品和傳媒的子行業均屬於疫情期間需求較為旺盛的類型,因此有部分行業龍頭迎來業績的大幅增長;電子行業處於景氣迴歸週期,疫情前半導體行業的供需缺口較大,行業整體本應迎來業績釋放期,但疫情影響下復工復產推遲,海外需求暫緩,因此,行業內具有較大話語權和行業渠道較為通暢的公司訂單量和出貨量較高,也帶來也業績的釋放。

  疫情衝擊下,行業業績分化明顯
  根據A股市場的學習效應逐漸加深來看,市場對於公佈業績的反應僅在預期差較大的時候出現,並且會將業績提前反應到價格中,比如當季的漲幅來自於下季度的業績預期,而非本季度的業績公佈。一般情況下來講,財務數據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從其他渠道瞭解到的經營數據和上下游數據可能提前有所反饋。近期市場的表現與學習效應較為契合,因此,我們在總結一季報的同時也提前做出了行業表現的預判。
  創業板公司分佈在25個行業,數量、淨利潤和市值則集中在17個行業,對板塊的淨利潤貢獻率為91.46%。
  分行業來看,農林牧漁預告淨利潤同比增長達1161.07%,行業利潤佔比持續恢復,利潤佔整個創業板28.67%,較四季度略有下滑。去年一季度受到豬瘟影響下供給急速下降,價格上漲暫未跟隨,因此19年一季度盈利成為行業拐點,19年隨著豬肉價格開始暴漲,禽、蛋、牛羊肉等價格開始跟隨上漲,盈利逐季上升。2020年一季度因為疫情影響導致肉類供給不均衡,價格也出現了一段時間的上升,目前已有下降的趨勢,2020年則有望持續下降,農林牧漁業的鉅額利潤有可能隨後恢復逐漸恢復至平均水平,利潤增長持續性存疑。

  醫藥行業利潤增速轉負,行業對板塊的貢獻度略降至30%以下,雖然整體增速水平較之前有所下降,但利潤總額仍然保持較高水平,是創業板的中堅行業。一季度疫情影響下,醫藥行業的部分權重股業績表現亮眼,主要是疫情用藥相關和醫療器械出口因素導致,而傳統醫療服務行業、製藥行業等受到醫院科室統一調配集中應對疫情、工廠延遲生產、原料難以到位等困難局面的影響,增速出現下滑,行業整體增速降至-9.24%,而歷史上創業板醫藥行業常年增速20%左右,2014年以來首次出現醫藥行業增速為負。
  家電、電力與公用事業、建材行業和電子元器件行業一季度業績同比增速出現極大改善,但從利潤佔比來看,公用事業和建材利潤佔比反而有所下降,家電行業佔比與之前持平,說明增速改善主要基於19年一季度業績基數較低,並非來自於行業實際盈利狀況改善。從行業經營環境來講,家電行業不具備一季度業績大幅增長的條件,地產政策控制較嚴,疫情影響消費持續低迷,行業處於下滑區間;建材行業也受到疫情與地產行業的限制,復工延遲導致需求變弱,儘管建材價格自19年以來開始漲價,進入景氣區間,但疫情打斷了恢復的節奏,二季度在基建拉動的刺激下,建材有望出現價格繼續上漲的趨勢;電子行業與建材行業類似,19年開始啟動漲價週期,5G建設的需求拉動芯片、半導體、攝像頭等器件需求大幅上行,供應缺口較大,但疫情來臨對製造業的影響較大,且從電子行業的營收結構來看,部分行業以出口為主,在海外疫情發展仍未結束的情況下,海外需求可能會大幅下降,因此二季度的電子行業可能會出現較大的分化,國內需求強勁、有海外訂單話語權的公司業績會較為出色,但海外業務佔比較大、議價權較弱的企業業績會出現大幅下滑。

