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經濟 文化 科技 外交 爭議

經濟

農業


《夏朝》經濟 文化 科技 外交 爭議

捕魚(雕塑)


在夏代,農業文明有較大的發展。《論語·泰伯》載禹“盡力乎溝洫”,變水災為水利,服務農耕。其實水利技術的應用是黃河流域人民在勞動實踐過程中慢慢積累開發出來的,並非大禹一人所為。 傳說禹的大臣儀狄開始釀造酒,夏後少康又發明了秫酒的釀造方法。新石器時代後期中原文化中的龍山文化就有了釀酒的習慣,到了生產力更強的夏代,釀好酒、飲好酒變成了一種權力和財力的象徵。 古文獻中記載到的“杜康造酒”、 “儀狄作酒” 、“太康造秫酒”、 “少康作秫酒” 等傳說都可以佐證酒在這個時期的重要性。夏商西周時期的酒均為度數不高的糧食酒,並不濃烈。《禮記·玉藻》中記載古人飲酒飲三爵後依然肅靜腦明。

《夏朝》經濟 文化 科技 外交 爭議

勞作(雕塑)


為了適應農業生產的需要,探索出農事季節的規律,現代仍舊流行的有時稱為夏曆的農曆可能是在夏代編成的。畜牧業有一定發展,還有一些專門從事畜牧業的氏族部落。如有扈氏在甘戰敗後,被貶為牧奴從事畜牧工作。三代庶民的主食是由各類穀物做成的粥飯。將黍、粟、稷、稻煮成稀粥、濃粥食用,社會上層則多食乾飯,偶食青菜。只有在舉行大型的祭祀活動時才宰牲,禮肉置於鼎內在地下儲藏。在多處二里頭文化遺址都有發現黍殼、稻殼的遺存 。

工業


《夏朝》經濟 文化 科技 外交 爭議

龍山文化的蛋殼高柄杯


隨著夏代農業生產的發展和生產部門的分工,燒製陶器,琢磨石器,製作骨器、蚌器,冶鑄青銅器和製作木器等各種手工業,也有了新的發展和分工。

在燒製陶器方面,當時不僅廣泛使用了快輪製造技術,而且在燒造方法上,又多采用陶器出窯前的施水法,使陶器多呈灰黑色、灰色或黑色,且又質地堅硬。陶器表面除多施用籃紋、方格紋與繩紋等裝飾外,還有精美而細緻的指甲紋、羽毛紋、花紋、圓圈紋和鏤刻等裝飾。器形品種如炊器、飲器、食器和盛儲器等達三十多種。特別是有些造型美觀,製作精湛,胎質細膩、薄如蛋殼、器表漆黑髮亮的磨光黑陶器,只有具備燒陶豐富經驗和高超技術的人才能燒製出來,故製陶業大概已成為獨立的手工業生產部門。

《夏朝》經濟 文化 科技 外交 爭議

夏朝器具


在石器製造方面,以鑽孔石鏟與石刀為主。各種石器磨製精緻,幾乎沒有鑽孔損毀或重鑽的現象,表明製作石器的技術已相當成熟。少數靠近山區的遺址中,有較多的石器成品出土。而在遠離山區的地方半成品和打下來的石片則不多見。說明這些地方出土的石器都是由製造石器的地方交換而來;還說明當時石器的專門加工和交換已經出現。

《夏朝》經濟 文化 科技 外交 爭議

二里頭文化青銅酒器


在文獻中,有夏代冶鑄青銅器記載。如“禹鑄九鼎”和夏後啟命人在昆吾鑄鼎,出土的鑄造銅器的遺存可以為證。如在臨汝縣煤山龍山文化中晚期遺址中,出土了鍊銅坩堝殘塊,其中最大的一塊長5.3、寬4.1、厚2釐米,上面保存有六層冶銅痕跡。鄭州牛砦龍山文化晚期遺址中,也出土過一塊鍊銅坩堝殘塊,殘塊上還粘附有銅碴與銅鏽,經化驗是屬於銅錫合金的青銅遺存。特別是1980年在登封王城崗的發掘中,出土了一件青銅殘片,殘寬約6.5、殘高約5.7、壁厚約0.2釐米,經化驗是包含有錫、鉛、銅合金的青銅。其器形有可能是青銅鬹,有些學者認為,夏代已經鑄造銅器,並進入了青銅時代。

