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氣象泰斗”曾慶存獲最高科學技術獎

據新華社消息,1月10日上午,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 。

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和中國科學院院士曾慶存分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中國工程院官方網站介紹,黃旭華,1926年出生,核潛艇研究設計專家。原籍廣東省揭陽市,出生於廣東省汕尾市。1949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先後任中船重工集團公司719研究所研究員、名譽所長。“開拓了我國核潛艇的研製領域,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氣象泰斗”曾慶存獲最高科學技術獎

據此前新華社報道,黃旭華曾先後擔任我國核潛艇工程第一代副總設計師、總設計師,主持了第一代核潛艇的研製。為掌握第一手的數據,他置個人安危於不顧,親自隨產品深潛到極限。中國核潛艇研製週期之短,為世界核潛艇發展史上所罕見。黃旭華也因此被稱為“中國核潛艇之父”。

而另一位獲獎者曾慶存則是公認的“氣象界泰斗”。中國科學院官方網站顯示,曾慶存,氣象學和地球流體力學家 。1935年5月4日生於廣東陽江,195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1961年獲蘇聯科學院數理科學副博士學位,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4年當選為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1995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曾任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所長、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理事長和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

1961年曾慶存首創半隱式差分法,在數值天氣預報、氣候預測和地球流體力學中廣泛應用,提出計算地球流體力學、大氣運動適應過程和演變過程理論,建立大氣遙感的“最佳信息層”理論和“自然控制論”。代表作有《大氣紅外遙測原理》、《數值天氣預報的數學物理基礎(第一卷)》和《動力學跨季度氣候預測》。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項和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5項。

(北青報記者 孔令晗)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Qnew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