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礎學茶道—怎樣喝茶?煮茶、煎茶、點茶、撮茶

飲茶始於西漢,西漢以來,茶的烹飲方法不斷髮展變化。大體說來至今,有煮茶、煎茶、點茶、撮泡法四種烹飲方法。


煮茶法:

煮茶是一種茶藝,是把茶煮著來喝,煮茶的茶湯,茶湯顏色是品評茶湯的重要標準之一。在品煮茶之前有一個很重要的過程叫:轉碗搖香。


零基礎學茶道—怎樣喝茶?煮茶、煎茶、點茶、撮茶

在中華文明鼎盛的唐宋時期,中國人喝茶就是煮著喝的。茶聖陸羽在《茶經》五之煮中,專門闡述了煮茶的過程。唐宋時代通行煮茶,方法是先把茶葉碾成碎末,製成茶團,飲用時把茶搗碎,加入蔥、姜、桔子皮、薄荷、棗和鹽等調料一起煎煮。還有把茶葉碾成碎末,羅細,然後沖水將茶末調成糊狀喝下,因而叫做"吃茶"。

零基礎學茶道—怎樣喝茶?煮茶、煎茶、點茶、撮茶

有詩云:"銚煎黃蕊色,碗轉麴塵花。"正所謂相由心生,不同的人或不同的狀態轉碗搖香後的湯花完全不同,總體湯花分為和諧型與不和諧型,其實這也是對人當下狀態的反應。

零基礎學茶道—怎樣喝茶?煮茶、煎茶、點茶、撮茶

煎茶法:

煎茶法不知起於何時,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發明的製茶工藝。唐代陸羽《茶經》始有詳細記載如今,日本的煎茶道保留了中國煎茶道的精髓,並在此基礎上發揚光大。

零基礎學茶道—怎樣喝茶?煮茶、煎茶、點茶、撮茶

按陸羽《茶經》所述,唐時人們飲的主要是經蒸壓而成的餅茶,在煎茶前,為了將餅茶碾碎,就得烤茶,即用高溫"持以逼火",並且經常翻動,否則會"炎涼不均",烤到餅茶呈"蝦蟆背"狀時為適度。

零基礎學茶道—怎樣喝茶?煮茶、煎茶、點茶、撮茶

烤好的茶要趁熱包好,以免香氣散失。至餅茶冷卻再研成細末。煎茶需用風爐和釜作燒水器具,以木炭和硬柴作燃料,再加鮮活山水煎煮。

零基礎學茶道—怎樣喝茶?煮茶、煎茶、點茶、撮茶


煮水時,當燒到水有"魚目"氣泡。"微有聲",即"一沸"時,加適量的鹽調味,併除去浮在表面的黑水膜,否則"飲之則其味不正"。

零基礎學茶道—怎樣喝茶?煮茶、煎茶、點茶、撮茶

接著繼續燒到水邊緣氣泡"如湧泉連珠,即"二沸"時,先在釜中舀出一瓢水,再用竹筴在沸水中邊攪邊投入碾好的茶末。如此燒到釜中的茶湯氣泡如"騰波鼓浪",即"三沸"時,加進"二沸"時舀出的那瓢水,使沸騰暫時停止,以"育其華"。這樣茶湯就算煎好了。

零基礎學茶道—怎樣喝茶?煮茶、煎茶、點茶、撮茶

同時,主張飲茶要趁熱連飲,因為精華浮上,茶一旦冷了,精華就消失了。書中還談到,飲茶時舀出的第一碗茶湯為最好,以後依次遞減,到第四五碗以後,如果不特別口渴,就不值得喝了。

零基礎學茶道—怎樣喝茶?煮茶、煎茶、點茶、撮茶

與煮茶法不同之處:煮茶法中茶投冷、熱水皆可,需經較長時間的煮熬;煎茶法只是在水二沸時投入“茶末”煮。

點茶法:

點茶是唐、宋代的一種煮茶方法。是古代沏茶方法之一。它可以在二人或二人以上進行,但也可以獨個自煎(水)、自點(茶)、自品,它給人帶來的身心享受,能喚來無窮的回味。

零基礎學茶道—怎樣喝茶?煮茶、煎茶、點茶、撮茶

和唐代的煎茶法不同,點茶法是將茶葉末放在茶碗裡,注入少量沸水調成糊狀,然後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時用茶筅(xiǎn)攪動,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零基礎學茶道—怎樣喝茶?煮茶、煎茶、點茶、撮茶

