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廢除高考英語議案的代表是開雙語幼兒園的,其中緣由令人深思

物以稀為貴和英語無用論

我以前寫過文章呼籲大家不要過分相信社會中甚囂塵上的“英語無用”“廢除高考英語”“高考英語選修”的言論。

結果評論網友不相信反手就是惡意揣測我:“你是搞英語教育的,當然不希望自己失業”。

提出廢除高考英語議案的代表是開雙語幼兒園的,其中緣由令人深思

首先,我不是搞英語教育的,我主業是律師,英語教育只是我的業餘愛好。

提出廢除高考英語議案的代表是開雙語幼兒園的,其中緣由令人深思

其次,廢除高考英語,全民弱化英語權重,這對英語教育從業者來說反而是好事,特別是從事高考英語培訓或者學前幼兒英語的培訓機構。

這個社會,物以稀為貴

有遠見的父母當然地意識到英語背後具有的可能性。

且不說英語多重要或英語能帶給你多少現實的利益反饋,只是為了這個可能性,為了這個延遲滿足的可能性,就能讓很多家長的心理賬戶上是正數。

在這麼多年全民英語教育下,或多或少大家都能說幾句或者能看懂幾句。

真正導致大家對英語厭惡的是填鴨式的中國英語教學。

但這也是無奈之舉,因為各個高中師資力量有限,不能進行素質教育,只能統一模式:為了考試而教英語。

但是這個現象在改變,地區的英語教育也因為互聯網和直播的興起慢慢發生改變。

提出廢除高考英語議案的代表是開雙語幼兒園的,其中緣由令人深思

如果大家都懂英語,英語人才其實是不值錢的。

以前有一個故事,一個古玩收藏家拍賣買下了世間僅有兩個的玉壺,然後當眾打碎了其中一個,因為這個行為導致另外一個玉壺成為孤品,身價倍增。

這個效果在英語人才上同樣適用。

廢除必修的英語教學資源,必然導致英語教學資源獲得成本升高,成本一升高學英語的人必然減少。

經濟學的稀缺性原理告訴我們,稀缺的東西價值一定會升高。

呼籲國家廢除高考英語的人大代表竟然是開雙語幼兒園的

如果高考英語是必修課,那麼所有公立學校不管好壞都要開設英語課。

所有學生均有機會接觸到英語教學資源。

在高中教育階段學完基礎的英語之後,再由自己判斷是否繼續進階學習英語是一種比較好的模式。

如果一刀切,廢除高考強制的英語。

英語變成選修,這個時候很多窮人家的孩子或者父母目光短淺的家庭都不會讓孩子接受英語教育,那麼孩子們在起步階段就輸了。

高考選修,那麼必然導致公立強制的英語師資就會有一部分滲透到培訓機構,很簡單因為學校不教了嘛,或者學校很晚才教。

懂得英語重要性的家長是悶聲發大財的,他看到社會上英語無用論甚囂塵上時,偷偷機智的笑出了聲。

提出廢除高考英語議案的代表是開雙語幼兒園的,其中緣由令人深思

孩子們無法接受到應有的英語教學資源,未來在考大學,做科研或者在找好工作方面必然受限。

競爭力大不如接受過英語教育的孩子。

這一波勢頭反過來助長英語培訓的熱潮,培訓機構的英語教育資源順勢也會漲一波。

推手主力就是天生就小心翼翼維護著自己中產階級身份,希望階級在兒女身上獲得延續傳承的父母。

他們會讓孩子在幼兒園期間就上雙語幼兒園,因為可不能讓他們輸在起跑線上。

越早起步贏得越多。

我去查了一下資料到底是誰在第一波鼓吹廢除英語考試。

我發現是人大代表李光宇。

提出廢除高考英語議案的代表是開雙語幼兒園的,其中緣由令人深思

他是中國宇華教育集團的董事局主席,而這家公司的主營業務就是教育。

其中以雙語幼兒園為主打項目。

真是用心險惡啊。

學習英語的好處及現狀

1.改變命運的可能性

其實英語學了不一定能用得上,但確實很多農村的孩子是靠英語走上了中產階級的路。

如果不是為了高考英語強制學習,他們可能永遠不會接觸到英語教育,吃不到這麼好的教育資源,成才也就是痴人說夢。

另外很多人都是因為學了英語才避免了被公知洗腦。

提出廢除高考英語議案的代表是開雙語幼兒園的,其中緣由令人深思

2.避免被洗腦,增加一種判斷消息來源

以前公知猖獗的時候,動輒英美如何,動則“這國怎,定體問”很多時候無中生有的例子很多,當時社會人、學生的“姿勢水平”比較差信也就信了。

後來洋文好的人越來越多,出國留學的人越來越多,很多搞笑的公知言論,我們也自己能分辨了。

而反常識且驚人的事實是,出國留學回來的人都更愛國了。

提出廢除高考英語議案的代表是開雙語幼兒園的,其中緣由令人深思

3.中國英語教育確實比較畸形,但全面廢除英語時機尚未到來

中國為了滿足所有人的口味而讓英語教育變得異常的填鴨,失去了原有的趣味性。

但是廢除高考英語或者選修高考英語言之尚早。

英文現在還是世界通用語言。

國際商業談判,國際貿易合同,國際商事仲裁,國際公法中的仲裁,用的都是英語,而且是幾十頁幾百頁的那種。

提出廢除高考英語議案的代表是開雙語幼兒園的,其中緣由令人深思

我們只會嫌英語人才不夠多,複合型人才不夠全面,怎麼會嫌棄英語太浪費時間呢?

因為種種原因,可能是因為中文太複雜,中文的模糊性,或者是中國在戰後太久沒有聲音了以至於軟實力不夠,這才導致中文錯失最佳的傳播時機。

民粹主義總是激進的,但是民粹主義也是能給中國改革帶來全新的變數。

就跟魯迅說的一樣:“中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裡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窗了。”

說不定,畸形的中國英語教育在中國民粹大聲疾呼下能夠得到不小的改進。

關於人工智能與英語學習

有很多人主張,人工智能代替英語翻譯是未來的趨勢。

現在學英語未來就被機器代替,學英語不理智也是不划算的。

但是,從長遠來講,人工智能在大多數領域替代人類都是趨勢。

就因為這個趨勢,我們就不做人了嗎?

而且英語只是個工具,真正讓我們有價值的是我們的專業。

比如我的法律知識加上我的英語知識比單純的法律知識要來得更吃香。

提出廢除高考英語議案的代表是開雙語幼兒園的,其中緣由令人深思

人工智能完全在翻譯領域替代人類可能已經能夠做得到。

但是英語更多的不僅僅是翻譯還有文化內涵,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交互,單單機械的人工智能怕是很難做到這一步。

綜上所述,在高中階段我是不贊成直接飛出高考英語或者是將高考英語變成選修,提出這樣建議或者相信這樣的說法的人要麼蠢,要麼壞,要麼又蠢又壞。

把自己孩子未來的可能性拱手讓人,還要感謝別人為自己的孩子減負。

父母總喜歡說,孩子不努力就輸在了起跑線上。

其實孩子們很早就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父母的見識是他們最早的起跑線。

提出廢除高考英語議案的代表是開雙語幼兒園的,其中緣由令人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