  傳媒行業在疫情期間靠遊戲、流媒體、線上直播等業務帶動了一批無接觸服務提供商的業績大幅增長。此前,受到遊戲行業和影視行業的嚴監管政策,傳媒行業的業績一直處於低谷,2020年開始,傳媒行業業績增速和利潤佔比均有較大幅度的提升。預計在疫情的後續影響下,5G建設逐漸鋪設完成,消費者的消費模式轉變等因素將共同作用於線上服務板塊,傳媒行業有望持續保持較高的增速。5G相關的遊戲、流媒體、直播板塊業績或許會在未來迎來爆發期,但影視及院線仍然控制得較嚴,業績大概率不會出現強增長。
  從業績角度來看,增速較為低迷的行業多是受到疫情負面影響較大導致復工復產與現場消費和海外業務佔比較大的行業,如通信、汽車、建築、化工、消費者服務、輕工等。復工正在有序的進行中,預計汽車、建築、化工將會在二季度迎來業績反彈,隨著5G建設的加快,TMT相關行業的業績也迎來大幅提升。而消費者服務,如旅遊、商貿等,前期消費壓制較為嚴重的情況下業績基數較低,二季度或許會迎來環比反彈,但疫情沒有完全結束前,大幅增長還需要靠政策持續刺激內需,如消費券發放等可以大幅拉動消費的措施。受到海外業務影響較大的行業,業績在二季度出現大幅反彈的可能性相對較小,還需要觀察海外疫情控制的節奏,預計最早在三季度進入業績反彈期。

  二季度機會在於內需提振相關行業
  2019年底疫情發生之前,我們從業績表現來看認為創業板業績已經在18年四季度見底。因為與14-15年創業板業績提升明顯不同的是,商譽風險出清後,創業板業績提升主要靠內生增速的提升。但2020年一季度,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表現稱得上符合預期的行業只有傳媒,疫情蔓延全球帶來的影響遠遠超過所有人的預期,除了商貿零售、餐飲、院線、交通、食品飲料等行業業績是預料中的斷崖式下跌,“宅”行為相關的雲計算、電商、物流以及醫療、教育等行業的業績也沒有呈現板塊式的爆發,疫情的正面影響被高估,而負面影響則被低估了。疫情失控以來,美股牛市開始終結,刷新了6個交易日內3次熔斷的歷史紀錄,全球股市震盪,金價和債券收益率同時下行,全球共同經歷了一次危機。美國在為了緩解流動性危機開啟了QE,歐洲各國也紛紛繼續寬鬆。海外的疫情節奏比國內落後2-3個月,因此在下一個季度海外需求的下降將會成為當前較為緊迫的問題,而內需的刺激將為成為國內增長的主要刺激點,二季度行業主要的方向也將落在內需提振上。
  疫情結束復工全面恢復後,製造業、TMT行業在5G週期下將回復之前的推進速度。隨著國家政策對創新企業扶持力度不斷加大,新基建持續被推上日程,科技型企業內生髮展的動能也將繼續增強。5G週期進入快速建設期,業績持續兌現將按照建設順序呈現週期式的輪動。我們前期在5G產業鏈的研究中提到,從18年7月起,科技引導的市場表現將持續貫穿整個2020年,成為2020年投資的最主要邏輯,5G產業鏈上的行業都有望迎來業績釋放。充電樁、大數據中心、雲計算等行業也將作為新基建的重點部分擴大投資,創業板大量的TMT公司會在業績釋放和業績預期不斷加強中迎來戴維斯雙擊,科技風潮有望持續。消費行業作為拉動內需的重要部分,在各地開始進行消費券發放的政策下,已經對消費起到一定程度的拉動作用,一季度數據公佈後,政策將會更為靈活的根據短板進行調整,政策基調將會持續保持寬鬆。

  結構性投資機會:當前從市場的風險溢價指標來看,市場情緒仍然較低,但從估值角度來說,美股、港股以及前期超跌的消費、部分科技板塊仍然具備較大的配置價值。我們認為創業板的部分公司業績會在二季度迎來反彈,我們持續關注創業板的表現,重點關注復工後的新基建板塊(5G產業鏈、新能源車產業鏈、大數據中心、雲計算等),線上需求增加帶來消費方式改變的傳媒行業(遊戲、流媒體、直播)以及前期超跌的消費龍頭(白酒等)。
  風險提示:創業板業績持續低迷;全球經濟大幅下滑;疫情發展超預期


創業板一季報預告淨利潤分析:二季度機會在於內需提振相關行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