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萬人研究證明:胖得晚一點,糖尿病也來的慢一點!

原創 鯨魚 醫學界內分泌頻道 1月3日


高分文獻56期,胖不僅會帶來糖尿病,也可能讓孩子變笨……


[1] Diabetologia:

胖得越晚,糖尿病風險越低


Key Point

肥胖毫無疑問是2型糖尿病的危險因素,但“有多胖”和“胖多久”對於2型糖尿病風險的影響程度並不相同。


最近的澳大利亞婦女健康隊列研究評估了肥胖的發生時間和累積暴露時間對於2型糖尿病風險的影響。研究共納入了1.1萬名18-23歲的婦女,每3年隨訪一次,隨訪時間達19年。在隨訪期間,有162名(1.5%)女性被診斷為2型糖尿病。最初肥胖的患者出現2型糖尿病更多,超重的女性在隨訪期間體重繼續持續增長,則2型糖尿病風險可上升至4.75倍(95% CI 2.43-9.28),最初就肥胖的女性體重繼續增長則風險更可高達10.06倍(95% CI 4.69-21.58)。


研究還發現肥胖出現每晚1年,風險就下降13%(HR 0.87, 95%CI 0.79-0.96),肥胖的持續時間與糖尿病風險正相關(p< 0.0001)。研究人員指出,年輕女性出現肥胖的發生時間和累積暴露時間對於糖尿病風險有顯著的影響,預防或者延緩肥胖的發生、減少肥胖的暴露時間能夠降低糖尿病的風險。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125-019-05058-7


1.1萬人研究證明:胖得晚一點,糖尿病也來的慢一點!

圖 1 隨訪期間女性的BMI變化趨勢


[2] JAMA:

美國糖尿病大流行,亞裔人群患病風險不低


Key Point

美國西班牙裔、亞裔等少數族裔人群中的糖尿病患病率尚不完全清楚,最近的研究調查了這一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


研究納入了7575名平均年齡47.5歲的美國成年人,其中女性佔45%;65%為非西班牙裔白人,11%為非西班牙裔黑人,15%為西班牙裔,6%為亞裔,3%為非西班牙裔的其他族群。


結果發現,亞裔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為19.1%,其中東亞組為14.0%,南亞組為23.3%,東南亞組為22.4%。

其他族裔的糖尿病患病率在12.1%-22.1%不等,墨西哥人的糖尿病患病率最高,可達24.6%。研究還發現,7.5%亞裔的糖尿病並未被診斷出來,其他族裔的未診斷糖尿病比例在3.9%-7.5%不等。研究人員指出,亞裔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和未診斷的糖尿病比例頗高。同時發表的評論文章指出,這一調查對於未來糖尿病治療資源的分配很重要,並認為臨床醫生應考慮在亞洲人群中,從以較低的BMI閾值開始進行糖尿病篩查。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757817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757795


1.1萬人研究證明:胖得晚一點,糖尿病也來的慢一點!

圖 2 美國少數族裔的血糖血糖指標分佈


[3] JAMA Netw Open:

只補維生素D無法降低骨折風險,聯合鈣劑或有希望


Key Point

一個好漢三個幫,維生素D單槍匹馬預防骨折不一定能行,但加上鈣劑就可能有效!


最近的薈萃分析評估了維生素D和鈣劑對於骨折的預防作用,分別納入了單獨使用維生素D或聯合使用維生素D以及鈣劑的研究。對11項觀察性研究的薈萃分析結果顯示,單獨使用維生素D的情況下,參與者的血清25(OH)維生素D水平每上升10.0ng/mL,骨折的風險就下降7%(0.93, 95%CI 0.89-0.96),髖部骨折的風險降低20%(0.80, 0.75-0.86),對於骨折的預防可能有效。對11項隨機臨床試驗的薈萃分析結果顯示,單獨補充維生素D並不能降低骨折風險(1.06, 0.98-1.14)或髖部骨折風險(1.14, 0.98-1.32)。對6項聯合使用維生素D和鈣劑的薈萃分析結果顯示,參與者的骨折風險下降6%(0.94, 0.89-0.99),髖部骨折風險降低16%(0.84, 0.72-0.97)。研究人員認為,觀察性研究和隨機臨床試驗的結論相互矛盾,

單獨補充維生素D似乎不足以降低骨折風險,但聯合使用維生素D與鈣劑可能會有效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networkopen/fullarticle/2757873


1.1萬人研究證明:胖得晚一點,糖尿病也來的慢一點!

