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學業規劃方法解決困擾高中生的四類問題

學業規劃測試是為幫助學生完成學業規劃服務的,其主要的作用幫助學生和家長了解學生的個性化特點,引導學生建立自信,最終實現目標達成。李鴻亮老師在多年諮詢中發現學生在中學階段常見的問題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下四類:

第一類:厭學,缺乏興趣和自信心

1.成績下降很快,一路高開低走

2.偏科嚴重,對某些科目很排斥

3.喜歡玩遊戲、上網、看小說和漫畫、聊天甚至發呆

4.無法集中精力,一學習就犯困,出工不出力

5.大量的補課,花費不菲,但收效甚微

6.突擊式學習,平時不學習,臨時抱佛腳

7.沒有愛好,除了上學整天宅在家裡

8.興趣廣泛,就是對學習沒興趣

9.缺乏自律性,一切都需要督促,被動學習

10.缺乏自信心,認為自己不是學習的材料

第二類:焦慮,缺乏與家長的溝通

1.平時交流沒有問題,父母一說到學習就翻臉

2.和其他人和顏悅色,對父母冷若冰霜或者怒目相向

3.有什麼話不和父母交流,沉默寡言,冷漠厭世

4.認為父母什麼也不懂,觀念陳舊

5.認為父母是管理者,成天看著自己,沒有起碼的自由

6.認為學習是給父母學的,父母對成績的追求貪得無厭

7.認為自己長大了,自己的事情自己辦

8. 認為不管自己的家長是好家長,誰管誰是壞人

9.考大學一定去外地,離父母越遠越好

10.敷衍了事,和家長承諾的事情往往做不到

第三類:迷茫,缺乏明確的理想目標

1.沒有興趣和愛好,有的愛好也是父母和老師不讓做的

2.不瞭解大學的情況,不知道各個專業都學什麼,對應什麼職業

3.不知道學習是為了什麼,不想成為考分機器

4.對職業和人生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沒有信心,畢竟接觸的少

5.不想離家太遠,怕自己不適應全新的生活環境

6.缺乏對外界的基本認知,對其他城市不瞭解

7.不知道自己將來能幹什麼,不想挨累,還想賺得多

8.不懂得生涯規劃的作用,覺得和算命差不多,就是騙錢的

9.覺得上大學沒有用,現在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的太多了

第四類:脆弱,缺乏抗干擾能力

1.周圍同學不學習,老師管得松,於是自己也不學習

2.家長和老師一否定自己,情緒就變得消極,學不進去

3.覺得自己在某些科目的學習上沒有天賦,不是學習的料

4.忍不住不上網,不聊天,一天不碰手機就失魂落魄

5.要面子,同學有了什麼好的東西,自己也想有,除了成績

6.自律能力差,不能按照學習計劃學習和複習

7.通過看小說、玩遊戲來打發時間,減輕內心的惶恐

8.偏科,只願意學擅長的學科和喜歡的學科

學業規劃測評的主要作用就是解決上述問題:

l 可以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的近期和遠期目標、提高學習興趣、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l 可以瞭解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優勢和特長,提高自信心,緩解情緒焦慮,改善人際關係,提高抗挫折能力,喚醒心靈力量,給孩子身心發展提供正能量;

l 可以指導學生和家長換位思考,改變溝通方式,改善親子關係;

l 可以幫助考生梳理中高考升學路徑,找到適合的大學和專業,為未來職業生涯提供初步規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