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瑰宝——鸡血石,这么多年为何藏家一直穷追不舍?

昌化鸡血石是中国特有的珍贵宝石,具有鸡血般的鲜红色彩和美玉般的天生丽质 ,历来与珠宝翡翠同样受人珍视,以“国宝”之誉驰名中外。清乾隆年所修《浙江通志》曾记载:“昌化县产图章石,红点若朱砂,亦有青紫如玳瑁,良可爱玩,近则罕得矣。昌化鸡血石产于浙江省临安市昌化西北的“浙西大峡谷”源头的玉岩山。昌化鸡血石的天生丽质源于它是辰砂与高岭石,地开石,叶腊石等多矿物共生的集合体。辰砂是“血”的主要成分,有鲜红,大红,紫红,淡红,团快状,条带状,星点状等高岭石,地开石是质地的主要成分,有白、黄、红、青、褐等色和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等状态。


中华瑰宝——鸡血石,这么多年为何藏家一直穷追不舍?

鸡血石主要由迪开石、高岭石和辰砂组成,因其中的辰砂色泽艳丽,红色如鸡血,故得此名。鸡血石中红色部分称为“血”,红色以外的部分称为“地”、“地子”或“底子”,可呈多种颜色。因产量少而价值高,主要被用作印章及工艺雕刻品材料,也为收藏品。


中华瑰宝——鸡血石,这么多年为何藏家一直穷追不舍?

据史料记载和实物考证,距今600多年的明代初期,人们发现了鸡血石,因其质地细腻、色彩晶莹、易于雕刻使人爱不释手,因供于皇帝得到赞赏而名闻海内外。鸡血石是辰砂条带的地开石如你有藏品困于出手,想找正规公司进行拍卖,可与福羲拍卖陈经理沟通,185伍玖/贰三2218其颜色比朱砂还鲜红。因为它的颜色像鸡血一样鲜红,所以人们俗称鸡血石。中国最早发现的鸡血石是浙江昌化玉岩山鸡血石,也叫昌化鸡血石。后来又发现了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的巴林鸡血石。20世纪90年代又在陕西、甘肃、四川、湖南、云南等地发现了鸡血石。鸡血石产自低温热液矿床、火山岩或热泉沉积矿的朱砂条带的头尾及边缘地带,产量相当有限。


中华瑰宝——鸡血石,这么多年为何藏家一直穷追不舍?

鸡血石独特的血色是由它所处的独特地理环境、地质构造、地质变化和生成机理等原因造就的。在强烈的地壳演变过程中,高温的火山熔液会将熔点低的岩层熔化,使含朱砂的火山热液与之熔合在一起,这样生成的鸡血石里外都有血色,且地子温软。朱砂含量高的话,就形成了高品质的大红袍;如果岩层的熔点高,火山热液只能熔化表皮的岩层,这样形成的鸡血石就只有皮血、面血,且地子通常较硬,但因朱砂没有被稀释,一般血色浓厚、鲜红。有些则填充在细小的裂缝中,形成了各种图案的条状血。不同的演变过程,使得鸡血石千姿百态,品类丰富。按其质地分类,鸡血石可以被分为许多品种,其中冻地鸡血石为上品,软地鸡血石次之,硬钢板地最次。冻地鸡血石又有田黄冻、刘关张、牛角冻、羊脂冻、桃花冻等多种质地色别。


中华瑰宝——鸡血石,这么多年为何藏家一直穷追不舍?

鸡血石的血色分布没有规律,有的块石表面上有一大块红色,里面却一点红都没有;有的则恰恰相反。通常,鸡血石的升值潜力由其血色、血量、血形、血浓度四方面而定。血色可分为鲜红、大红、暗红三级,以鲜红为贵。血量是指鸡血石中血色所占百分比。古人所谓“全红为上”,即指全血方章或六面有血的方章为上品,而四面红、三面红、单面红依序次之。血形就是血的形态,有“块血”、“条血”、“梅花血”、“浮云血”等诸多叫法,大致可分为团块状、条带状、云雾状、星点状四类,其中以团块状为贵。当各种血形自然组合时,就形成种种天然景象,如“云开日出”、“晚霞红云”等。血浓度则是指鸡血的浓凝程度,可分为浓、清、散三级,以血浓者为上乘。


中华瑰宝——鸡血石,这么多年为何藏家一直穷追不舍?

