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19個港口聯合發表“抗疫”聲明:保障貨物全球順利流通

在北京時間4月24日下午5點召開的港口管理機構圓桌會議(PAR)局長級別的視頻會議上,PAR發表聲明,呼籲全球各大港口儘可能保持港口開放,幫助維持世界穩定並對抗新冠肺炎。


全球19個港口聯合發表“抗疫”聲明:保障貨物全球順利流通


聲明說,各大港口要建立開放的溝通渠道,促進更密切的協作,以便各港口和海事當局能夠分享抗擊新冠肺炎的經驗並交流信息,同時保障海上貿易的暢通無阻;繼續根據各國國情采取最佳做法,包括對航運界的防範措施、對岸上人員和船員的建議和協助、貨物的安全處理以及對新冠肺炎案例的處理措施;保持全球供應鏈和貿易、貨物流通,商船可以繼續停靠在碼頭進行貨物作業。


目前,包括中國上海港、寧波舟山港、廣州港在內的全球19個港口對聲明表示支持。PAR表示,將向國際港口協會(IAPH)和國際海事組織(IMO)發送該聲明。PAR建議,各港口可在適當的情況下向國家港口海事方面公開該聲明。


海運承擔著全球80%以上貨物的貿易運輸。港口是國際海運的交接點,發揮著至關重要的物流服務和商業功能。PAR成員認為,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嚴重的全球危機,對包括全球貿易在內的多個方面產生深遠影響。“在全球共同對抗新冠肺炎的過程中,港口和海運部門在保持貿易流通暢通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後,國際海事組織(IMO)曾發表聲明並對全球航運業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出具指導意見,以積極應對疫情對航運業影響。


“我們認同國際海事組織(IMO)最近發表的聲明,並強調必須儘量減少對海上貿易和航運活動的干擾,以便重要貨物,特別是必需品和基本醫療用品,能夠繼續在世界不同區域無障礙流通。”PAR認為,“只有相關國家能夠在這種各國息息相關的局勢中持續獲得這些至關重要的物資,我們才能夠在與新冠肺炎的鬥爭中取勝。”


在這次視頻會議上,與會的各國港口管理機構對於抗擊新冠疫情做法做了分享與交流。

新加坡海事與港務管理局、阿布扎比港、安特衛普港務局、廣州市港務局、漢堡港務局、神戶市政府港口局、寧波市港口管理局、巴生港務局、長灘港、鹿特丹港、上海市交通委員會等11家港口管理機構參加了視頻會議。


國際海事組織、國際港口協會也安排了代表參加視頻會議。


港口機構圓桌會議是由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在2015年發起的高端、國際、專業的研討會,會議一般邀請約12家左右全球知名港口管理機構的局長、集團總裁級別領導者參會,致力於探討港口發展面臨的共同的挑戰和機遇,議題圍繞港口安全、效率和可持續發展等展開。主要目的旨在加強世界各國在港口管理、港口發展、港口安全、港口新技術推廣應用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迄今為止,在新加坡、荷蘭鹿特丹、中國寧波、美國長灘、日本神戶等地,共舉辦了五次PAR會議。

(航運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