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學能手韓鐸:關於線下與線上教學的銜接的幾點思考 ——以鎮安縣城關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為例

韓鐸

省教學能手韓鐸:關於線下與線上教學的銜接的幾點思考 ——以鎮安縣城關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為例

韓鐸,陝西省教學能手,商洛市教學能手,張妮工作坊核心成員,鎮安縣城關小學教師。

2020年初,肆虐的新冠肺炎阻擋了師生們重返校園的腳步,也改變了我們教學的模式。在教育主管部門“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及學校的安排指導下,我們一線教師摸著石頭過河,想法設法積極開展了線上教學。

日前,商洛市教育局已經通知各級各類學校開學日期,其中小學四、五、六年級和一、二、三年級分別於4月23日和26日返校學習,由此推算,本學期在校學習時間大約三個月時間,12個周左右。

當前,各校的疫情防控依然是工作重點,但教學工作作為學校工作的生命線仍需兼顧,那麼線下與線上教學工作的銜接與過渡就顯得尤為重要,現結合我校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談幾點思考。

一、表彰優秀,鼓勵上進。

按學校安排,我們組從2月9日起開展線上教學,先後進行了寒假作業解惑答疑活動,組織開發教學資源鞏固舊課、拓展思維活動,三年級數學下冊新課教學活動等。

萬事有始有終,線上學習亦如此,同時也為落實立德樹人要求,有必要總結在戰“疫”期間各類線上學習活動班級具有良好的學習的習慣、端正的學習態度、優秀的學習效果、自主學習表現突出的先進學生進行表彰,為全體學生樹立榜樣,鞭策上進,並形成價值認同的後疫情時代學習共同體。

同時注意豐富表彰活動形式,將居家學習的表彰融入到學校或班級的評價體系,通過板報、光榮榜、櫥窗、微信、QQ等各種平臺發佈推送,營造學習先進的氛圍,豐富學生成功的體驗,凝聚催人奮進、攜手向前的力量。

二、學情排查,分析研究。

在居家學習期間,我們三年級數學組斷斷續續進行了三個單元的新課教學,其學習效果總體自然不及線下面對面的課堂教學,但學生掌握程度如何,很有必要通過調查進行學情排查。

近日,通過“問卷星”微信小程序對本年級學情進行粗略排查,學生自評與家長評價相結合。學習效果方面:約僅有20%的學生感到線上學習效果很滿意;約60%學生認為線上學習效果較好,但不及線下學習;另有約二成學生各種原因導致學習效果較差或很差。學習態度方面:約30%的學生學習自覺,不用家長督促,每日按時完成學習及作業任務;約50%的學生比較貪玩,需要家長督促,基本完成了每天的學習及作業;約20%的學生自律情況不佳,家長經常督促,仍不能很好完成學習任務,經常因學習和家長鬧彆扭。

就此初步結果,雖只作為參考,不將學情排查結果與學生學業評價掛鉤。但有必要細化到各班及每名學生,進一步做好學情排查分析,通過學業檢測、查看作業、學習筆記等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態度、成效,年級組、備課組、班級任課教師進行深入交流,進一步瞭解學生居家學習的狀態,從而有針對性地實施分層輔導、分層作業、個性化學習活動設計等。

三、教學研討,調整計劃。

本學期不同尋常,總時間短,加之差時錯峰入學、放學,學生每日在校學習時間也相應縮短,但教學任務未減,而要做到教學與防疫兩不誤,難度可想而知。

為此,不可能像以往一樣制定教學計劃,非常時期,發揮備課組集體智慧,開展教學研討,調整制定出更加科學和因時因地制宜的教學工作計劃。

突出以研促教育問題解決,教學工作計劃在確保目標不偏離、效果不打折的前提下,突出學科研修重點,繼續充分挖掘在線學習期間的一些好的做法和經驗,積極探索線上轉戰線下的課堂教學策略。充分考慮居家學習期間數學學科教學的薄弱環節和學生的學習差異,體現分層設計、個別指導,以問題解決為導向,保障學習底線,提升思維水平。緊扣居家線上學習和開學後線下學習內容,科學合理安排教學進度,兼顧新知學習與舊知回顧複習,確保雙豐收。

目前, 來自學生和家長的想法:17%的學生認為從第一單元開始,零起點學新課;30%的學生從第四單元開始學習,適時查漏補缺,複習鞏固前三單元內容;53%的學生認為先利用一段時間複習前三單元,再開始從第四單元學習新課。

是否採用大部分學生及家長的意見?我們組內經商議認為:從第一單元開始零起點不現實,教學時間不允許。複習前三單元后再上新課?因學情參差不齊,後進生很難在短時間跟上節奏並確保效果,而且對優秀生的興趣也會產生較大影響。比較穩妥的安排是直接接續線上教學進度,緩慢進入新課學習,調整並保持良好學習狀態,並在新課教學間隙利用自習時間有計劃穿插對線上學習內容進行復習鞏固以基本確保效果。

四、因材施教,分層提高。

線上教學效果的懸殊肯定較之線下學習更大,為此,更有必要克服困難設法開展分層輔導活動。

根據各班學習情況,充分考慮學生和家長的實際需要,在不增加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的前提下,做到有選擇性、有自主性,科學合理確定分層輔導對象。

明晰分層輔導要求,特別是對於後進生,適當降低學習起點與標準,放緩坡度,逐步提高,精心設計輔導內容和形式。輔導做好“三結合”:即將培優與輔困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還要注意做好課前、課中輔導的研究,集中於課後輔導“一鍋端”的粗糙辦法不可取。

作為教師,開展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線上教學,大多雖為首次接觸,但也多少積累了一些可操作的經驗,在後續線下教學和輔導中,有必要繼續借力“線上學習”,特殊時期,返校並不意味著要完全摒棄教學信息化,對線上教育教學優質的資源和技術要充分利用,借信息技術之力更好的服務於難點突破、學習輔導、鞏固檢測等,信息化手段與資源依然是我們開展教學的幫手,可合理有效運用,逐步形成教學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常態模式。

國內疫情雖已基本控制,復工復學工作逐步鋪開,但全球疫情發展現狀不容樂觀,甚至令人心驚膽戰。我校三年級數學線下教學和線上教學的銜接工作雖已根據實際形成了初步方案,但未來可期但還充滿未知,變數還很多,相信有組內教師的精誠團結的精神和認真負責的態度,本年級數學教學會適時調整,因時制宜,保證在有限的時間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保證教學任務順利完成,努力使教學質量不滑坡。

《陝西教育》(綜合)是陝西省教育廳主管,陝西教育報刊社主辦的綜合性教育類月刊。欄目設置見置頂文章,發表不收取任何費用,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