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汉字及其它

书法、汉字及其它

书法、汉字及其它

书法、汉字及其它

儒家文化讲究中规中矩,知进退,明君臣、主仆、长幼、尊卑,表现在书法字体上也是如此。单体汉字自不必说,对于上下、左右结构的组合体汉字来说,要分出君臣、主仆、长幼、尊卑来,在书写过程中,就要在间架结构上体现出大小不一,浓稠相间,粗细不同,左右有序,高低搭配,错落有致。只有如此布局、排版,方能彰显出汉字所蕴含着的结构美、形体美,和谐美,文化美。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论述的有关汉字造字“六说”,汉字更多的是由偏旁部首而组合构建而成的,由此形成了一个稳定而持久的汉字谱系。人们常说,秀才认字认半边,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了汉字的构成由偏旁部首所组成的字,占有及其庞大的一个部分。

世界上6千种语言文字,汉字是唯一一个兼具书写记录与书画同源的文字体系,如果说能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融会贯通的文字,汉字就是独步世界文字之林的一朵奇葩。单单是书法字体的演进变化就大体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演变过程,其中篆书又细分为大篆(对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即秦代“书同文"之前出现的文字的统称)、小篆(秦篆);隶书又分为了秦隶、汉隶;楷书又由大小楷之分;草书则由早期始于秦汉之际的章草,随后流行于两汉期间的今草,以及延续到唐朝的怀素、张旭的狂草等组成。随着时代的发展,汉字的书写工具也由使用最久的软体毛笔,进而发展到铅笔、钢笔、圆珠笔等硬笔书法,而且独树一帜,巍巍壮观。可以说,一部汉字书法体系的演进历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璀璨星空中最为壮美的华彩乐章。

与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字母拼音文字不同,兼具象形与表意的汉字,它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载体,也是一个民族文化演进的载体,更是中华大家庭的文化传承载体。台湾作家、设计师任祥,曾经花费了数年时间编撰了一套《传家》之宝,这套《传家》分述“春、夏、秋、冬”四册,为我们全景展现了中国文化之美,其中对中国汉字的论述:“以前从未发现我们何其幸运地拥有这么精致的书写体系”,对中国的汉字文化之美发出了由衷的慨赞,中华文化的自信心胸臆顿起,耀然东方。

这一点,对于刚刚进入电子信息化门槛的汉字来说,尤其值得人们惊叹。相较于西方大多数以拼音字母为主的文字体系,在进入电子信息化时代的一个巨大难题就是其数量极其庞大的海量词库,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社会文化的不断演进,新词新语、外来语层出不穷,大有未有穷尽之态势。在全球 6000 多种语言当中,有词汇量高达1230万的阿拉伯语,即使是英语、哈萨克语、西班牙语、俄罗斯语也分别以 70 万、 60 万、30万、15万的词汇量位列二、三、四、五位 。但是,与之大相径庭的汉语,其词汇量尽管不到10万,却以其文化信息量丰富,结构简单、记忆量较少的优势,独步世界文字之林。特别是当汉字字源在彻底解决了信息化输入的难题之后,其发展更是以锐不可当的势头呈现出几何级数般的加速度发展。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确认公布的3500个常用汉字的形义字典——《汉字字源》,为热衷于学习汉语的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标准的学习范本。与《康熙字典》收录的9万多汉字一比较,《汉字字源》这区区3500字的汉字,真如九牛之一毛、沧海之一粟。但是,你可不能小看这3500个汉字,如果你确实能够基本掌握这3500个汉字,那么就完全可以满足汉语日常交流、阅读写作、学习创作的需要,而且是绰绰有余。相较于拼音文字动辄上万的词汇量,3500个汉字确实如小儿科一般令人惊咋,尤其是对于那些对汉字、汉语、中华文化颇感兴趣的外国朋友们来说更是信心大增,跃跃欲试。

汉字是美的,美在3300多年或许更长的绵久悠长,美在形神兼备的睹物思良,美在横撇竖捺的挥洒形狂,美在百折曲挠的回望徜徉,美在博古通今的游刃无障,美在你的眼中心藏,美在大同世界物我两忘,美在过去,美在现在,更美在未来。

就有关汉字美学的论述,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骆冬青曾有过专文、专著等进行了论述,汉字的“物象之本”与“形声相益”,是构成汉字的根本。所以说,汉字是集形、声、义与一体的文化密码,而绝对不会只是一个简单至极的文字符号。之后,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显著增强,世界文化交流中汉学热的持续升温,汉字已经从文字学、文化传播学,进而深入到视觉传达的全新领域。始于2015年10月的首届“汉字之美”全球青年设计大赛自从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启动以来,至今已经举办了两届。作为一项双年展活动,邀约全球青年参与其间,共同感受汉字之美,将汉字文化融入生活、融入美学,汉字字符犹如中华文化的活化石,将现代人与远古文明重新对接,垂后识古,辨今致远,正在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新认识,重新定位,重新开发。一些冷僻稀贵的汉字,诸如“又双叒叕yòu,shuāng,ruò,zhuó”、“火炎焱燚huǒ yán yàn yì”、“水沝淼淼shuǐ,zhuǐ、miǎo,man”、“囧”、“圐圙”等等,逐渐从故纸堆里跃入人们的眼帘。汉字之美,不仅美在其间架结构,美在其形声意像,还有更多更美的文化信息蕴藏期间,等着后人去学习探究深思呢。也许,汉字、汉语、中华文化才如刚刚迈进花烛洞房的羞涩新娘,还没有掀起美丽的盖头来呢。

当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进入这个浩如烟海的汉字、汉语、汉文化当中悠然自乐的时候,亲们,你准备好了没有?是该做点什么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