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8歲還不能獨立閱讀?請做好孩子閱讀路上的擺渡人

親子閱讀第七年,周多多已經進入獨立閱讀的狀態了,真是醜媳婦熬成婆,儘管還是每天還是會盡量陪他讀書,但大部分時間,他都是自己閱讀了。


閱讀推廣的路上,遇到家長提出的最急迫的一個問題是:“我的孩子每天都要我給他讀,為什麼他自己不去讀!什麼時候孩子能自己獨立閱讀呢?好希望他能早點自己看書啊”

有時一問年齡,才知道有的孩子才剛剛3歲,還在上幼兒園,甚至有的才兩三歲,閱讀興趣都還沒有開始培養,也有的孩子已經八歲,上了小學還是不能獨立閱讀。


孩子8歲還不能獨立閱讀?請做好孩子閱讀路上的擺渡人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想先說說孩子閱讀的閱齡。年齡無法作為參考物的。

因為有的孩子1歲不到就開始接觸親子閱讀了。

那麼他到了6歲,就有了5年的閱齡。

而有的孩子到了5歲才開始接觸親子閱讀。

那他到了6歲,其實才1年的齡。

這樣,同樣年齡的孩子,閱讀能力會很大不同,甚至天壤之別。

比如有的孩子能捧著書本安靜地閱讀1個小時以上。

而有的孩子呢,一看到書本就頭疼,一分鐘也待不住,無法安靜下來。

所以你會看到,有四五歲能獨立閱讀的。也有六七歲開始獨立閱讀,甚至有的還有十歲左右開始獨立閱讀的

所以,在孩子走上獨立閱讀前。我們要反思一下,孩子到底接觸了多少書本,親子閱讀的時間加起來有多少天?

閱讀是不能急一時的。你花時間在哪裡,收穫就會在哪裡。

有個媽媽很焦慮的和我說,孩子十歲了,可是隻喜歡玩手機,玩遊戲玩的很厲害,看書就不願看,有沒有什麼辦法讓孩子快速愛上閱讀?

我的答案是,真的很抱歉,我實在是想不到好的辦法,讓孩子能一下子愛上閱讀。

因為過去的十年,你在做什麼呢?

為什麼沒有用心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如果在6個月的時候你給孩子一個搖鈴和一本色彩鮮豔的布書。

他是不會拒絕的,而是會像每個孩子那樣伸出小手來觸摸。

不要覺得給嬰幼兒時期的孩子讀書是浪費時間。

的確,這個階段的孩子,他們還無法懂得你說的話是什麼意思。可是他會去讀你的表情,你的情緒,你的聲音。真正給嬰幼兒讀過書的父母會發現。當我們發聲的時候,他們的眼睛有時會睜得大大的。他們無法理解每一個字,但是他們大腦內的語言和理解區域已經在悄然變化。

就好像柳樹冒出第一顆新芽,遠遠看去還是光禿禿的,可是一大片綠意已經在醞釀著。


孩子8歲還不能獨立閱讀?請做好孩子閱讀路上的擺渡人


我一直記得周多多一歲的時候,我給他看書的情景。

他一把就抓住,拼命的撕破。我趕緊告訴他,一直跟他說,“這是故事書,媽媽每天給你講故事!”

然後他看著我,一本一本的把他撕碎的書黏起來,慢慢的開始了漫長的共讀之路。

早期,他不願聽故事,我一讀故事,他到處爬。好不容易願意聽了,只有他喜歡的那一張小小的圖。慢慢的,他開始喜歡一頁故事,再慢慢的,他開始會自己拿書給我,叫我給他讀了。

