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吭吭、歪歪頭,小心“抽動”找上門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常常會發現一些孩子會不自主地頻繁眨眼,就是我們常說:這孩子怎麼老眨眼呢?

還有,孩子的嗓子會不自主地發出清嗓子“吭吭”的聲音,或者是不自主的出現一些“嗯”、“啊”、“咕咕”。嚴重的也會聲音比較大。這是一種什麼情況呢?

也有看到這個孩子總是會扭扭脖子、歪歪頭。問他為什麼,他說脖子不舒服,總是會不自主的去動一下。這又是一種什麼情況怎麼了呢?

下面就給大家說一下——抽動障礙。

1、什麼是抽動障礙?有什麼症狀?

抽動障礙是一組疾病的統稱,它主要的表現就是不自主的出現一些運動性的抽動或者是發聲性的抽動。

▶ 運動性抽動

指肌肉的不自主抽動,一般首先見於面部肌肉,出現不自主的眨眼,聳鼻,努嘴;還有頸部動作,揚脖子或者抻脖子;還有四肢的一些動作,揚胳膊、踢腿、跺腳等情況;有些孩子,還會有腹部的不自主抽動,表現腹肌痙攣,腹部肌肉一鼓一鼓的。

▶ 發聲性抽動

還有一種就是發聲性抽動,也就是我們剛才說的不自主的發聲,嗓子發出奇怪的聲音,“咕咕”或者是“嗯”、“啊”,這是簡單性發聲性抽動。還有複雜性性發聲抽動就是某個詞語的反覆的,甚至是一些罵人的話。

如果出現了這些症狀。家長們一定要注意看看孩子是不是患了抽動障礙。抽動障礙是兒童及青少年時期比較常見的一種神經精神障礙性疾病,它的發病因素不是很明確,但是很多是與一些感染因素(比如感冒等)、心理因素、家庭氛圍、遺傳因素等有相關性。

孩子如果病情輕,可以先服用中藥治療。西藥治療病程也長,也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如果能接受中藥可以先接受中藥的治療,同時配合針灸、按摩、撳針、耳豆等等治療。

這個病的特點為病程長,容易反覆,應該引起家長的格外注意。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會發現周圍有些成人也是有抽動症狀的,可能屬於失治,也應該引起關注,去尋求治療。

3、中醫角度分析抽動症

中醫認為抽動症與肝脾兩髒關係密切。

出現抽動的孩子往往面色不華,臉色不紅潤,食慾差,脾氣急躁甚至暴躁。這樣的問題常常是和脾虛肝旺關係密切。中醫治療不僅僅是改善抽動的症狀,同時調理孩子的體質,起到健脾平肝的作用,從而治療抽動。

暑假快要結束了,您是否抓緊時間為孩子調理治療了呢?

“郝”心提示

小症狀也不可以掉以輕心~出現以上症狀,家長們一定要注意看看孩子是不是患了抽動障礙。早發現,早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