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援鄂護士,因何發病?疑問需要回應


這位援鄂護士,因何發病?疑問需要回應

在此疫情中,除了李文亮的病逝,讓大眾徹夜難眠之外,沒有哪個人,能夠讓大眾如此揪心。

她是梁小霞,南寧市第六醫院的護士,同時也是廣西省第七批援鄂醫療隊員。

2月21日,梁小霞赴武漢參加支援新冠肺炎救治工作,隨隊進駐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一週後的28日上午,她在隔離病區工作時突然暈倒,經就地搶救後恢復自主心跳和呼吸。國家衛健委、武漢協和醫院組建起一支多學科專家醫護團隊,專門負責梁護士的救治工作。

本來屬於一個正常的病例,卻因為某些媒體的“去世論”而顯得尤為不同。

先挑起“事端”的,是方方日記。這位湖北省前作協主席,在3月23日的封城日記裡提到了梁小霞:

很多天前,在武漢援助的醫護人員中,一個廣西的年輕護士在醫院裡突然昏厥。得幸當時很多醫生在場,迅速急救,將她搶救了過來。這件事,媒體都有過報道,我們也為她的死裡逃生而慶幸。但是晚上,醫生朋友告訴我,她還是去世了。生命中斷在抗疫的最前線。她叫梁小霞,今年28歲。讓我們永遠記住她,也願她安息。

這篇日記的題目是《所有的疑問,都無人回應》。

隨之,在3月24日的互聯網上,出現了許多悼念梁小霞的文章,然後捎帶著質疑為什麼悄無聲息?是否在瞞報?是否感染了新冠?

最終觸黴頭當然是方方。人家在前方抗疫,她卻在後方咒人家死,這位作家被罵“吃人血饅頭”,最後不得不出來道歉。

但是,罵歸罵,方方日子有問題嗎?只能說她的來源不準確,她其實並無惡意,而是在真誠地悼念這位護士。

日記的積極意義還在於,提出了質疑。她的日記標題是《所有的疑問,都無人回應》,這跟很多網絡文章的質疑是一樣的,梁小霞病發的原因是什麼?是不是感染了新冠肺炎?

只是因為情節與事實有出入,會讓讀者感受到強烈的情感衝擊,再經若干人的引申發揮,就給方方扣帽子,這樣的謾罵比吃“人血饅頭”更可恨。

任何人也磨滅不了梁小霞的功勞。能夠在疫情吃緊的情況下奔赴武漢,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和責任,雖然她只工作了七天時間。

但是,任何人也沒有咒其早逝的毒心。

梁小霞暈倒後,一位參與會診的醫生表示,“心情非常沉重難過,只祈求上天保佑,她能儘快恢復過來”。現在,全國各地的援鄂醫療隊大部分已離鄂凱旋歸來了,可梁小霞呢?躺在ICU病房裡,讓人揪心。

最新消息是,3月30日,國家派專機由國家醫療專家和廣西醫護團隊護送梁小霞回南寧,廣西將在國家專家組的指導下繼續全力救治。即便如此,梁小霞仍處於深度昏迷中,目前尚未脫離生命危險。

這個消息充分證明梁小霞還活著。協和醫院的醫生之前也公開闢謠梁小霞沒死,也不知道會不會醒來,何時能醒來,但她目前沒有去世。

官方媒體只在當日對梁小霞昏迷做了通報,再就是被轉運回南寧後,當地媒體發了簡訊。但是,梁小霞的精彩故事,不應該被一則通報和一篇簡訊所掩蓋。

她得了什麼病,有無感染,治癒的可能性有多大,廣西方面難道沒有義務進行披露嗎?

難道要任由大眾胡亂猜忌?

也許有人會覺得奇怪:這有什麼好瞞報的?一位護士犧牲在抗疫一線,無論是感染了病毒還是其他病因,都應給予高規格的榮譽、表彰和對家屬的撫慰獎勵,也不會帶來什麼負面輿情,為什麼會壓下不說呢?

這只是看到了表象。想想援鄂醫療隊出發前許下的最樸素的目標——一個都不能少。雖然於當事人來說,少了是事後的光榮,但對於領隊的來說,則是一次重大事故,不是簡單的不好交差的問題。

不說生死,只說病發原因。梁小霞昏迷的原因到底是什麼?為何至今不公佈?我不相信那麼多的專家經過一個月的救治,會下不了結論!

作為一個家庭的頂樑柱,父母需要她的照顧,弟弟妹妹的學業也需要她的幫助來完成。無法想象,如果梁小霞醒不過來,那個風雨飄搖的家該怎麼辦。更無法想象,如果醒不過來,這不清不楚的原因,會給這些悲情萌蒙上多少陰影?

所有的疑問,需要回應。

作者:城灃,專欄作者,作家,曾先後做過記者、評論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