此外,製造木器、玉器、骨器和蚌器,以及紡織和釀酒等,在夏代都可能已成為獨立的手工業生產部門。

畜牧

在夏代,農業文明到了很高的程度,畜牧業有一定發展。有一大批奴隸從事畜牧工作,還有一些專門從事畜牧業的氏族部落。馬的飼養得到很大重視。此外製陶業在夏代可能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極為重要的行業。至於青銅器,中國已經發現了二里頭文化的銅刀。如果二里頭文化被認為是夏朝時期的文化,那麼這件青銅器就是夏朝時期的。夏代青銅器的形式非常接近陶器,它鑄造青銅的歷史不長,所以青銅器沒有形成一個好的規範,所以它有點像陶器的樣子,跟夏代出土的陶器一模一樣,比較原始,它沒有好多花紋,有小圓點,刻畫簡單的線條。

文化

文字

原始文字的雛形,從仰韶文化到大汶口文化等文化遺存看已經出現,並在逐步發展中。在河南安陽商都殷墟等處發現的甲骨文字和金文,是中國現已發現的最早的文字,是基本成熟的文字。從殷墟時代上溯到夏初,不過八九百年,夏代已有文字和文獻記錄,是無可懷疑的。商朝的文字是成熟的,夏朝的文字也是成熟的,因為歷史上已有夏篆的記載,夏禹書、禹王碑則是夏朝的傳世文字,是夏篆。

提到篆字,自然會想到大篆和小篆,所謂大篆,即指周篆;所謂小篆,即指秦篆。篆字,就是官方文字。歷史上還有夏篆一說,由於人們未發現夏朝文字,所以一直對夏篆有不同看法,如:‘夏篆,傳說中夏代的文字。一般以為周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始為篆字,此‘夏篆’所言之‘篆’,泛稱也。從考古實物來看,尚未發現確切可靠的夏代文字;如有之,則必較甲骨文更原始一些。古人多有以金文大篆附會夏篆之說,凡此種種,皆依託之偽說’在這裡夏篆被認為是‘附會’‘偽說’其根據是夏朝文字不存在,就談不上夏篆了。

二里頭遺址

夏朝沒有文字直接流傳下來,所以只能依賴古代文獻的記載瞭解夏朝的國王、官吏、軍隊以及刑獄情況。現代以來,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市區二里頭村遺址中大型宮殿、墓葬以及許多青銅器的出土,則從一個側面揭示了作為新石器晚期部落聯盟夏國的政治經濟及社會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情況有關夏代社會發展的情況,古代文獻記載既少,又多模糊不清。關於夏代的地下考古工作,還在繼續探索中。

經過多年的調查和發掘,在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等地,發現了一種介於河南龍山文化和鄭州二里崗早商文化之間的文化遺存,以河南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的內涵較典型,稱為“二里頭文化”。這一文化遺存的時間,據測定,約在公元前1900年左右,屬於夏代紀年範圍內。當前,雖然還沒有足以確定它是夏代文化的直接證據,但所提供的豐富考古資料,有力地推動了探索夏代文化的工作。

生產工具


《夏朝》經濟 文化 科技 外交 爭議

大禹治水圖


洛陽偃師二里頭文化遺址出土的生產工具,仍以石器為主,骨角器和蚌器也還在使用,在一些房基、灰坑和墓葬的壁土上留有用木質耒耜掘土的痕跡。當時的勞動人民使用這些比較原始的工具,發揮他們的勤勞和智慧,平治水土,發展農業生產。

已知還沒有在夏代的遺址中發現較大的青銅器,但在二里頭文化遺存中有青銅鑄造的刀、錐、錛、鑿、鏃、戈、爵等工具、武器和容器,同時還發現有鑄銅遺址,出土有陶範、銅渣和坩堝殘片。出土的銅容器系採用複合範鑄成,反映當時的鑄銅工藝已有一定規模和水平。於2006年被國務院授為“華夏第一王都”。傳說禹的大臣儀狄開始造酒,夏王少康又發明了秫酒的釀造方法。為了適應農業生產的需要,探索出農事季節的規律,現代仍舊流行的有時稱為夏曆的農曆就是那個時代發明的。

