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孩子挑一本好繪本?

從前山裡有戶人家,他家有一尊石像,長年累月地擺在門口,沒人在乎。有一天,一個城裡的學者經過這裡,願意一塊銀元買下這座石像。石像主人高興壞了,他沒想到這塊笨重骯髒的石頭還有人願意買,這樁生意立刻成交了。

過了幾個月,這個山裡人進城,看見在一家店鋪門口圍了一堆人,他們都在排隊花兩塊銀元要看一個文物,這個山裡人也摸出了兩塊銀元走進了店鋪,看到了自己用一塊銀元賣掉的石像。

這個故事聽起來有點荒謬,但卻在真實世界發生。

1907年,英國探險家斯坦因花了兩百兩銀子從王道士手裡買走了大批文物,這些文物如今放在大英博物館,現在,我們要看它們一眼,要花多少錢?因為缺乏“看”的能力,王道士只用兩百兩銀子就賣掉了價值連城的文物。

當今社會,文盲幾乎消失了,但還存在很多“圖盲”。如果我們不想讓孩子成為和王道士一樣的“圖盲”,我們就應該從小帶他們多看看高雅優美的藝術作品。也許我們大多數人無法做到常常帶孩子到博物館去觀賞那些偉大的畫作,但是,我們可以做到的是,儘量給孩子買好繪本,從小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

那麼,我們如何能在市面上汗牛充棟的繪本里找出真正優質的作品給孩子看呢?我想大多數家長都會感到很迷茫。不要擔心,等你看了這本《好繪本如何好》,你就會知道該如何給孩子挑繪本了。

如何給孩子挑一本好繪本?

好繪本如何好》顧名思義是一本告訴大家好繪本應該具備哪些特徵的書。這本書從專業的角度分析了繪本的版面設計、角色、造型、視角、創意等元素,書中引用了大量獲得國際大獎的繪本,如庖丁解牛般把這些繪本的優點一一剖析來給我們看。

《好繪本如何好》的作者是臺灣的郝廣才,他是臺灣格林文化出版社的總編輯,他被譽為臺灣與國際繪本界接軌的推手,是臺灣兒童書進入繪本時代的關鍵人物。他出版過1500多本兒童書,和來自世界各地500多位的插畫家合作過。他創作的繪本《一片披薩一塊錢》已再版27版,並賣出9國版權。

就是這樣一位出版界的大拿,做繪本的專業人士,用心寫了《好繪本如何好》,希望教家長們如何挑選好繪本。那麼,好繪本究竟好在哪裡呢?

  • 1、高超的繪畫技藝
  • 2、連貫的韻律
  • 3、充滿趣味性的故事

高超的繪畫技藝

所謂繪本,是以圖片為主導講述故事的書。因此,創作者的技藝是否高超對一本繪本的好壞就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由於大部分繪本是給孩子看的,因此,繪本角色的造型一定要符合孩子的審美。“可愛”是角色造型的最高要求,即使是反面角色,他們的造型也要壞得有趣。不管是人還是動物,嬰兒是最可愛的,嬰兒的造型基本是頭大,頭身比例在1:2和1:3之間,嬰兒的還有一個特徵是“圓”。,好繪本在創作角色造型的時候會往嬰兒的特徵上靠。我們來看下面兩個繪本角色就能夠體會到嬰兒造型在繪本角色上的彰顯啦。

安嘉拉茉的《醜小鴨》裡的小鴨造型,頭身比例是1:1,整個腦袋圓乎乎的,顯得天真無邪。

如何給孩子挑一本好繪本?

朱裡安諾在《一片披薩一塊錢》裡畫的鱷魚更是讓人拍案叫絕。一般來說,鱷魚要畫出可愛的感覺不容易的,但朱裡安諾巧妙地把鱷魚的嘴分成數段,每一段都用圓形去構圖,長嘴就成了圓形的組合,使得這隻鱷魚看起來格外的溫和可親。

如何給孩子挑一本好繪本?

一本繪本的成敗取決於它的LAYOUT,也就是版面設計,好的版面設計能夠帶動繪本的起承轉合,製造高潮和韻律。這對創作者的技藝有著很高的要求。我們來看看俄國插畫家麥克努雪夫的《美女還是老虎?》的幾幅圖稿和成圖。

在圖稿中,採用正面構圖,在成圖中,則用側面構圖,美女和犯人之間的互動看起來更加明顯,同時連接下一張“群眾一致向右看”的動作,使兩張圖之間相互呼應。

如何給孩子挑一本好繪本?

我們可以看到,圖稿已經非常精彩了,但是,完成圖在整本繪本的韻律和佈局中顯得更連貫,更有張力。這不僅僅要求創作者會畫,更要求創作者對視覺之美有一個大局上的把控。

色彩也是繪本里不得不說的一部分。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獲得大獎的繪本色彩很淡,似乎像一顆入口苦澀卻又回味無窮的青橄欖。反倒是市面上一些粗製濫造的繪本往往有著極度飽和的顏色。我不是說鮮豔的色彩不好,但是,好繪本絕不會濫用色彩,在好繪本里,甚至每一個細節的色彩都對角色刻畫、故事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比如,日本插畫大師赤羽末吉的代表作《馬頭琴》裡,王爺用權勢逼迫主角獻馬,赤羽末吉用黑色畫出王爺的衣服和背影,讓人感受到沉重的壓力。

如何給孩子挑一本好繪本?