一手點茶,通常用的是執壺往茶盞點水。點水時,要有節制,落水點要準,不能破壞茶麵。與此同時,還要將另一隻手用茶筅旋轉打擊和拂動茶盞中的茶湯,使之泛起湯花(泡沫),稱之為"運筅"或"擊拂"。

零基礎學茶道—怎樣喝茶?煮茶、煎茶、點茶、撮茶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注水和擊拂是同時進行的。所以,嚴格說來,要創造出點茶的最佳效果:一要注意調膏,二要有節奏地注水,三是茶筅擊拂得視情而有輕重緩急的運用。只有這樣,才能點出最佳效果的茶湯來。這種高明的點茶能手,被稱之為"三昧手" 。北宋蘇軾《送南屏謙師》詩曰:"道人曉出南屏山, 來試點茶三昧手"。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零基礎學茶道—怎樣喝茶?煮茶、煎茶、點茶、撮茶

茶道為日本人提供了另一個世界。這裡禁止戴手錶,也沒有鍾;這裡不許談論金錢、女色、生意,不許說長道短,話題僅限於藝術自然。

零基礎學茶道—怎樣喝茶?煮茶、煎茶、點茶、撮茶

日本的茶道,興盛於群雄爭霸的戰國時代,它的起源與發達幾乎與日本的武士道同步。這種"茶與刀"互補的現象,從一個角度深刻地揭示了茶道的文化內涵。

零基礎學茶道—怎樣喝茶?煮茶、煎茶、點茶、撮茶

對於日日征戰,生命朝不保夕的武士來說,寧靜的茶室是他們心靈的綠洲,在這裡他們可以忘卻戰場的廝殺,生死的煩惱。統治者看到茶道的神奇功能,武將出徵時,經常在陣地前沿舉行茶事,鼓舞士氣。武士們上陣廝殺之前,有一碗茶墊底,就能消除內心的緊張與狂亂。

零基礎學茶道—怎樣喝茶?煮茶、煎茶、點茶、撮茶

點茶的過程,其莊嚴的程度不亞於牧師主持一場小型宗教儀式。在這個過程中,喝茶本身彷彿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喝茶的形式。

零基礎學茶道—怎樣喝茶?煮茶、煎茶、點茶、撮茶

其中擦拭茶具特別重要。在沏茶之前,主人要擦拭所有茶具,擦拭之前,還要先進行絹巾的操演,主人從腰裡拿下白色的絹巾,仔細打量一番,折成三角形,再折小,然後開始擦拭茶罐,擦完茶罐後擦茶勺,橫擦一次,豎擦兩次;接下來擦清水罐;最後擦茶碗,其程序是:先用熱水清洗,然後用絹巾擦乾,擦三圈半,最後將茶碗的正面轉向自己一方。

零基礎學茶道—怎樣喝茶?煮茶、煎茶、點茶、撮茶

日本人的性格像颱風,具有"忍從"與"發作"的雙重性,而茶道為日本人提供了一個獨特的精神安樂窩。

撮(cuō)茶法:

明代是我國茶葉“創新採製”“開創千古飲茶之風”的改革年代。朱元璋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下令廢團茶為散餘,推動了散茶發展,名茶輩出,飲茶由點茶改為泡茶。泡茶程序簡化,飲茶工具減少。明代全葉沖泡飲茶法非常簡單,抓一撮散茶放在壺中或杯中,沸水一衝即可飲用,所以明代的泡茶法也叫“

撮茶法

零基礎學茶道—怎樣喝茶?煮茶、煎茶、點茶、撮茶

唐五代主煎茶,宋元主點茶,撮茶法(泡茶,也可以叫淹茶)直到明清時期才流行。朱元璋罷貢團餅茶,遂使散茶(葉茶、草茶)獨盛,茶風也為之一變。散茶代替龍團鳳餅,炒茶工藝逐漸流行,六類茶類開始逐步確立。今日流的泡茶法也多是明代撮泡的延續……

更多精彩內容,我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