圖 3.1 觀察性研究發現單獨使用維生素D可以降低骨折風險


1.1萬人研究證明:胖得晚一點,糖尿病也來的慢一點!

圖 3.2 隨機臨床試驗發現單獨使用維生素D不能降低骨折風險


1.1萬人研究證明:胖得晚一點,糖尿病也來的慢一點!

圖 3.3 隨機臨床試驗發現維生素D和鈣劑聯用可以降低骨折風險


[4]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快速血糖監測可深入瞭解患者血糖,提供個性化治療信息


Key Point

快速血糖監測可以為糖尿病患者的個性化治療提供更多的信息,最近的來自澳大利亞的GP-OSMOTIC研究納入了299名成年糖尿病患者,其中149名患者接受了血糖監測,150名患者接受常規診療。血糖監測組在每3個月的就診之前需要佩戴血糖監測傳感器5-14天,持續12個月;對照組則每3個月接受一次常規診療,在第12個月才佩戴傳感器進行數據分析。


結果發現,在6個月時,血糖監測組的HbA1c低於對照組(–0.5%, 95%CI –0.8%~–0.3%; p=0.0001);但是12個月時,兩組之間的平均HbA1c估計值之間沒有顯著的差異(8.2% vs 8.5%; –0.3%, 95%CI –0.5~0.01; p=0.059)。血糖監測組在12個月內達到目標血糖範圍的平均時間百分比比常規護理組高7.9%(95%CI 2.3%~13.5%; p=0.0060)。


研究人員認為,在初級保健機構中可以進行專業的快速血糖監測。儘管HbA1c沒有變化顯著的變化,但這一手段可以深入瞭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狀況,支持個性化臨床護理。同時發表的評論文章指出,目前僅有不到一半的2型糖尿病患者達到了指南確定的血糖目標,除了推廣血糖監測設備的使用之外,下一步的可能需要關注如何培訓醫護人員正確解讀和利用血糖監測數據,以改善患者的實際療效。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dia/article/PIIS2213-8587(19)30385-7/fulltext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dia/article/PIIS2213-8587(19)30386-9/fulltext


1.1萬人研究證明:胖得晚一點,糖尿病也來的慢一點!

圖 4.1 研究納入了299名患者


1.1萬人研究證明:胖得晚一點,糖尿病也來的慢一點!

圖 4.2 研究進行到6個月時,監測組的HbA1c一度更低


[5]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LDL-c降低廣泛地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


Key Point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對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益處已廣為人知,不過這一治療的療效可能受到基線膽固醇水平、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和各種合併症的影響。


最近的薈萃分析納入了52項隨機臨床試驗,涉及超過32.7萬名參與者。研究中使用了他汀類藥物、ezetimibe、前蛋白轉化酶枯草桿菌蛋白酶9(PCSK9)抑制劑降低膽固醇。結果發現, 參與者的LDL-c水平每降低1mmol/L,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就降低了19%(RR 0.81, 95%CI 0.78-0.84; p<0.0001)。在不同LDL-c水平的患者中發現了類似的結果,甚至在LDL-c水平低於2.07 mmol/L的亞組中也發現風險會降低17% (0.83, 0.75–0.92)。


降低LDL-c水平能夠廣泛地降低主要血管事件的風險,其效果與基線的LDL-c水平、糖尿病或慢性腎臟病的存在無關。心血管風險較低且年齡較小的患者,通過降低LDL-c治療可能降低更多的風險。未來的研究應該探索膽固醇水平較低、心血管風險較低、年齡較輕的患者接受這一治療的獲益。同時發表的評論文章認為,最能從LDL-c降低中獲益的人群可能還是高風險的患者,將這一研究的結果納入實踐,或許能降低這群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方便易得、可耐受、可負擔的新型降脂治療手段以及患者參與的治療模式,能夠讓治療決策更為明智和個體化。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dia/article/PIIS2213-8587(19)30388-2/fulltext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dia/article/PIIS2213-8587(19)30389-4/fulltext


1.1萬人研究證明:胖得晚一點,糖尿病也來的慢一點!

