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顆倒長的樹


夏景在《人是一顆倒長的樹》中引用了很多事例,證明了一個古老的生命法則:生命的每一次新生,都是需要追溯的。而且這個追溯,除了辛苦,還隱含著態度與品質。用天鵝在水面上落下時總是溫和而謙卑地彎著頭頸的例子,告訴了我們做人的另一層道理:走得越遠,飛得越高。眼界越是開闊,回望來路時,越是沒有驕傲的理由。


人是一顆倒長的樹


人越進化越忘記了自己的本能,正在遺忘和忽視的某種技巧。作者說,他喜歡將人生比喻成一顆倒長的樹,雖然枝條很多,根卻只有一個;雖然一切都在消失,記憶卻在指明著來路;雖然一次千辛萬苦的逆流之後,我們找到了某個問題的答案。

其實,對於生活人們總有一種莫名的懷舊情愫。在我看來,這是一種生存的客觀感受,是對現在生活不安定,缺乏安全感的一種表現。想想,每當你回憶過去的時候,你臉上洋溢的不是溫柔的微笑,就是一臉平靜。你翻開日記本,看著日記本里寫下的憤怒的語句及遺留的淚漬,會詫異那個時候為什麼會覺得那件小事我竟覺得無法承受?其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過去的事情早就雲淡風輕。

我想想是因為你現在覺得那些逝去的時光對你已經造成不了什麼大的影響了,你已經知道了結果,所以才會如此淡定。懷舊的人都有一顆敏感的心,都是希望被保護的孩子,他們一生時時刻刻都在留下痕跡,回望走過的旅途,回憶、反省、藏匿,負重。就像童話中的孩子,灑落一路的石子,憑此虛線,回望走過的旅途,找回密林中的家。


人是一顆倒長的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