鸡血石为中国所独有。它是大自然对于中华大地的特殊赏赐,中华儿女对于鸡血石的欣赏与运用则是对于上苍厚爱的独特回报。那一抹红云,随风而来,舒卷点染,造就许多遐想,引发许多联想,成就许多思想。

遗憾的是,鸡血石的资源日渐枯竭。不止昌化鸡血石已被基本采尽,巴林鸡血石也只剩一些尾矿产出,而且新坑开采出来的鸡血石在质量上远不如老坑。据有关人士说,鸡血石的分布几乎没有规律可言,故其蕴藏量无从谈起。


中华瑰宝——鸡血石,这么多年为何藏家一直穷追不舍?

寿山田黄主产地被封后,田黄的产量稀微,其市场价值被人们一年一个台阶地往上推,天价成交常常出现在田黄石拍卖中,机构投资的进入,更使许多收藏家望洋兴叹,大家的注意力自然转移到了鸡血石等领域。

东西少了,喜好的人却越来越多;东西少了,喜好的胃口却越来越高;东西少了,人们投入的资金却越来越大……市场因此而澎湃。


中华瑰宝——鸡血石,这么多年为何藏家一直穷追不舍?

翻滚的波涛下总有暗流汹涌,丰厚的利润促使一些人干起了见不得人的勾当。于是乎,传统的造假手段恢复了,新的技术装备启用了,有人提供充裕的资金,鸡血石市场如同其他宝玉石市场,也是水深似渊,水浊如泥,上当受骗者比比皆是。

他们以次充好。一方不太好的鸡血石,经过加工,地子上的杂质减少了,甚至没有了,现代工艺致使人造冻石上血色鲜亮。一块普通的石头,经过渍染,人为的鸡血红浸透进去了,短时间里,氧化的作用还达不到,收藏者密藏的鸡血石在未来的某一天面世时,一定会还原成一块普通石头。


中华瑰宝——鸡血石,这么多年为何藏家一直穷追不舍?

他们以虚充实。一方上等的鸡血石印材送到了篆刻家手上,一刀下去,不是石屑四溅,而是丝条卷起,原来,这鸡血石是石粉和胶模压成的;又一方鸡血石,篆刻家一刀下去,几块石片下,是另外一种石头,原来,这鸡血石是六块鸡血石片分贴在一方普通印石上;又一方鸡血石,篆刻家一刀下去,有石屑飞起,有丝条卷起,原来,这鸡血石是人工在石头上一边着色一边烘烤而成的。

他们以假乱真。对于那些尚未入行的收藏爱好者,不法之徒们更是猖狂,他们以开高价的方式肆意提高鸡血石的档次,他们以其他红色的玉石冒充鸡血石,他们甚至以树脂等化工材料制造鸡血石,假的价格、假的产地、假的材料在他们的如簧之舌的鼓噪下转换成了真金白银,流入他们的腰包。


中华瑰宝——鸡血石,这么多年为何藏家一直穷追不舍?

市场之繁杂,需要藏家擦亮眼睛,在鸡血石的材质、分量、纹路、雕刻工艺等诸多方面做功课,细细研究,认真鉴别,藏己所爱,学己所藏。

自面世起鸡血石便与文化有着深厚情缘,所以无论古今,鸡血石的第一用途是作印章,是置于书斋,印于书画,与笔墨纸砚为伍,与兰花清茶相伴,这傲然出尘的气度与绕梁不去的清音理应通达古今,但愿人们在投资收藏鸡血石之时,也能真正地欣赏它那血染江山的壮美与朱砂一点的灵动。


中华瑰宝——鸡血石,这么多年为何藏家一直穷追不舍?

近年来鸡血原石的价格上涨非常疯狂,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甚至到几千万元,一块块好料成为藏家们眼中的抢手货。在鸡血石资源如此稀缺之下,能拥有如此硕大的珍宝可谓可遇而不可求。鸡血石被誉称为“稀世珍宝”。一是珍贵,因为它有很高的欣赏价值,长久保存而不褪色;二是稀有,主要工艺用途是制作印章和雕刻品,它所展示的东方特色文化,在世界文化艺林中独树一帜。石艺家、收藏家称其“具有国际级身段”,已成为世界赏石者瞩目的焦点。当今,需求层次和人数迅速扩大增加,不仅仅是石艺家、收藏家的宠物,而是成了人们交际中的珍贵礼品。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鸡血石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们所赏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