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攝影小白圍著一個小姐姐能拍點啥

出門拍片吧

大家好,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櫃子一角的鏡頭都快吃灰了,趕緊約個小姐姐出來外拍,這一次就乾脆讓三個攝影小白來獨自拍片,獨自修圖,看看同一場景同一模特能展現怎樣的風格吧。

三個攝影小白圍著一個小姐姐能拍點啥

三個攝影小白圍著一個小姐姐能拍點啥

三個攝影小白圍著一個小姐姐能拍點啥

三個攝影小白圍著一個小姐姐能拍點啥

拍攝設備:索尼A7R3

鏡頭:適馬135mm f/1.8、適馬20mm f/2、永諾 35mm f/2、佳能 50mm f/1.2

轉接環:適馬MC-11

拍攝地點:琴臺大劇院

攝影小白1號

三個攝影小白圍著一個小姐姐能拍點啥

經過一番“黑白配”激戰,1號小白不幸誕生了,當天正值中午2點太陽當頭,雖然秋天的溫度比較適宜,但是頂光是很難拍人像的。

三個攝影小白圍著一個小姐姐能拍點啥

在配合閃光燈也翻車之後,1號小白選擇帶模特走進了小樹林...

佳能50mm f/1.2

三個攝影小白圍著一個小姐姐能拍點啥

小白1號獨白:“作為第一個拍攝的人來說還是很緊張的,一開始也不知道要拍什麼,還是按照習慣從整體拍攝到局部拍攝,所以一開始拍攝了模特的背面照。”

三個攝影小白圍著一個小姐姐能拍點啥

三個攝影小白圍著一個小姐姐能拍點啥

“周圍的樹枝比較繁茂,正好中間又空出了一部分,行成一個框鏡,於是我就讓模特站在此處,讓視線自然集中到模特身上。”

三個攝影小白圍著一個小姐姐能拍點啥

“樹枝不規則的陰影與模特的面部交錯,會有一種美感。”

三個攝影小白圍著一個小姐姐能拍點啥

三個攝影小白圍著一個小姐姐能拍點啥

“模特一開始拍攝都會有一點緊張,所以我想讓她能夠坐下來放鬆一下,在剛坐下來的一瞬間就抓拍了這一張。”

三個攝影小白圍著一個小姐姐能拍點啥

三個攝影小白圍著一個小姐姐能拍點啥

三個攝影小白圍著一個小姐姐能拍點啥

“在第二輪拍攝時,陽光正好落下來,自然光線就不那麼刺眼,這個時候我選擇了以欒樹當背景,利用50mm f/1.2的大光圈把人物從環境中剝離出來。”

適馬 20mm f/1.4

三個攝影小白圍著一個小姐姐能拍點啥

“第三輪我們來到天台拍攝夜景,這個時候利用閃光燈的後簾同步,目的是讓城市的燈光夜景能充分展示,同時模特的主體也能被清晰的拍攝。總的來說模特的情緒很重要,要適當的去引導,讓她在一種不太緊張比較舒適的環境下進行拍攝才能有最好的效果。”

攝影小白2號

永諾35mm f/2

三個攝影小白圍著一個小姐姐能拍點啥

小白2號獨白:“作為第二個出場,我打算選一個最便宜的鏡頭,就是永諾的35mm f/2,心想畢竟是一個經典焦段,也許能大力出奇跡吧。實際拍攝起來發現對焦速度和銳度確實不太給力,有許多照片都脫焦了。”

三個攝影小白圍著一個小姐姐能拍點啥

“而且它的焦外虛化是旋轉的,也有一點奇妙的感覺。”

適馬135mm f/1.8

三個攝影小白圍著一個小姐姐能拍點啥

三個攝影小白圍著一個小姐姐能拍點啥

“然後我就趕緊換上了適馬135 f/1.8的鏡頭,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種強烈的空間壓縮感讓遠景和模特的層次更加明顯,就是人要站的比較遠”

三個攝影小白圍著一個小姐姐能拍點啥

“特別是模特站在臺階上,背後是宏偉的琴臺大劇院,加上傍晚金色的陽光照亮模特的輪廓,這張照片是我比較喜歡的一張。”

適馬20mm f/1.4

三個攝影小白圍著一個小姐姐能拍點啥

“在天台拍攝時,夜景比較好看,不過為了安全起見我也不敢讓模特站在上面,只是倚靠著圍欄。選擇20的焦段本來想展現空間感,但是邊緣畸變太嚴重,所以最後我讓模特把手伸出來,而臉部依舊放在中心,展現鏡頭焦段的優勢,同時讓模特的容貌更自然。”

攝影小白3號

適馬20mm f/1.4

三個攝影小白圍著一個小姐姐能拍點啥

三個攝影小白圍著一個小姐姐能拍點啥

“因為平時用的16-35 f/4廣角鏡頭比較多,所以一開始選擇了適馬20mm f/1.4,想通過廣角鏡頭來表現模特和建築之間的關係。”

三個攝影小白圍著一個小姐姐能拍點啥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懶,廣角鏡頭下模特的面部都比較小了,可以省去很多修飾的部分...”

三個攝影小白圍著一個小姐姐能拍點啥

“在每個人僅有十幾分鐘的情況下拍攝時很緊張的,和模特又是第一次合作,難免會尷尬,在這個時候看到模特不經意的動作抓拍反而會有意外的結果。”

三個攝影小白圍著一個小姐姐能拍點啥

“於是接下來我都嘗試利用一組連拍來選擇合適的畫面,緩解溝通時間短容易尷尬的感覺。f/1.4大光圈下高速快門也能準確的對焦,畫面也很銳。”

三個攝影小白圍著一個小姐姐能拍點啥

“當天運氣不錯,天氣和光線都非常給力,有的時候不拍正臉也能有不錯的感覺。”

三個攝影小白圍著一個小姐姐能拍點啥

“廣角鏡頭的優勢就是特別容易拍出大長腿,琴臺大劇院的建築風格很獨特,配合樓梯是一種橫平豎直的背景,於是就乾脆用黑白色調來規避色彩信息,保留這種線條感。”

三個攝影小白圍著一個小姐姐能拍點啥

“那天平臺中央正好有噴泉,想嘗試一下在夕陽下逆光拍攝,背景有宏偉的建築,噴泉也有一種動態的感覺,依然是連拍抓拍模特的一組動作,我個人比較喜歡這張照片,更有一點生活感。”

適馬135mm f/1.8

三個攝影小白圍著一個小姐姐能拍點啥

“到了晚上在天台上我嘗試選擇適馬135的焦段,自己用長焦特別少,感覺有點翻車了,一是大光圈下長焦讓背景的虛化很強烈,夜景很難收入其中。而且正確的使用閃光燈的後簾同步,導致背景和模特不能全部清晰的顯示。所以乾脆討巧一下,嘗試拍攝剪影,降低人物的暗部,提高對比度,後期背景適量增加一些噪點,讓光源不那麼突兀,模特的側臉輪廓會更吸引視線。”

總結

這就是三個攝影小白的拍攝心路了,沒有計劃的一天,在拍攝的過程中也遇到許多問題,但是讓不同的想法碰撞在一起,也能起到互相學習互相進步的作用,不知道下次有沒有機會再嘗試一下這種隨機拍攝,大家對三個不同風格的照片有何意見和建議都可以一起分享一下!

PS:三個小白都有一個共同的認知:適馬真賊雞兒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