圖 5.1 LDL-c進一步降低、主要心血管風險還在降低


1.1萬人研究證明:胖得晚一點,糖尿病也來的慢一點!

圖 5.2 LDL-c水平越高、年齡越大,主要心血管風險越高


[6] Diabetologia:

新藥Praliciguat或可同時降糖降脂降壓


Key Point

Praliciguat(IW-1973)是一種可溶性鳥苷酸環化酶刺激劑,可放大NO信號,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最近的2a期臨床實驗探索了這一藥物在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共納入了26名2型糖尿病和高血壓患者,其中6名患者接受了安慰劑治療,10名患者接受了1-14天每天一次40mg的Praliciguat治療,10名患者接受了1-7天每天兩次20mg的Praliciguat治療以及8-14天每天一次40mg的Praliciguat治療。結果發現,接受Praliciguat治療的患者的空腹血糖、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胰島素敏感性、24小時平均血壓均出現了一定改善。安全性方面,僅出現了1例上消化道出血。研究人員認為這一藥物有可能改善患者的代謝,值得進一步評估。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125-019-05062-x


1.1萬人研究證明:胖得晚一點,糖尿病也來的慢一點!

圖 6.1 Praliciguat改善血糖血脂


1.1萬人研究證明:胖得晚一點,糖尿病也來的慢一點!

圖 6.2 Praliciguat改善24小時平均血壓


[7] Thyroid:

超聲檢查甲狀腺癌不能預防甲狀腺癌的死亡


Key Point

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在過去的幾十年間有所增加,但其死亡率仍保持穩定或有所下降,人們認為其中可能有過度檢查的因素。


最近來自韓國的病例對照研究分別從美國甲狀腺癌國家流行病學調查數據庫中選擇了120例病例並匹配了韓國國家癌症篩查調查數據庫中的1184例對照。如果將沒有篩查信息的患者排除,那麼是否接受甲狀腺超聲篩查對患者的甲狀腺癌死亡風險沒有影響(RR 1.44, 95%CI 0.68-3.05);如果納入沒有篩查信息的患者並估算缺失的信息,得出的結果依然認為篩查對於患者的死亡風險沒有影響(1.13, 0.49-2.63)。亞組分析的結果顯示,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診斷時間和不同甲狀腺癌的組織學類型對這一結果均沒有影響。


研究人員指出,在沒有症狀的成年人中進行超聲甲狀腺癌篩查無法降低甲狀腺癌的死亡風險,因此沒有必要進行此項檢查,但對於出現症狀的患者仍有必要檢查。


https://www.liebertpub.com/doi/10.1089/thy.2019.0460


1.1萬人研究證明:胖得晚一點,糖尿病也來的慢一點!

圖 7 研究發表於Thyroid


[8] BMC Pediatrics:

媽媽太胖,兒子變笨,像鉛中毒了一樣


Key Point

懷孕期間出現肥胖或體重增加過多可能對於後代的神經發育有不良影響。最近的研究納入了368名非洲裔和多米尼加裔美國婦女,探索了女性懷孕之前的BMI,妊娠期體重增加以及兒童7歲時的韋氏智力量表的評分之間的關係。


結果發現,女孩7歲時的智商高於男孩(99.7 vs 96.9),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上得得分也更高。在懷孕期間有23.9%的孕婦超重,22.6%的孕婦孕前就存在肥胖。僅在男孩中發現了母親懷孕前的超重/肥胖與智商較低有關,但妊娠期體重增加與智商無關。


母親懷孕前超重/肥胖的男孩7歲時的總體智商、知覺推理(perceptual reasoning)和處理速度(processing speed)上的得分下降。研究人員指出,母親的超重/肥胖對於男孩的神經發育可能存在重大影響,這一因素的影響程度不亞於鉛中毒,可能對於後代的早期認知和長期發展具有重大影響。


https://bmcpediatr.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887-019-1853-4


1.1萬人研究證明:胖得晚一點,糖尿病也來的慢一點!

圖 8 媽媽太胖,兒子變笨,宛若鉛中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