交通工具

夏朝人使用的工具都是以石器為主。夏朝都城出現了車,但還不能確認是人力車還是馬車,因為車轍只有1米寬,和商朝的2米寬車轍不同,商朝已經確認使用馬車了。

科技

夏代設有曆法官。後人專門整理的《夏小正》,已經被現代的天文學者證實是綜合夏代至春秋時期曆法知識的古籍,《夏小正》為中國現存最早的科學文獻之一,書中除二月、十一與十二月外,每月載有確定季節的星象(主要是拱極星象與黃道星象)以指導務農生產,另外亦有記載當月植物之生長形態、動物之活動習性與祭祀(亦為物候學之重要典籍)。

由於《夏小正》內容涉及星象與農業賴以使用之曆法的關係,對古代天象與先秦曆法研究也有相當重要之參考價值。

《夏小正》是中國現存最早一部具有豐富物候知識的著作。其經文有463字,按一年12個月分別記載了物候、氣象、天象、和重要政事,主要是有關生產的農耕、蠶桑、養馬以及採集、漁獵等活動。

地圖的出現,從夏禹治水的傳說中可以看出當時人們已經認識了許多高山大河,確定了大地的東西南北,學會了開渠、分洪、修堤,並且掌握了計算、測量和繪製簡單的地圖。傳說大禹通過自己的實踐,收集了九州島島獻來的銅等金屬,鑄了九個大鼎,鼎上分別有各州的山川、草木、禽獸,有人說這可能是導遊的“指南圖”,或者說是4000年前的原始地圖。

外交

三苗

“苗”與“蠻”在上古漢語中同音同意,三苗與後世的南蠻應是同源。《戰國策·魏策》記載了三苗的地望,東面洞庭,西面彭蠡 ,北起文山,南接衡山 。堯舜時期,洪水氾濫,三苗趁機在東南作亂,曾與驩兜、共工和治水失敗的鯀被四嶽合稱為天下“四罪”,必懲之方才鹹服民眾。舜派禹降服苗民,未得結果。舜晚年又親自南征,途中在蒼梧之野病逝。禹繼續徵苗事業,作誓師詞《禹誓》,與苗軍展開了一場歷時七十天的大戰,克服苗師,平定三苗 。從此三苗衰微不振,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東夷

夷人位居中原之東,故稱東夷 。東夷族起初分佈在河北保定易縣至燕山南麓一帶,在夏商時期分作四部,一支留居冀中,北支環繞渤海灣遷至遼東、朝鮮半島,南支經山東南下到江淮地區,另有西支遍及華北平原西部山西、河南二省,最遠達陝西,這一支在夏朝早期與夏后氏構成矛盾,曾在太康至杼的期間對夏后氏政權構成不小的威脅。有窮氏 興於窮桑,其後北遷至渤海之濱鬲,在那裡逐漸壯大。五帝時期曾加入有虞氏的部落聯盟,協同舜帝驅逐大風、十日、九嬰、猰貐、鑿齒、封豨、修蛇等逆盟部落,威望一度振興。夏初,有窮氏西遷於鉏,逼近夏后氏的心臟區域。太康時,夏室中衰,有窮氏首領羿藉機西進。南渡黃河,滅結封豨、夔、洛伯、河伯四個夏後屬國,佔據嵩山北麓、河伯故地窮石。遂後奪取夏都斟鄩,淫放太康於豫東,另立其弟中康。中康陟,子相立,羿遂代之,如此奪取了政權。八年後,羿被義子寒浞殺害。寒浞烹羿之肉強迫羿子吞食,羿子不肯便被寒浞殺害。寒浞又娶羿妻純狐氏,生豷、澆二子。寒浞殘暴昏庸,夏後少康聯合有鬲氏降臣靡、有虞、有仍、斟灌、斟鄩等親夏氏族一舉滅掉了豷、澆和寒浞。有窮氏族人自此離開河洛地區,向西南遷徒 。

