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聞疫情,毅然奔赴戰疫一線,而今英雄歸贛如願摘鏡


忽聞疫情,毅然奔赴戰疫一線,而今英雄歸贛如願摘鏡

“我在武漢第五人民醫院的重症監護室做支援護士,每天上班都會穿上三層的隔離防護服,本來就戴著800度的近視眼鏡,還要佩戴護目鏡,再戴一層面具,一共三層的視覺防護。幾乎每天不到十分鐘,鏡片上全會起霧,看也看不清楚。大家一起想了幾個防止起霧的小技巧,可是長時間後還是霧氣濛濛的,根本就看不清楚,給工作帶來了很大的不方便。”

忽聞疫情,毅然奔赴戰疫一線,而今英雄歸贛如願摘鏡

毅然援鄂 火速集結

2020年的春節,對中國人來說,是一個非常難忘的節日。

1月26日,大年初二,上海市東方醫院吉安醫院接到援鄂通知,作為護士的張強立即報名參加了江西援鄂醫療隊伍。張強原來是湖北籍人士,畢業於湖北醫藥學院。自從新冠疫情在武漢爆發,他就時時刻刻關注著湖北的疫情發展情況。張強火速報名後,非常榮幸地得到了領導們的批准。便第一時間收拾好隨行物品,與來自江西省40多家醫院的138名醫護同事彙集成江西首批援鄂隊伍,當天晚上從南昌集結出發。

1月27日抵達武漢,進駐了武漢市第五人民醫院。張強被分配到重症監護室做支援護士,就此在抗疫一線支援了54天。


“我們生死與共,但從未看清彼此”

採訪中,張強哽咽地回憶了抗議一線中那些難忘的場景,至今歷歷在目。

“我在武漢第五人民醫院的重症監護室做支援護士,每天上班都會穿上三層的隔離防護服,本來就戴著800度的近視眼鏡,還要佩戴護目鏡,再戴一層面具,一共三層的視覺防護。幾乎每次不到十分鐘,鏡片上全會起霧,看也看不清楚。大家一起想了幾個防止起霧的小技巧,可是長時間後還是霧氣濛濛的,根本就看不清楚,給工作帶來了很大的不方便。”

“我們的每一次合影,由於防控需要,每個人之前都會隔著一米以上的距離,穿著厚重的隔離防護服,戴著近視眼鏡,護目鏡,還有防毒面具,鏡片上時不時地起霧。在一起合影的時候,只能看到衣服上寫的名字,根本看不清彼此的臉。”


忽聞疫情,毅然奔赴戰疫一線,而今英雄歸贛如願摘鏡

國家精準施策 群眾嚴防管控 援鄂英雄返程


感謝國家的精準施策,感謝人民群眾的的積極響應防控措施,首批援鄂英雄安全返城了。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張強與戰友們被隔離了19天。確保身體狀況健康安全後,終於可以回家與親人團聚了。

張強說,“在春節前,跟愛人商量,要抱著未滿週歲的兒子回老家過個團圓年。由於疫情的爆發,我們回不了老家,家人也過不來,親人團圓團聚是不行了。在我出發援鄂後,我的愛人和兒子就只能被留在醫院裡,是我的同事們和領導們幫忙照顧的。”一說到愛人和兒子,張強聲音顫抖,眼角浸溼,強忍著自己的情緒為我們繼續講述。

“經過了長達73天的分離,在看到愛人和兒子的那一刻,我們緊緊擁抱在一起,開心、幸福、激動湧上心頭,淚水打溼了我們彼此的臉頰。在我離家之前,兒子只會爬,現在已經在學邁步走路了,看著他純淨明亮的雙眼,樂呵呵地看著我,我開心得眼淚水不禁又流了下來。心裡默唸著:兒子,對不起,沒有好好陪伴你,爸爸終於回來了。”


忽聞疫情,毅然奔赴戰疫一線,而今英雄歸贛如願摘鏡

忽聞疫情,毅然奔赴戰疫一線,而今英雄歸贛如願摘鏡

普瑞眼科聯合瑞士STAAR surgical公司為援鄂醫護公益摘鏡

白衣執甲,冒著生命危險奔赴一線,為大家舍小家,構築起了抵禦病魔的鋼鐵防線。為了感恩抗疫英雄,普瑞眼科聯合瑞士STAAR surgical公司,開展“為援鄂英雄公益摘鏡”活動。

2020年4月25日下午,南昌普瑞眼科醫院周文天教授為援鄂英雄張強成功進行了EVO ICL晶體植入近視手術。

術後,張強表示:“今天,非常感謝南昌普瑞眼科為援鄂醫護人員開展免費摘鏡公益活動,為我做了EVO ICL晶體植入近視手術,幫我摘掉了眼鏡。我現在最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去認識一下跟我一起在前線生死與共的戰友們,清晰地看看那一張張可愛而又美麗的臉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