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外國人”,我們想錯的那些事

最近,不時有疫情期間外國人在中國享受特權或者違反法律法規的新聞引爆輿情,看了真的很生氣。

我們不討論單一事件的是非黑白,相信政府立場的主導和主流媒體的呼籲下,一起自有公論;今天我想講一些關於“外國”和“外國人”,普羅大眾可能需修正的看法和做法。


1

“外國人”國籍維度上的定義,而非人種、語言。目前,白人和黑人大概率是外國人,但他們並不都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等大國強國,也有可能來自東歐、非洲等經濟相對落後的地方;黃種人當然也不都是中國人,他們可能是日本、韓國、蒙古人;說中文的未必是中國人,他們可能是東南亞華人或者移民海外的華裔。

外國人不一定來自更發達的國家,海外華僑也並非什麼數典忘祖之輩。我們要認識到國籍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平視外國人和中國人,並放下先入為主的尊崇、嫉妒或輕視。


2

不要認為外國人都很有錢。如前文所說,所謂“外國”的定義非常非常寬泛,很多國人理性上都具備充分的信息基礎去判斷這個問題。

這種偏見之所以存在,可能有以下原因:一方面,中國如今的成就和富有水平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確實經歷了幾十年艱苦奮鬥的發展歷程,很多國家和民眾曾經比我們更加富足、生活質量更高;另一方面,全球化的進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我們相對貧窮的時代,領先一步在全球範圍內活動、出現在我們視野中的外國人,確實來自更發達地區,而且是發達地區相對富裕或高知的人群,所以他們才能來中國旅遊、工作、教學。但形勢發展到今天已經大大不同了。


3

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生活在歐美也並完全是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的。先說說自由自在的方面,歐美澳新等地相對來說地廣人稀,屬於個體的自有活動空間比較大,物理上的束縛就比較少;另外,大家普遍認為歐美國家言論更為自由,可以對任何事情發表任何意見,這是思想上的自由。

但反過來說,地廣人稀也意味著社交圈子小、生活便利性降低,這種生活方式確實是見仁見智的;而且所謂做自己也不是絕對的,但凡攤上個愛管閒事的鄰居,那可就夠受的了,你把自家車停在自家車位裡,ta都能不厭其煩地提醒你車頭有點歪。

言論自由就更別提了,可能因為他們“自由”慣了、而且覺得自己手裡有那麼點發言權和決定權,所以有些歐美人可太固執己見、喜歡辯論了。只要跟ta想得不一樣,ta就要滔滔不絕地說服你,這種執著放在國會、議會可能有點用,放在老百姓的生活裡那可真太累了。

所以“入鄉隨俗”這句話放之四海皆準,不要覺得出國了就能愛咋咋地了。


4

說到入鄉隨俗,吃就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但是吃披薩真的不需要用刀叉——在國外,披薩很少作為正式場合的食物,紐約街頭很多賣披薩的食肆,9毛9一片跟我們在街上買包子一樣,大家都是手拿著吃;在國內就更不需要了,以後去x勝客吃飯,用不慣刀叉的,大可以用手拿披薩或者問問餐廳有沒有其他餐具,別不好意思。


5

說到入鄉隨俗,大家可能還會考慮怎麼起好一個英文名。這個問題我覺得可以問問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名字是怎麼起的。

可能來自文化典故、可能來自一個明星、可能紀念著重要的人或事、也可能寄託著父母美好的心願……起英文名也是一樣,外國人起名字也是這些考慮,比如我們看到好多外國人的名字裡有個Sr.或Jr.,這就是子孫沿用了某位祖輩的名字,比如爸爸和兒子都叫George,爸爸就是George Sr.,兒子就是George Jr.。

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也喜歡給自己其中文名,比如龍在天、孫悟空,這都代表他們對中國文化的傾慕。

所以起名字的大原則都是一樣的,如果你沒有特別喜歡的英文名,就用中文名的拼音也完全沒問題。

畢竟,我們可沒見過那麼多叫Tony、Kevin的印度人或日本人,保持名字的語言特色也是民族認同和文化自信的表現


6

最後講講學外語吧,學好一門外語到底有多重要?反正不會比學好母語更重要。語言最重要的功能是服務於交流,英語是當今世界上最通用的語言,學好英語當然是很重要的。但隨著AI的發展,語言不通所帶來的障礙在未來可以被忽略不計。

學習語言的另一個作用就是應試,比如說現在的高考還要參考英語成績,但這完全是基於上述學習外語以達成更好交流的前提。也就是說,如果今後大家各說各話也可以通過手機之類的設備實現同聲傳譯,那麼語言納入基礎教育考綱的可能性也兩說了。

所以說,認定自己的母語、並把它學好,成為有效表達和文化探索的工具,這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學習外語。




說了這麼多,好像整個基調是負面的、批判的,其實真不是。

我只是覺得中國人在努力做好世界公民的進程上已經很努力、很有成效了,應該時不時停下來自我審視一番,看清方向再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