東夷族的東南支分為九族,統稱“九夷”。《竹書紀年》記載,相時,“於夷來賓”,而少康復國時,只有方夷歸附,其餘八支繼續與夏族抗爭。少康子杼在位期間,大力改善軍事裝備,作甲作矛,屢敗夷族,把夏後的勢力擴張到東海之濱。至杼子槐時,九夷紛紛歸附夏後,往後夷夏彼此和睦。

商族子姓,源於黃帝曾孫帝嚳高辛氏,始祖契為帝嚳妃有娀氏簡狄所生。契為禹同期人物,居於商丘, 曾協助大禹治水。經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五位先公,商族從豫東發展到豫北。冥任夏後水官,在治水過程中死去 。冥子王亥在位時,商族經濟達到新的高峰,《卜辭》記載王亥一次祭祀可用牲多達五十頭牛 。為解決牲口過剩、不易畜養的問題,王亥將一部分牛羊託寄於河伯氏和有易氏。有易氏首領綿臣卻得寸進尺,強迫王亥交出所有牲口,王亥拒絕,綿臣便將其殺害,奪走牛羊。後來王亥之弟王恆從綿臣手中奪回了牛羊。王恆之子上甲微又聯合河伯氏討伐有易氏,殺死綿臣。商族在有易氏沒落的同時強大了起來 。主壬、主癸時期,商族勢力不斷上升,他們拉攏黃河下游各氏族部落,一步步逼近中原夏后氏地區。天乙湯繼位後,網羅人才,在伊尹、仲虺、女鳩、女房的協同下,始徵葛,又先後消滅韋、顧、昆吾等親夏氏族,削弱夏後勢力,“十一徵而無敵於天下 。”湯趁夏地發生旱災,起兵西進,在鳴條與夏後桀展開激戰,桀抵擋不過,經歷山逃至南巢。湯在西亳稱王,夏朝覆滅,商朝成立。

爭議

是否存在夏朝

由於流傳下來與關夏代有關的史料十分匱乏,某些歷史學家、文人(胡適、顧頡剛、郭沫若等)否認夏朝的存在,夏朝不存在,夏朝文字也就不存在了。雖然至今還未挖出夏朝文物,也未發現夏朝文字,但是《史記·夏本紀》中記載的夏代世系與《殷本紀》中記載的商代世系一樣明確,商代世系在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中得到證實,因此《史記·夏本紀》中所記的夏代世系被多數學者認為是可信的。這樣,在考古學家對安陽殷墟、鄭州商城等商代的物質文化遺存有了進一步認識的基礎上,提出了夏文化探索的研究課題,希望用考古手段去找到夏代的物質文化遺存,進而恢復夏代歷史。

古史學家依據文獻資料,提出有兩個地區可能是夏人的活動地區:一個是河南西部嵩山附近的登封、禹縣和洛陽平原;一是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地區。因為傳說中夏代的都邑和一些重要的歷史事件,大多同這兩個地區有關。1959年開始“夏墟”調查,拉開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四十年來在豫西、晉南開展了一系列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使夏文化探索的目標逐漸縮小。多數學者認為:以偃師二里頭遺址命名的“二里頭文化”(包括二里頭類型和東下馮類型)和豫西地區的“龍山文化”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對象,並對夏文化問題發表了各種看法。惟因缺乏文字等直接證據,學術界對哪種遺存是夏代文化還沒有形成共識。但是無論是豫西地區的“龍山文化”還是“二里頭文化”,均已積累了相當豐富的資料,它為最終解決這個問題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據傳宋代宣和年間臨淄出土的一組春秋時期青銅器叔夷鍾(作器者叔夷乃宋穆公後裔,齊靈公時任齊國正卿)有銘文追述宋人祖業說:“……隙成唐,又嚴在帝所,溥受天命,刪伐夏司,敗厥靈師,以少臣為輔,鹹有九州,處禹之堵……”也就是“威武的成湯,敬畏天帝,接受天命,討伐有夏,打敗其軍。在小臣的輔佐之下,囊括九州之地,佔有大禹之都。’這段銘文同西周以來文獻中關於夏和殷(商)是前後承替的兩個王朝、‘殷革夏命’的說法完全一致,成為兩週史籍有關夏王朝記載的有力佐證”。鑑於記述夏王朝與夏商更替的文獻史籍沒有早到西周者,所以春秋銅器叔夷鍾恐怕還是無法成為“西周以來”或“兩週史籍有關夏王朝記載的有力佐證”。

