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怎麼辦?三甲院長:每天堅持3件事,不超過2周,糖尿病消失

糖尿病,包括糖代謝異常,除了給患者帶來痛苦,它又是心腦血管疾病的潛在危險因素,目前在我國

發病率呈不斷上升的趨勢,且日趨年輕化

糖尿病怎麼辦?三甲院長:每天堅持3件事,不超過2周,糖尿病消失

中醫上講糖尿病:

從中醫角度來講,其主要的病因包括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厚膩及生冷食品,過少運動,房事不節。病機主要考慮病在於太陰(脾胃)。

早在《黃帝內經·素問·奇病論》就已經提出了糖尿病(消渴)的病因病機:“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氣之溢也,名曰脾癉。夫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治之以蘭,除陳氣也。”

由此可見,過食甘美多肥是糖尿病的主要發病特點。血糖本屬於人體必須的精微物質,但過食肥甘厚膩,加上目前國人多進食生冷,首先損傷脾胃,脾胃主運化、主升清降濁的功能受到了影響,土氣內匱、中氣不足、運化失司這才是糖尿病的主要原因。病機上概括為土中虛寒虛熱並存,即存在兩個方面,一是太陰虛寒,二是陽明不降導致陽明燥熱太過。陽明降,坎水則足,若陽明不降,則出現水淺、水寒,腎中元陰元陽不足。

糖尿病怎麼辦?三甲院長:每天堅持3件事,不超過2周,糖尿病消失

  • 症狀

1型糖尿病多發生在兒童和青少年,主要集中在1-30歲年齡段,當然也可發生於其他各年齡段。糖尿病的症狀主要因高血糖(指空腹血糖濃度高於6.1mmol/L、餐後兩小時血糖濃度高於7.8mmol/L)低血糖(指空腹血糖濃度低於2.8mmol/L)兩種情況引起。當然,並非出現高血糖或者低血糖症狀就意味得了糖尿病,普通人因為運動、飲食、內分泌及代謝紊亂等原因也會引起高低血糖,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普通人出現了其中之一症狀,則要引起高度重視。

高血糖:即血中的葡萄糖含量過高,意味體內胰島素相對或絕對不足,葡萄糖無法被分解利用。血糖升高,尿糖隨之增多,可引發滲透性利尿,從而引起多尿的症狀;同時血糖升高、大量水分丟失,血滲透壓也會相應升高,高血滲會刺激下丘腦的口渴中樞,從而引起口渴、多飲的症狀;因為缺少人體所需的能量,蛋白質和脂肪消耗就會增多,從而引起乏力、體重減輕;為了補償損失的糖分,維持機體活動,需要多進食;這就形成了典型的“三多一少(多飲、多尿、多食、體重減少)”症狀。

糖尿病怎麼辦?三甲院長:每天堅持3件事,不超過2周,糖尿病消失

糖尿病患者的多飲、多尿症狀與病情的嚴重程度呈正比。當血糖濃度過高時,口中會出現爛蘋果味,且會有胸悶、噁心、厭食等症狀。酮體是肝臟中脂肪分解成脂肪酸的中間代謝產物,當人體長期處於高血糖時,脂肪分解會引起血液中酮體含量變高,酮體中的乙酰乙酸和β-羥丁酸都是酸性物質,在血液中積蓄過多時,可使血液變酸而引起酸中毒,稱為酮症酸中毒(ketoacidosis),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急性併發症。酮症酸中毒搶救不當可能致死。

除此外,長期高血糖的人,血管內會堆積葡萄糖,大血管、微血管會會受損並危及心、腦、腎、周圍神經、眼睛、足等,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糖尿病併發症高達100多種,是目前已知併發症最多的一種疾病。糖尿病死亡者有一半以上是心腦血管所致,10%是腎病變所致。因糖尿病截肢的患者是非糖尿病的10~20倍。臨床數據顯示,糖尿病發病後10年左右,將有30%~40%的患者至少會發生一種併發症,且併發症一旦產生,藥物治療很難逆轉。

低血糖: 即血中葡萄糖濃度過低。當注射過量胰島素、缺少糖分補充、劇烈運動後容易出現。低血糖的症狀通常表現為出汗、飢餓、心慌、顫抖、面色蒼白等,嚴重者還可出現精神恍惚、躁動、易怒甚至昏迷等。如果低血糖持續超過一定時間,會對人體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糖尿病怎麼辦?三甲院長:每天堅持3件事,不超過2周,糖尿病消失

如何預防糖尿病發生?

1、避免病毒感染:科學研究表明,病毒感染是誘發1型糖尿病的原因之一。未成年人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全,容易感染病毒。接種疫苗、建立良好衛生習慣、合理運動、飲食等,都是避免病毒感染的有效途徑。

2、定期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檢測:血糖是檢驗當前血糖情況的標準,糖化血紅蛋白是衡量一段時間內血糖控制的標準,嚴格意義上說,糖化血紅蛋白偏高,是糖尿病的明顯徵兆。

3、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以及代謝的紊亂,都是1型糖尿病的誘因,因此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飲食,加強鍛鍊,規律作息是預防糖尿病,甚至任何疾病最好的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