繪本那麼好,那麼多高質量繪本,有趣的語言,充滿童趣的畫面,那些小火車小恐龍小妖怪,總是有能打動他的那一天。

當你心中重視共讀,給孩子買玩具的時候,也給孩子買幾本繪本。

當你安排好陪孩子玩的同時,也安排了親子閱讀的時間。

當你可以把共讀時間,也當做日常的一部分,

那到了兩歲的時候,你的孩子基本就會愛上閱讀。

再堅持2年,你的孩子一定很喜歡閱讀。

等到了6歲的時候就能獨立閱讀一些簡單的繪本。

而到了8-10歲的時候,基本可以實現獨立閱讀,如果你在6歲到8歲之間引導得當,那麼他已經會讀一些高質量的文學作品,並且會有自己的見解和思想了。

但是如果你什麼都不做的話,那麼孩子的閱讀世界將一片空白。


如果這個時候,你埋怨孩子不愛看書,那麼,這個問題你應該自己多想想。

所以,你能看到,不閱讀瘐原因其實在多年前就已經埋下了。


當然,也有家長長期做親子共讀,可是孩子獨立有閱讀遲遲沒有來到,這個時候,也不要著急,多享受一些共讀時光,獨立閱讀不是不來,只是遲一些到來而已。


在孩子邁上獨立閱讀之路前,一定要記得儘早開始親子閱讀。從嬰幼兒時期就可以開始了,半歲或者一歲開始都行,這是兒童閱讀的第一個黃金閱讀期。


接下來談談獨立閱讀的能力培養吧。


周多多是在6歲的時候開始獨立閱讀,我們家目前的閱讀狀況是親子共讀+初級獨立閱讀。


為什麼我要把它稱之為初級獨立閱讀。

因為他閱讀的書本還侷限在圖畫書,純文字的書本還讀不了。

孩子8歲還不能獨立閱讀?請做好孩子閱讀路上的擺渡人

目前讀的最多的就是那些漫畫書,一二三年級也是看漫畫書的年齡,我認為書籍無好壞,他喜歡看就讓他看,家長把握下書籍內容就好了。像周多多喜歡《尋寶記》一年多了,這個系列的書,我已經買了50.60本了。對於他喜歡的書,他總是走哪帶哪,每天必看1到2個小時。完全不用提醒他去看書。

繪本已經慢慢的不讀了,只有和我在繪本館的時候,閒著的時候才會一本本的拿過來看,用他的話來說,那都是他小時候看的書啦。

我也是在試著讓他讀文字書。讀格林童話,讀《格列佛》,《昆蟲記》這樣的文學作品。他的認字量還可以,3000以上是有的,就是目前對純文字書還沒有興趣,估計是理解力也還沒有到,很多情感聽不懂。所以一般共讀的時候,我就給他讀文字書,希望慢慢的往經典文學作品引導。

也經常有家長說,孩子明明認識很多字,可是為什麼看書看不懂,或者看語文,數學也看不懂。


可能孩子是真的讀不懂。因為光認識字是不夠的,怎麼使用使用,如何去組合,如何去理解這些組合、句子、段落背後的意思,都是需要閱讀力的支持,而閱讀力,就是在長期的閱讀中發展而來的。


所以,在培養獨立閱讀能力之前,一是要幫助孩子識字,識字的同時還要提高理解能力。

關於閱讀和識字,也有人問我要不要指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閱讀喜好。我一直不贊成指讀,指讀可以教孩子識字,但是孩子的關注點更多的被文字吸引,而繪本中最精華的圖片閱讀容易被忽略。

也有的媽媽喜歡給孩子做講解,碰到喜歡的句子,有用的詞語,就趕緊重複,希望孩子記住。孩子聽故事經常被打斷,略有不悅,時間久了,閱讀興趣也被破壞。你也不願意你在看一部有有趣的電影旁邊一直有人解說劃重點吧?

給周多多做共讀的時候,我從不教他認字,反倒是後面他自己看書的時候,會經常過來問我不懂的文字。


當然,我也有針對性的進行的識字學習,可以參考《6歲的孩子認字量1500,我是通過這幾招讓孩子輕鬆學會的!》


小學後,我會針對性給他讀一些語句優美的繪本比如《卡梅拉系列》比如《西頓動物記》,比如《柳林風聲》等。做做語文的磨耳朵

平時也會和他玩一些文字遊戲,這些生活中的小碎片積累多了,也是非常有效的。

而理解能力呢?我認為,一個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往往和他的閱讀量成正比。閱讀力需要靠反覆閱讀進行錘鍊。平時多和孩子交流,多進行一些觀點類的探討,也多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

哈佛MIT研究:

來自富裕家庭的兒童在3歲時聽到的詞彙比貧困家庭的兒童多3千萬個。這3千萬單詞數量的差距能夠有效預測一個孩子在9歲時的成績好壞。

在孩子閱讀能力增長的過程中。父母會見證到孩子的閱讀興趣在不斷地變化。而此時,閱讀的書籍也要作出相應的調整。

從最初的玩具書 洗澡書、翻翻書到後來繪本故事閱讀,再到科普故事、漫畫故事、四大名著童話等一步步地打開了閱讀的世界。

到了如今,簡單的繪本故事書,很多都處理掉了,除了他特別喜歡的。目前大部分書籍都是他自主選擇的,有些是我給他選擇的。

讀書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好書多一點好。

怎麼給孩子挑到合適的好書,對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閱讀能力都很重要。

孩子個體差異導致有些書他註定不喜歡,火遍全世界的《霸王龍系列》3歲多他一直不是特別喜歡,到了5歲多才愛看。

我很喜歡的《野獸國》孩子也不是很喜歡,我買了放在那裡。他願意我就給他讀,不願意我也不強迫他。也不會覺得媽媽都買了你也不看好浪費。

我們沒必要帶著沉重的負擔去陪孩子閱讀。因為他們只需要喜歡看,並且能找到快樂就好。


而那些所謂的意義,有時是我們大人過於功利心急。

有一句話叫“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所以,當你希望孩子成為愛閱讀的人種,那就要好好準備,做好孩子的擺渡人,千萬不要過於心急,而起到相反的作用喲。

孩子8歲還不能獨立閱讀?請做好孩子閱讀路上的擺渡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