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不到摺疊屏手機:美國消費者只好望洋興嘆……

由於中國手機廠商遲遲沒有進入美國市場,導致美國消費者短期難以買到摺疊屏手機,使得市場創新受阻。

美國在手機設計上逐漸落後,摺疊屏手機就是例證。今年的移動世界大會(MWC)充斥著摺疊屏手機,包括華為的Mate X、小米三折手機、TCL的DragonHinge、OPPO的原型機、Royale FlexPai和LG的V50雙屏手機。

但這些設備都有一個共同點:與上一波手機設計領域的創新相比,它們短期內都不會在美國上市。事實上,目前只有一款設備可以在無需考慮進口費用和或運營商兼容度的情況下直接通過運營商在美國銷售,那就是三星Galaxy Fold。

這並不是新出現的現象。海外的炫酷手機在進入美國市場時經常遇到各種各樣的阻力。但問題的關鍵不僅在於美國客戶與炫酷而有吸引力的手機失之交臂——儘管這的確令人懊惱——還在於OPPO和華為等企業的旗艦產品逐漸躋身世界頂尖水平,提供的創意和配置已經足以比肩美國的一流產品,而且價格更加親民。這也意味這美國本土手機市場的競爭陷入停滯,基本只剩下蘋果和三星兩家公司。

華為、小米和OPPO分別位居全球智能手機第2、第4和第5位,但美國市場卻是兩強相爭。根據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測算,2018年第四季度,蘋果美國市場份額達到54%,三星為22%,兩家公司的合併份額超過四分之三。與之最接近的競爭對手LG也只有12%,而且多年以來在智能手機銷量上裹足不前。即便是谷歌和索尼這樣的巨頭,也只能勉強獲得並不起眼的市場份額。

所以,即使中國品牌可以在美國銷售,仍要面臨很大的競爭壓力。但這不過是一種假設,畢竟他們現在連競爭的資格都沒有。另外,美國手機的乏味設計也在傷害競爭。目前,美國的手機設計大多數都很平庸,基本都採用了iPhone X那種劉海屏。多數美國消費者擔心,這已經達到創新巔峰,所以當三星發佈配有開孔屏的S10時,感覺就像是一場不小的勝利。但中國手機已經藉助更快的探索速度突破了開孔屏的設計層次。

美國之外的手機行業的確充斥著各種古怪而新穎的想法。如果你厭倦了單調乏味的外觀,可以看看那些可以在陽光下產生漸變色的外殼。討厭劉海屏?有的廠商設計了彈出式攝像頭,可以實現真正的“全面屏”。

又或者,你可以嘗試雙面屏手機,實現反轉自拍,另外還有潛望鏡頭或者真正的無孔手機。當然並非所有產品都很實用,但的確突破了蘋果和三星現有產品的侷限。

此外,隨著全新的摺疊屏手機即將推出,如果只有一兩款設備可以在美國出售,那就將極大地限制這類產品的普及。目前,摺疊屏市場剛剛打開,各種各樣的新奇設計都在湧現。但美國客戶智能看到其中的冰山一角。三星Galaxy Fold是美國客戶能夠買到的唯一一款產品,如果你更喜歡華為Mate X,那恐怕無法如願。

但也可以採取一些規避措施。如果你願意支付高價,也可以從海外購買最新型號的手機,由於電信標準不統一,因此從理論上講,這些手機並不侷限於任何運營商:你可以直接從網上購買,然後使用。

但實際情況比較複雜。不同運營商和手機支持不同的LTE頻段和不同的蜂窩技術。如果沒有獲得運營商的支持,就無法確保手機正常使用。這些兼容問題只會隨著未來的5G技術逐步部署而變得更加糟糕。想要找到一款完美支持美國運營商LTE頻段的解鎖手機本來就不容易,5G時代將會更加困難。

並不是中國企業不想進入美國市場,小米幾年前就曾經做過努力,但最終只銷售了一些智能家居產品和配件,還通過電動滑板車支持了Bird等創業公司。然而,小米卻並沒有在美國銷售手機。華為差一點就成功,該公司原本計劃在2018年CES上宣佈與AT&T合作在美國銷售Mate 10 Pro,但AT&T卻在發佈會前11小時臨時取消。據稱,Verizon也放棄了類似的計劃。

這兩項努力都以失敗告終,而美國市場的主導企業短期內似乎也不必擔心競爭。然而,如果繼續在炫酷硬件創新方面做配角,恐怕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買不到摺疊屏手機:美國消費者只好望洋興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