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課程新增德、法、西語,說明了什麼?

1月16日,教育部發布了2017年版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14門課程標準,修訂後的課程方案和課標將於2018年秋季正式投入使用。

增加德語、法語和西班牙語三門科目,課程類別調整為必修課程、選擇性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其中選修課程學生可以自主選擇修習,可以學而不考或者學而備考。

至此,外語課程由原來的英、日、俄三劍客增加至現在的 6 門可選,那些高中開始就想大學時在語言方面繼續深造的學生,可以先浸入式體驗一番。

  • 為何增加這三門課程?

人才需求和人才培養是相輔相成的,需求影響供應,國家發現需要這幾種外語人才,肯定會往這方面培養。

而這些需求,來自中國與語言對象國的政經貿往來。

當初加強中日關係時,東北三省以及青島上海等地的重點高中增設了日語課程。

若干年前中俄關系密切時,全國無數高中開設俄語課程,現在身邊很多已退休的老一輩,之前高中就是學俄語的。

那麼反推得出,中國與新增三門語言的對象國之間,未來近十年關係都不會太差。

  • 這三門外語有何來頭?

聯合國 6 種官方語言為英、法、俄、漢、阿、西語。

央視外語頻道有 5 種,分別為英、法、俄、阿、西語。再加上強大的漢語頻道,聯合國官方語言齊活。

法語

全世界講法語的國家和地區有40多個,據說,共計約2.2億人口,是歐盟、非盟、國際法庭和奧林匹克運動的官方語言之一。

聯合國將英語定為第一發言語言,法語為第一書寫語言。

高中課程新增德、法、西語,說明了什麼?

講法語的國家

歐洲主要集中於法國,比利時,瑞士等。

美洲有個加拿大,不過只有魁北克省一個地方是說法語,但是官方語言是法語和英語。

非洲由於以前是法國殖民地,有19個國家和一個國際組織(非洲聯盟)是說法語的,19個國家包括科特迪瓦,乍得,剛果金,剛果布,塞內加爾,貝寧,愛爾極力亞等等。

亞洲主要集中於老撾,柬埔寨,越南一塊,因為以前那邊也是法國殖民地,叫indo-chine。

西班牙語

約有4.37億人將西班牙語作為母語使用,為世界第二大語言,僅次於漢語。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總計使用者將近5.7億人。

高中課程新增德、法、西語,說明了什麼?

使用範圍主要是在拉丁美洲國家(巴西、伯利茲、法屬圭亞那、海地等地除外)。

西班牙語在西班牙部分地區、美國、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哥倫比亞、厄瓜多爾以及烏拉圭被稱為西班牙語(español);而其他地區則主要稱西班牙語為卡斯蒂利亞語(castellano)。

德語

是德國、奧地利、列支敦士登的唯一官方語言,也是瑞士、比利時、盧森堡的官方語言之一。以使用國家數量來算是世界排名第六的語言,也是世界大國語言之一以及歐盟內使用最廣的母語。

據歐洲語言管理中心2015年數據,德語全球母語使用人數約9500萬人,全球會講德語(含方言)的人及德語學習者共計約1.8億。

高中課程新增德、法、西語,說明了什麼?

黃色部分為德語母語區

高中課程新增德、法、西語,說明了什麼?

德語在歐洲大陸的使用頻率,由深到淺,依次降低

總之,如果你把上面講不同語種的地圖拼湊起來,再加上那些講英語、俄語、日語的國家,有沒有一種祖國在地球上下了很大一盤棋的感覺

高中課程新增德、法、西語,說明了什麼?

你自己體會一下。


再來聊一下我最熟悉的德語。

17 年春天,我為北京某高中的校長做過翻譯,他們要德國學校建立合作關係,讓中國高中生從高一開始學德語,將來去德國接受進一步教育。

17 年夏天,我輔幾名南外高中生 B2 考試,他們如果考過,將會到德國不同的高中繼續上課,接著在那裡念大學甚至研究生。

17 年秋天,我在慕尼黑碰到一個朋友,她原來在上海工作,現在常駐歐洲,原因是,兒子在德國上高中。

中國一些優秀的外國語學校或高中,早已開設了德語課程,甚至是外教授課,將來,還會有更多的高中乃至初中開設德語課程。

這也為想做老師的德語畢業生提供了更多就業崗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德政經貿往來越來越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重視。

但是,建議更多的人,在選學語言時,再學一項其他技能。比如德語與機械汽車專業是天作之合。

如果你實在熱愛語言,請查看我的往期文章 :

要不要報語言類專業?選自己喜歡的還是家人建議的?

語言類專業的就業方向

若有關於翻譯的問題,請查看本頭條同期的第二條推送。

另:關於翻譯培訓的課程安排,明天會發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