2002年面世的遂公盨屬西周中期,其上有“天命禹敷土,墮山浚川”的字樣。銘文記述大禹採用削平一些山崗堵塞洪水和疏導河流的方法平息了水患,並劃定九州,還根據各地土地條件規定各自的貢獻。在洪水退後,那些逃避到丘陵山崗上的民眾下山,重新定居於平原。由於有功於民眾,大禹得以成為民眾之王、民眾之“父母”。遂公盨的發現,將大禹治水的文獻記載提早了六七百年,是所知年代最早也最為詳實的關於大禹的可靠文字記錄。但文中並無“夏”的字樣,禹似乎還具有神格而非人王,因而這篇銘文似乎並不能被看作是夏代“大禹治水傳說最早的文物例證”。

定位奴隸社會

根據馬克思歷史理論,夏、商、週三代曾被定性為奴隸社會,此觀點爭論較多。奴隸社會以社會下層的廣大奴隸群眾為主要生產角色,然而就傳統文獻記載以及考古發掘工作並沒有發現中國上古時期廣泛實行奴隸制度的跡象 。卡爾·馬克思總結古希臘、古羅馬和古日耳曼民族的社會歷史提論,原始社會的原生形態在向文明邁進時,衍變為次生形態,奴隸或農奴制度取代原始的氏族公社,他認為原始氏族制度的消失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在古代的中國,氏族制度並沒有消失,而它在很長的時期內頑強的保存著。在國家的萌芽期,原始的氏族公社制度無法承載對廣大區域進行有效管理的任務,從而衍變為一種氏族封建的世襲制度。又在西周時期衍變為宗法封建制度。 有效的施行奴隸制度需要一個完善的中央集權體系和一個強大的軍事勢力,這是夏代不具備的。中國在三代時期曾實行過小規模的奴隸制度,但始終沒有達到西方文明的規模。在古希臘的城邦裡奴隸人口普遍超逾自由人口,奴隸人口占古羅馬意大利半島總人口的四成以上。三代社會的主體分別是“眾人”和“庶人”,儘管社會地位低下,他們還是有家有戶的平民,其生產作物通過“貢”、“助”、“徹”賦交於上,而不是奴隸制下的無償掠奪 。真正的奴隸只是比例佔少數的罪人和戰俘,他們並沒有取代庶民主體成為夏商周社會的主要勞動力,而更多的是用於人祭。

中國朝代

夏朝 ( 約公元前2070~1600年)商朝 ( 約公元前1600~1046年)周朝 ( 約公元前1046~249年)

春秋 ( 公元前770~476年)戰國 ( 公元前475~221年)秦朝 ( 公元前221~207年)

漢朝 ( 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三國 ( 公元220~280年)晉朝 ( 公元265~420年)

十六國 ( 公元304~439年)南北朝 ( 公元420~589年)隋朝 ( 公元581~618年)

唐朝 ( 公元618~907年)五代十國 ( 公元907~960年)宋朝 ( 公元960~1279年)

遼朝 ( 公元907~1125年)金朝 ( 公元1115~1234年)元朝 ( 公元1271~1368年)

明朝 ( 公元1368~1644年)清朝 ( 公元1636~1911年)

注:關於夏朝興亡年代的推算有多種說法。由夏商周斷代工程發佈的《夏商周年表》中擬定為約前2070年─約前1600年,存在約470年左右。

《中國文物精華大全·青銅卷》. 國家文物局、商務印書館(香港)、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4年10月. ISBN 962-07-5174-4 (中文(中國大陸)‎).

《中國文物精華大全·金銀玉石卷》. 國家文物局、商務印書館(香港)、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4年10月. ISBN 962-07-5174-4 (中文(中國大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