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全國首個“超級醫保平臺”上線!

日前,山東省互聯網醫保大健康服務平臺(以下簡稱“平臺”)啟用上線,開出了全國首張平臺型互聯網醫院的醫保電子結算單。平臺完成患者身份核驗,提取過去3個月曆史用藥信息,並通過患者門診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完成結算,全程用時不超過3分鐘。

更重要的是,平臺真正意義上打通了互聯網醫療、醫藥、醫保“三醫聯動”的全流程,並將定點零售藥店納入平臺服務體系,讓醫保處方真正得以流出醫院。漱玉平民大藥房便是該平臺的組建方之一。

打個電話,藥品送到家

繼全國首發醫保電子憑證後,山東省又成為全國首個全面開放支持互聯網診療在線醫保結算的省份。


山東:全國首個“超級醫保平臺”上線!


平臺上線當日,開出了全國首張平臺型互聯網醫院的醫保電子結算單。這張結算單的持有人是濟南市天橋區一位參與線上複診的慢病患者。結算單開具前,平臺快速提取過去3個月曆史用藥信息,完成患者身份核驗,並通過患者門診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完成結算,全程用時不超過3分鐘。

“這個確實挺方便,以前需要去社區醫院拿藥,現在直接把藥寄到家裡。”該慢病患者表示,她通過撥打服務電話,足不出戶完成了買藥和結算流程。

據瞭解,這是平臺開設的“電話呼叫”幫辦代辦服務。首期開通電話複診服務,老人在家撥打電話,2分鐘內就能完成平臺首次簽約、醫保綁定。以後複診開藥只需拔打電話,即可獲得醫保購藥、送藥上門服務。

例如,一位慢病患者只有一部老人機,他的女兒用智能手機為他完成平臺首次簽約,並把熱線電話存到了老人的手機上,今後老人只需要打個電話,在家等待送藥上門。

在該平臺上,患者在線複診醫保信息可即時核驗,實現醫保認證、複診核驗、在線處方、送藥到家等關鍵環節的無縫銜接。目前,該項服務已向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四類疾病(非門規)的濟南市城鎮職工參保人開通。

此外,平臺通過整合優勢資源,實施流程再造,構建“互聯網+醫保+醫療+醫藥”綜合醫療保障服務體系,滿足全省疫情防控人員、失能人員、慢病患者、困難群體和2300萬老年人網上問診、諮詢服務、複診購藥、慢病續方、醫保支付結算、幫辦代辦、送藥上門、出行幫扶等一體化、專業化服務,以及不同群體多層次、多領域、多樣化服務需求。

醫藥“線上經濟”,全面來臨

在平臺的啟動儀式上,山東省醫療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建設山東省互聯網醫保大健康服務平臺是順應宅經濟、互聯網經濟和數字經濟發展,構建“互聯網+醫保+醫療+醫藥”綜合保障服務體系的全新探索。

這或還預示著,醫藥“線上經濟”的全面來臨。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線上診療、線上售藥是大勢所趨。我國線上診療、線上售藥發展較早,已經經歷了野蠻生長階段,自2018年9月國家衛健委等印發了《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和《遠程醫療服務管理規範(試行)》三個文件以後,行業開始進入規範整合時期。

在這段時期,國家對線上診療和網售處方藥的監管政策較為嚴厲,直至近期才在社會和行業的真實需求下有所鬆動,如:新修訂的《藥品管理法》有限放開了網售處方藥;醫保部門同意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支付範圍;等等。


山東:全國首個“超級醫保平臺”上線!


政策的開放,有利於激活、盤活行業,能為行業引入更多的市場活力,進一步促進行業向專業方向發展。

而與此同時,經疫情一疫,消費者開始接受網購藥品,新的消費習慣開始養成。

以武漢為例,調查發現,武漢連鎖藥店網絡銷售規模翻5倍以上,其中:好藥師電商平臺疫情防控期間最大需求主要集中在醫療器械類上,佔整體銷售69%,同比增長1.5倍;益豐大藥房網絡銷售額相比去年同期有了10倍增長,即使現在實體藥店恢復正常營業,網絡銷售仍比去年同期翻了5倍左右;天濟大藥房疫情防控期間,企業網絡銷售量漲了10倍。

回想當年“網約車燒錢大戰”,當時的幾家平臺燒了數十億元的補貼,才讓消費者養成了“打網約車”的出行習慣,可見培養消費者的一項消費習慣是多麼的不容易。

山東省互聯網醫保大健康服務平臺的上線啟動,正是醫藥“線上經濟”大潮來臨前的一個信號,山東便是引領這一潮流的“排頭兵”。毋庸置疑的是,未來在政策和市場的刺激下,打通互聯網醫療、醫藥、醫保“三醫聯動”全流程的平臺會陸續上線,如何佔領先機,迎接新一波市場紅利將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