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凡事提前五分鐘

【夜讀】凡事提前五分鐘

1

昨天早晨我在家有點事,比平時晚了五分鐘出門。剛走到地鐵口,就發現已經是人山人海。人實在太多,我等到第二班車來時,才被後面的人推嚷著擠了上去。

在車裡的那半小時,不僅站不穩容易東倒西歪,而且因為人都擠在一起,所以被踩腳被撞,甚至被無理取鬧的人嘟囔幾句也是常有的事。

但在往常,早五分鐘出門,情況就大不一樣。我可以從容地在線外等候,不用因被人強行插隊而感到心裡不舒服。我可以上車找個空座坐下來,不慌不忙地拿出書包裡的書,進入閱讀狀態。實在覺得疲倦了,還可以閉目養神,靠在擋板邊小憩一會兒。

不得不說,早幾分鐘和晚幾分鐘,區別真的很大。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生活中,無論做任何事,早些做準備,不僅可以減少許多煩惱和麻煩,還可以更合理有效地利用時間。

總有很多人一邊抱怨上班高峰期太擠,一邊又不肯早幾分鐘出發,總把時間摳到最後一秒才動身。於是惡性循環,越來越感到疲憊和心累。

2

有個做HR的朋友跟我說,通常在一個公司,早到幾分鐘的員工總比遲到幾分鐘的員工更優秀。剛開始,我不太認同這個觀點。畢竟一個人的能力和水平也不在於這幾分鐘的表現。但他的解釋又讓我感到確實有幾分道理:

早到幾分鐘的員工,可以提前梳理當天的安排和任務,做到心中有數有條理。也可以泡好一杯茶,清理一下辦公桌,提前進入緊張有序的工作狀態中。

而晚到幾分鐘的員工,總處於手忙腳亂中。他們做事情往往缺乏主動性,總是被推著催著趕著走。不僅工作效率低,而且匆忙應付,出錯的機率也更大。

在職場上,你的工作態度其實也是工作能力的體現。前者對待工作往往更加積極主動,後者卻常有拖延懈怠的情緒。一個人能力欠佳,還可以通過良好的工作態度去彌補。但實力再強,懶散也會讓人荒廢。

有句話說,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那些看似比你優秀的人,可能並沒有多厲害,不過是贏在了微小的細節處。比如凡事比你早一步,日積月累,也就成了你無法企及的高手。

3

曾有個讀者跟我說,他去相親時,因為在約定的時間內遲了幾分鐘,結果相親的那位姑娘對他印象很不好,最後找了一個理由拒絕了他。雖然一再跟姑娘解釋是堵車造成的遲到,但依舊沒有挽回姑娘的心。

在我看來,也許是姑娘本來就對他不中意,也許是對遲到很介意,但無論如何,遲到都是欠妥當的。原本他可以早一些出門,哪怕遇到堵車,也還有充足的餘地。

感情中,你的誠意永遠大於你的解釋。總有人說,僅憑遲到幾分鐘就輕易給別人下論斷,過於片面。可反過來想,你明知要去見一個重要的人,就該提前考慮到可能遇到的問題和麻煩,然後做好相應的準備。

大多數時刻,對方在乎的不是多等你幾分鐘,而是遲到的行為和懈怠的態度。

這既表明你做事不夠周全,也說明你不夠重視。不守時在任何社交場合都會讓人感到不愉快,甚至讓別人對你產生誤解。

4

凡事提前五分鐘,本質上是一種未雨綢繆、居安思危的處事方式。

當你覺得趕車很擠,害怕上班打卡會遲到,你是否有想過早幾分鐘出門,可能就能避開讓人壓抑的車流高峰期;

當你總擔心無法及時完成既定的或突發的工作任務,你是否有想過把事情往前趕一點,就不必為此惴惴不安;

當你害怕耽誤想要見的人、想要談的事,你是否有想過提前做準備,多留一些餘地就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有人說,零星的時間,如果能敏捷地加以利用,可成為完整的時間。所謂“積土成山”,是也。

凡事提前五分鐘,是一種習慣,能讓我們凡事都做好準備,不至於太慌亂;它也是一種心態,能讓我們在遇到事情時從容地應對;它更是一種態度,能讓別人看到你的用心和真誠,體現出你對人對事的尊重和重視。

如果想要優化生活的秩序,更好地把握機會,不妨凡事提前五分鐘。

【夜读】凡事提前五分钟

審核:李少強

【夜读】凡事提前五分钟【夜读】凡事提前五分钟
【夜读】凡事提前五分钟【夜读】凡事提前五分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