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元凶”之名——股指期貨知多少(1)

昨天咱們聊了一下最近A股市場頻頻的個股頻頻暴雷的事情,今天我們再來聊聊另一個話題。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中國資本市場越來越受到國外資金的關注,走上國際化路線是遲早的事情,從QFII到滬深港通再到MSCI,中國的資本市場正在逐步對國外資金開放。這個月港交所宣佈擬在近期通過監管部門同意後推出MSCI中國A股指數的期貨合約,更進一步的推動了A股市場國際化的前進步伐。今兒咱們不聊這些大的政策,咱不科班的具體聊聊啥是股指期貨。

以“元兇”之名——股指期貨知多少(1)

股指期貨是啥?

股指期貨對於一些資深的股民來說並不陌生,我國早在2010年就上線了自己的股指期貨合約,如果說一開始大家對於這東西還不太關注的話。那麼2014-2015年的“大水牛”行情就讓多數股民第一次瞭解到了股指期貨的威力,比主板市場波動更劇烈,比主板市場行情更迅猛,因此也被多數人認為是2015年股災的元兇之一,那麼股指期貨到底是啥?為啥就成了元兇了呢?

建立在各種股票指數基礎上的合約,總有一款適合你

股指期貨合約是建立在以對應的指數為標的的基礎上的合約,不同的期貨品種合約對應的是不同的指數也就是不同的股票。以國內目前交易的三種股指期貨合約為例,IF合約對應的是滬深300指數,IH對應的是上證50指數,IC對應的是中證500指數,由於標的不同而各個合約所反應的市場情況也就不盡相同了。一般來說IF會比較接近市場的整體情況,而IH則反應的主要是滬市的權重股的走勢情況,同樣的IC則對應的是國內市場上中小板優質股票的整體走勢情況。那麼同樣的未來港交所可能上市的MSCI中國A股指數期貨則對應的是納入MSCI的234只權重股的走勢情況。

以“元兇”之名——股指期貨知多少(1)

2015年股災熔斷機制短期上線過

正是因為這樣的標的不一樣所以對於投資者來說在實際投資的過程中選擇也就會不一樣。對於投機者來說也是波動更劇烈的IC是你的天堂,對於投資者來說也許更穩健的IF是你的最愛,對於保值者來說也許IH是你的所需。總之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吧。

助漲殺跌成“元兇”

儘管股指期貨合約對應的是相關的指數,但是我們往往看到它的漲跌幅度並不會等同於相應的指數,這是為什麼呢?我們要從期貨的兩個本質說起。

首先,顧名思義,期貨之所以先期後貨就是因為它實際上是建立在貨基礎上預期,而預期才是這玩意兒的核心。那麼對應的股指期貨就是大家對於股票指數的一種預期,正是這種預期才造成的合約的漲跌幅度與標的指數本身的不同,指數本身的漲跌是貨的一種體現,而合約的漲跌則是大家對於貨的預期的體現。通常市場連續下跌的時候大家預期還會繼續下跌的就會比較多,反之亦然,以此也許在震盪事的時候並不明顯,但是在單邊市的時候期貨漲跌的兇狠性就會遠遠的大於貨本身。

以“元兇”之名——股指期貨知多少(1)

股指期貨的暴跌成為2015年股災的“元兇”之一

而造成兩者不同的另一個原因主要就是期貨交易的模式,保證金交易的模式是期貨的特點,槓桿性的交易模式成倍的放大了投資者所面對的風險和可能獲得的利潤,也在極端行情的時候造成了很多的爆倉強平盤的出現,這些不計價格成本的強平盤往往會促使行情向更極端的方向去演化,也就是合約的波幅遠遠的超過了實際指數的波幅。這也就是股指期貨會被認為是是2015年股災中助漲殺跌的元兇之一的根本原因了。

然而兇手就真的是兇手麼?那麼港交所要上市的MSCI中國A股指數期貨是不是狼來了?且待我們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