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曠日持久的大和解:爸媽,我曾以為不優秀就不配得到你們的愛

01 父母的愛是有條件的嗎?

在我小時候,“好孩子”的必帶屬性是讀書好。如果一個孩子能說會道,可是成績不行,還是不會被認可,老師和家長會說,“你看誰誰誰,人家一回家就看書,你能不能學一學?”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很慶幸父母很少拿“別人家的孩子”來做對比,但讓我困惑的是,雖然是獨生女,但是想要得到父母更多的愛,必須成績好,一旦成績下滑,父親立刻會表現出失望和嫌棄,我甚至感受到一種“你將失去我的愛”的態度。

我不太明白,到底父母愛的是我,還是成績好的我?愛是有條件的嗎?

這對一個孩子來說,是很可怕的。

沒有人願意獨立存在,尤其是孩子,渴望父母的認同和愛。不難發現,人格不健全的成年人或罪犯,往往是在年幼時,缺少家庭的關愛。

美國資深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博士說,“人類屬於群居動物,如果被排除在親密夥伴的支持和關懷之外,對許多人來說都是非常悲慘的遭遇。”終此一生,每個人都在尋找認同和愛。

但是,只有優秀的人,才能獲得認同和愛嗎?

一場曠日持久的大和解:爸媽,我曾以為不優秀就不配得到你們的愛

02 你敢不敢不優秀?

當我們發現,父母的行為背後有一種“優秀的孩子能得到更多愛”的暗示後,渴望愛與關注的孩子,就被困在了父母的評判標準中了。

雖然,這並不一定是父母的本意,但是孩子有自己的理解,一旦把父母的愛和自己的成績好壞聯繫起來,我們的行為,就會因此而改變。

為了得到愛,我們不敢不優秀。

不少人秉持著“只有優秀才值得被愛”的慣性思維,一路往前衝,以為越優秀,就會得到更多的認可與愛。

成為父母的好孩子,學校的好學生,公司的好員工,社會中的好人......這看上去沒有錯,但是,尋找認同的前提是,有一定的自信和自尊,而不是收集所有人的認同。

如果僅僅是為了“認同”而把自己變得更好,那麼導致的結果是:工作後,把同事和老闆的認可作為評價標準;結婚後,把另一半的認可作為評價標準…...

在不斷變化的“標準”中,我們終將迷失自己。一旦得不到他人的認同,自我就會崩塌。

畢竟,別人眼中的“優秀”並不等同與你眼中的“優秀”。

為什麼要把幸福建立在別人的評判之上呢。

所以,歸根結底,我們只需要做出一個選擇:迎合別人的價值觀,還是建立自己的價值觀?

這就像一個開關,我按下了那個開關,獲得了成長--我努力成為更優秀的人,但我也可以接受自己不夠優秀。

自此,小時候的心結,終於化解了。

一場曠日持久的大和解:爸媽,我曾以為不優秀就不配得到你們的愛

03 家,不是講理的地方

原央視主持人白巖松,在分析家庭教育時說,父母對你的要求步步緊逼。考了98分,問你“那兩分丟哪兒啦?”當我們終於揚眉吐氣考了100分,爸媽又說,“你有什麼可驕傲的呀,人家小明都考了3次100分了。”

雖然是調侃,但是父母曾經的嚴格要求,造成了這樣的局面:我們總是追求更好的結果。

我的確在父母的影響下,成為了對自己要求嚴格的人,也因此變得更專業,但追求更好更優的同時,我發現了一個新的問題:我會詬病別人不高效、不專業,用自己的“正確”和“有效”去衡量父母和其他人。

現在我反過頭來,成了評判父母和家人的人,就像小時候,他們要求我們考得更好一樣。

我們想要找到最合理的解決方法,但別人也有自己的方法,哪個更好呢?

我並不是一個人。心理諮詢師和作家連嶽,多年回答讀者提問,一個讀者有過同樣類型的困惑。

讀者的弟弟娶媳婦,由於是異地,女方家屬提出迎親之後,男方要把女方的家人送回到家門口,開車大概3小時,這樣才體面。而男方家屬認為,幫他們提早買好高鐵票,到時候送到高鐵站也是盡了禮數,是最符合經濟學的辦法,這樣才高效。

但是提問者更看重高效,所以,問題來了,這事兒應該怎麼辦。

追求高效的我,完全贊同男方家人的處理方式,像習題集中的“參考答案”那麼正確。但連嶽說的一句話,改變了我對“知識”和“正確”的認知。

他說,“一個人的知識與智慧,主要是用來提升自己的生活,不是用來顯示正確以強迫他人。”

我們追求完美,找到“對的”、“好的”答案,但是,把自己認為的正確,拿來說服他人,實際上是一種自戀。尤其在以上的情況中,討論的重點不是哪個方法更好,而是怎樣讓對方覺得體面,這是遠比追求高效重要的。

這就是小時候,父母教給我們的人情世故。 我們學了知識,卻不懂人情世故,只會做出正確而冷冰冰的決定。

家不是用來講理的地方。

一場曠日持久的大和解:爸媽,我曾以為不優秀就不配得到你們的愛

04 最終,我們與自己和解,與父母和解

小時候,我想不明白,父母對我的愛,是不是有條件的,是不是不優秀的我就不值得被愛。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我明白了,要建立自己的價值觀和自我完整性。

剛進入社會時,我終於可以像父母那樣做判斷,但是過度追求正確,讓我不再可愛。反思的過程中,我明白了,小時候父母教給我們的人情世故,是知識背後的智慧。家,不是講理的地方。

現在,和父母的相處中,越來越理解他們的同時,會越來越多的發現他們身上的問題,但我們不會去評判他們,而是把他們當做一面鏡子,提醒我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成長是一個認清現實、依然熱愛現實的過程,接受自己的不夠優秀,也接受父母的不夠優秀。

最終,我們與自己和解,也與父母和解。

一場曠日持久的大和解:爸媽,我曾以為不優秀就不配得到你們的愛

作者介紹:海小倫,悉尼大學傳媒學碩士。閱讀愛好者,非職業書評人,通過閱讀認識自己、認識世界。關注個人成長和人際情感,陪你共讀,陪你共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