在繪本《小熊奇兵》裡,小熊戴著紅色的領結代表它熱情又優雅。

如何給孩子挑一本好繪本?

連貫的韻律

讀者的眼睛需要引導,就像上菜需要有個順序,這樣才能使菜式彼此協調,互相烘托。一本繪本有了好的韻律,才能引導讀者進入創作者的繪本世界。

還是以《美女還是老虎?》為例,當我們打開這本繪本,將書頁攤開,畫面全部連接起來後,我們能發現它在連貫的韻律。

在小書名頁上寫著“很久很久以前…..”,畫面上的人們都很悲傷,用的是暗色調;而下一個跨頁中,人們都很開心, 用的是暖色調。兩個頁面是明顯的對稱佈置。

如何給孩子挑一本好繪本?

再來看看這一跨頁,畫面也是對稱的,只是虎爪撲人採用正面描繪,凸顯囚犯的恐懼,第二頁則用側面描繪美女和囚犯,刻畫了美女和幸運的囚犯對命運的感恩。

優秀的創作者會埋伏筆,伏筆對繪本連貫的韻律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著名繪本《森林大熊》為例,在繪本的第一幕,將要冬眠的大熊站在山上抬頭看著天空和南飛的野雁,這時候,天空是遼闊蔚藍的,遠山層層清晰顯現,大熊是昂首挺胸充滿篤定的。等大熊冬眠醒來後,他所棲息的山林已經建起了工廠,此時大熊站在他鐵絲網後看到的依舊是那一片山那一片天,只是天空變成陰鬱的,遠山也在工業排放的煙塵中變得模糊不清。此時的大熊神情是沮喪的、憂鬱的。看到這一幕,讀者的心也隨著大熊在哭泣。這一個小框格之所以有這麼感人的效果,是因為創作者在第一幕就埋下了伏筆,相同的地點,不同的色調和神情,形成鮮明的對比,撥動了讀者的心絃。如果作者直接畫大熊在哭泣,就不那麼容易引起讀者情緒上的共鳴。

如何給孩子挑一本好繪本?

高超的運鏡角度能使繪本產生動感,使繪本產生韻律之美。

我們來看美國插畫家威斯納的《瘋狂星期二》。在威斯納的筆下,鏡頭不斷地切換角度,拉近、拉遠、俯瞰、仰視,動感應運而生,讀者的眼睛跟著鏡頭做了一次奇幻履行。看看這畫面,你們是不是有種看電影的感覺呢?

如何給孩子挑一本好繪本?

充滿趣味性的故事。

歷來中國講給兒童的故事常常帶有很強的說教意味,就像咱們小時候上語文課,老是需要總結中心思想。郝廣才卻認為,好故事不見得要有什麼道理,閱讀應該是一種遊戲,一種娛樂,而不要帶有沉重的道德負擔。

就像莫里斯·桑達克的《野獸國》,講的是一個男孩在家胡鬧,媽媽說他是“野獸”,他卻頂嘴說:“我要把你吃掉。”媽媽罰他不準吃飯回房睡覺,結果他的房間長出一片森林,他進入森林做了野獸大王。當他想回家時,野獸們卻不放他走,還說:“我們好愛你,要把你吃掉!”經過一番糾纏,男孩終於回到了家,他發現晚餐在桌子上的等著他,還是熱的呢!

故事就此結束。這個故事要表明什麼道理嗎?好像沒有。它只是描述了一個男孩產生情緒到恢復平靜的過程,這甚至算不上故事本身的意圖,它只是講述,孩子在閱讀得到快樂、感到、滿足,或者情緒的宣洩,這就夠了。

兒童的想象力是豐富的,給他們講的故事也一定要充滿想象力。但是,我們不要忘記,孩子的認知可能不如我們,但他們的邏輯性和我們一樣強。如果在一個充滿想象力的故事裡邏輯混亂的話,孩子是不會買賬的。好故事一定是想象與邏輯並存的。

就像卡門凡佐爾的《強強的月亮》,主角強強能登上山頂把月亮抱下來,這是想象。強強抱走月亮後,天空就留下了一個黑洞,這個黑洞在後面的幾個畫面一直存在,直到強強把月亮放回去,這就是邏輯了。

如何給孩子挑一本好繪本?

說了這麼多,如果你還是對挑選好繪本沒有十足的把握的話,別擔心,郝廣才還在《好繪本如何好》裡給大家介紹了幾個繪本界的權威獎項,比如“國際安徒生大獎”、“美國凱迪克大獎”、“英國格林納威大獎”、“德國繪本大獎”等。下次你如果到書店,看到有哪本繪本得過這幾個大獎的,把它買下來準沒錯。


一本好繪本,是精妙的美術作品和文學作品的結合,給年幼的孩子看好繪本,會提升他們的審美情趣和語言發展能力。孩子們不可能都成為畫家、文學家,但我們可以花上一本繪本不多的錢,幫助孩子建立高雅的品位。這本《好繪本如何好》可以成為我們挑選繪本的技術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