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賞石


天柱山賞石

深秋去天柱山的路上,縈繞在心的念頭是:這次去看些什麼最好?

多次慕名去天柱山。這座漢武帝冊封的古南嶽看點頗多,文物古蹟也好,自然風景也佳。山上的樹值得看,國家森林公園裡共有植物千餘種,其素潔者有天女花,美麗者有紅豆杉,珍稀者有魚鱗木。山上的水值得看,飛瀑流泉靈動,小溪深澗清澈,山頂的煉丹湖乃全國第三大高山平湖,清明如鏡。山上的寺廟更值得探究,道教尊此為第14洞天,57福地,佛光寺系唐氏著名禪師馬祖道一始建,三祖寺乃佛教禪宗三祖僧璨立化處......

車到山腳,仰望三祖寺。可是不巧,那裡正在擴建維修,不便參觀。景區朋友建議去看摩崖石刻,一個“石”字撥動了我的心絃。

經過金魚漫遊的池塘、曲折精緻的遊廊,進入幽靜的“山谷流泉”景區,眼光被裸露的石壁牢牢抓住。三百米石壁上下彙集了三百餘幅精美石刻,從年代來看,由唐、宋、元、明、清、民國直到當代;從題材上看,詩、詞、文、圖、賦形式各異;僅就書法而言,行、草、隸、楷、篆五體俱全——這是一條鐫刻在石頭上的藝術長廊啊。其中尤為珍貴的是被馬克思稱讚過的清代經濟改革家王茂蔭的真跡。還有一首蘇軾詩刻在地面巨石之上,不敢說是宋代真跡,卻實實在在地被年久日深歲月磨蝕得模糊了,不知被古今多少人看過,摸過,拓過,我俯身觸摸這巨石上的詩篇,有一種通電的感覺從手指傳達到心靈。


天柱山賞石

次日乘索道到達核心景區。安步徐行於在岩石上鑿出來的小路。神秘谷一段,裡把長的山路在洞穴和山谷裡逶迤穿行,左右盤旋,上下迂迴,時而步道斷蹤,時而忽開洞天,令人驚歎。一路移步換景,只見塊塊巨石象形肖物,有八戒唸經,皖公神像,神貓逼鼠,雙獅戲球,太白觀海等等,無不惟妙惟肖。最使我感興趣的是一個石頭交椅,巨大而形象,據說坐一坐有益身心健康,便急忙爬了上去過把癮。往堅實的“椅背”上一靠,閉眼體驗,心中頓時產生禪機,似乎從石椅中汲取了某種神秘的“正能量”,消除了登山的疲勞,恢復了精力。

接著,到了最精美的景——“渡仙橋”。海拔1426米天池峰,巨石一裂為三,由細瘦的兩段石條連接成天橋。俗語云:“人到橋頭皆是仙”,站立巨石之巔的石橋上俯瞰雲霧,真的如在仙山。

終點是最壯觀的景——天柱峰。一柱擎天,凌空聳立,渾然石骨,嶙峋奇絕,瑰偉秀麗。導遊雲若非有緣,難睹天柱真容,我有切身體會。上一次我夏天來,走到“天柱晴雪”處尚見陽光燦爛,到了天柱峰前卻突遇雲霧繚繞,咫尺相對難窺真容。這次趁秋高氣爽時來,清清楚楚看到天柱的全貌,慶幸不已,觀賞不倦。導遊自豪地引用了許多古代詩人讚美天柱峰的詩句:唐代李白路過宿松長江江面時,對著雄奇天柱峰放聲高歌:“奇峰出奇雲,秀木含秀氣。清冥皖公山,巉絕稱人意。……”白居易曾吟誦:“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雲雷”。朱熹曾感嘆:“屹然天一柱,雄鎮翰維東。只說乾坤大,誰知立極功。”——導遊口若懸河,而我面對天柱峰唯有沉默,痴想把天柱山搬回家,天天面對,開闊和堅定自己的心胸。

天柱山的巨石終究無法帶走,為了彌補這種遺憾,景區的朋友帶我們到山下的白馬潭。當地婦女常在那河灘揀上石頭回家醃鹹菜用,渾圓的石頭壓住鹹菜,蓋住壇口,嚴絲合縫。這樣的石頭我也找了一塊,像個粗糧餅子,樸素可愛。再繼續找,發現河灘石頭種類很多,黑的白的,方的圓的,單色的有花紋的都有。我選一塊圓柱形石頭,隱約可見鳥頭花紋,鳥喙清晰,取名“鳳鳴岐山”。景區的朋友更正說,天柱山石頭應該叫“鳳鳴天柱”,我欣然接受。還看中另一塊渾圓石頭,焦黑粗糙,覆蓋著網狀裂紋。猜測它的身世是一滴火熱岩漿,從地心噴發出來,落入大海時驟然冷卻,形成了如今奇特模樣。可惜石頭太沉,車子經不住,只好割愛。

天柱山以花崗岩著稱,堅實的岩石構成了多少美景,記錄了多少文化。心下明白,天柱山最壯觀的石頭是帶不走的,只能常過去看看。(文丨郜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