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郁的生活气息——谚语漫谈之二

  劳动者立足于广袤的土地上,沉浸在勤苦的生活里,所创作的谚语就直接沾带着浓郁的泥土味儿和扑人的生活气息。这一特征也是任何别的文学形式难以与之比拟的。

  “人哄地皮,地哄肚皮”,“万物生于土,还于土”,“惊蜇十日地门开”,“夏至有雨豆子肥”,“庄稼佬闻见粪香”,“立秋三日,寸草结籽”,“锄下三分水,犁上一层粪”……尤其是从生产活动中形成的农谚,其泥士味儿更是袭人欲醉。人们的汗滴滋润着土地,土地则奉献出粮食养育人们,彼此交濡,于是土地的神髓也注入了劳动者跃动的血脉。——就象参天大树生根于土地,通体散发着清新鲜润的气息一样,许多谚语的纯朴而又浓冽的泥土味儿是天然具备着的。

  在野耕耘,归而理家。长久的、古老的小农经济、个体生活,作为生产关系的一种类型,与足下的土地一样,以特定的气氛熏陶着谚语。农家有自己的苦衷,也有自己的情愫。 “腰里没铜,不敢远行”,“腰缠万贯,不如薄技在身”,“家家吃萝卜,急得医生哭”,“女大十八变, 越变越好看”,“懒媳妇扫地呛死人”,“孙子 是奶奶的拐杖”,“要得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这样的意境,旧书本里所谓的“农家乐”是望尘莫及的。生活里的艰辛与偷悦,苦涩和甜蜜,烦恼与欣慰是交织揉和在一起的,浅尝辄止的所谓“体验”,是无法品味出个中真趣的。所以,谚语凝聚的是东方这块土地上的中国家庭氛围里所特具的一种生活气息,在别的民族的国度里恐怕是难以寻觅的。

  无论在野居家,人与人之间始终是网状的社会关系,彼此矛盾,互相牵制。随着生活的进程,人们普遍地深切地意识到:人应该研究、分析并认识同类,才能在现实中掌握主动权,进行更有效益的工作。于是,便有一部分谚语专门刻划人的心理、习性,将人加以简略而逼真的类型化。这类谚语用高度生活化的手腕,取其一点,鞭辟入里,大胆喻之。如:“丑姿娘好搽粉”,“懒牛上套, 屎尿就到”,“青酒红人面, 白银黑人心”,“蔫牛踢死人”,“白日游四方,黑夜补裤裆”,“死猪不怕开水烫”,“驴粪蛋,外面光”,“墙缝里的蝎子,螫人不显身”,“假装眼睛瞎,两块肥肉一筷子夹”……道常人所不敢道,喻常人所难以喻,淋漓尽致,剔骨见髓。这样的谚语活象闪耀在生活里的一面面明澈的小镜子,让人们鉴照同类,或者哑然失笑,或者掩“镜”而沉吟,也许会产生打动一些人的心灵契机的作用。此等谚语,若非深谙尘俗而参透情伪者,若非执著于人生而愤慨下流者,是不会动一番苦心进行这样的勾勒和刻划的。历世弥久,感触弥深,取其特征方能豁然明快,击中症结。——这是人与人之间长期纠葛、彼此抵牾所迸射出来的火花,是世态冷暖在交递过程中凝聚成的露珠。

浓郁的生活气息——谚语漫谈之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