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故鄉伊犁的家常味,逍遙鎮胡辣湯

二零一九年八月十五中秋節難得放假,一個人吃飯幾天沒逛菜市場的我,專程跑了一趟伊犁最大的菜市。最近會在家門口新開的一家小型平價超市買菜,店面不大半地下,但菜新鮮還便宜,老闆是甘肅人一張嘴一口洋芋蛋蛋味,卻很是受用,菜一到下午馬上打折處理,每天的菜都非常新鮮!以至於很久沒有到大菜市場去了!

在第二故鄉伊犁的家常味,逍遙鎮胡辣湯

剛走到半地下平價超市門口,樓上就是一家河南周口老鄉開的早餐店,早餐正宗逍遙鎮胡辣湯配油饃頭,那叫一個好吃,胡辣辣的湯裡透著牛肉香油饃香,便宜實惠,即過癮還解饞!

早餐除了有逍遙鎮的胡辣湯還有豆腐腦,有事沒事,不想做飯的時候就會去吃上一碗,喜歡吃裡面的花生豆、木耳和黃花菜,還有那個手洗的麵筋,最主要的是那個胡辣辣的味道讓你吃一口就記住它了!

記住它不是光因為它好吃,而是它在我的記憶裡有著特殊的意義和味道,我雖然是河南人但不是逍遙鎮的,離逍遙鎮雖然沒有十萬八千里,但隔著黃河也有個七八百里,沒有直達的火車顛來倒去的搭車也要一天時間才能到!

小時候奶奶做的胡辣湯媽媽洗的麵筋

小時候沒有什麼特別好吃的,但每一樣普普通通的家常菜,想一想都能讓人回味無窮,意猶未盡,口水都流出來了。比如春天放學時上樹擼的榆錢、柳絮,榆錢拌點白麵玉米麵一蒸,蒜汁香油一拌;嫩嫩的柳絮用開水一淖,小蔥涼拌,老爸的下酒菜有了,再配一碗老爸最愛吃的糊塗麵條,涼拌朝天椒,那老爸至少要吃兩碗飯,這是我小時候最不喜歡吃的飯,放學回來看到是這個飯我總是想方設法的少吃點,還要多撿點花生豆,但現在想想這些絕配都會流口水。記得去年冬天回家,居然吃上了老爸春天凍在冰箱裡的柳絮,和他親手做的糊塗麵條配小辣椒。

我是七零後,小時候物資短缺,手洗胡辣湯已經要比糊塗麵條高一個檔次了,米飯炒菜不常吃,經常都是饃饃和麵條較多,撈麵條、湯麵條、糊塗麵條,好在撈麵湯麵大部分都是手工面,現在想想吃手工面應該也是特殊待遇了!更不要說手洗胡辣湯了,胡辣湯難就難在手洗面筋和配料上!

在第二故鄉伊犁的家常味,逍遙鎮胡辣湯

上小學時有一天中午放學回家,媽媽洗了一塊麵筋洗了一大盆面水,泡了花生米、黃豆、金針菇,還有一塊幹海菜,放學回來飯還沒做好,老媽不會做胡辣湯,也是第一次做,把住在附近300米開外的奶奶請來了,奶奶教媽媽洗面筋,兩人還炸了一拃長的油條,我記憶中也是第一次吃胡辣湯,油咋豆腐、雞蛋代替了現在的牛肉,少了濃濃的胡辣味,多了清淡的家常味,但是那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胡辣湯,若是機器壓的乾麵條,平常只吃大半碗的我,那天吃了三碗,裡面有奶奶的味道,有媽媽的味道,有家的味道!

奶奶現在已經過世了,小時候最喜歡吃她做的飯,她和爺爺兩個人住在馬路邊上的兩間房子裡,對面就是鑄鐵廠,奶奶一個星期的飯從來不重樣,我放學喜歡到鑄鐵廠門口和小夥伴們玩,她做了好吃的總是先招呼我:春天裡的野菜包子,包的小餃子一口一個,茄子大蔥白餡的餃子能吃出肉味來;大夏天的烙饃卷菜綠豆湯,炸柿魚子;大冬天的記憶最深的居然不是白菜豬肉燉粉條,而是小火清燉大白菜放幾顆蝦仁!放在以前的煤火爐上幾個小時,濃濃的白湯,再也找不到兒時的味道了!就像老爸說六零年鬧饑荒時,白菜疙瘩的那個香甜味再也找不到了!同樣的做法也吃不出原來的香甜了!

唯一能尋到的一絲絲痕跡就是這胡辣湯了!它不像糊塗麵條必須配爸爸醃的小尖椒那麼辣,也不像大米炒菜、包子、麵條那樣天天可以做主食,它就是那樣胡辣辣的火熱,像極了生活裡的熱情,不是天天必須,但是不可或缺,時不時的來一碗,生活是大大的滿足!

男朋友的老家周口正宗逍遙鎮胡辣湯

吃到正宗的逍遙鎮胡辣湯那還是大學畢業以後,第一次去到周口王集鄉男朋友也是後來的老公家,集市上的那一碗胡辣辣的味道讓我記住了它,那時候已經很能吃辣了,而這種胡辣跟辣椒的辣又是不同,透著一股熱火朝天勁,又不像朝天椒辣的人直冒汗,是一種溫柔的辣!就像女人的撒嬌和蠻橫,雖然她懟人,卻是懟的人心裡直癢癢的想心疼她,心疼完了,嘴裡就剩牛肉的香和著胡辣辣嘴的過癮了

在第二故鄉伊犁的家常味,逍遙鎮胡辣湯

那時候男朋友的家可真是窮呀!窗戶上連個窗戶紙都沒有,我到那就生病了,大夏天的拉肚子,我想要是到冬天可怎麼過呀!婆婆說她們家兩個兒子,家裡的這些破屋舊瓦不值錢也不用掛念!結果兒子一下子跑到了大西北,她也來過兩三回,來一次就想方設法鬧著讓兒子和她一起回老家,最後一次來住的時間最長!住了六七年還惦記著家裡的幾畝地和都在老家的二女兒、小兒子,七大姑八大姨都是她惦念的對象!

婆婆當初願意留下也是因為這逍遙鎮的胡辣湯讓她感覺到有家鄉的味道了吧!這裡的胡辣湯店還是她在的時候最先發現的,店主是她們地方上的老鄉,去吃的常客自然老鄉們也就很多。有一次婆婆又悲春傷秋的不肯吃飯,說讓我們和她一起回家種地,說這裡的人都是三貓六眼大鼻子,長的都不像好人,一套老小孩理論讓人哭笑不得,那時候正值暑假,開學女兒剛上五年級,兒子上一年級,她剛從老家來害怕她走丟,就讓兩個孩子陪著她,兩個孩子只顧著玩了,一不留神老太太走丟了,這可把人急壞了,發動全員尋找,最後就在這家胡辣湯店找到的人!正喝著胡辣湯和店主嘮家常呢!那時候這家店還在早市中央,現在伊犁天天一級預警,早市也撤了!店面就搬到了現在的這個地方!

這家店是正宗的逍遙鎮胡辣湯味,是胡辣辣的生活的味道!比家常味的胡辣湯又口味重了一點!

第二故鄉伊犁讓我最難忘的一碗胡辣湯

伊犁是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本地人口不多,大部分都是置邊或外遷進來的人口,所以各個省都能在當地找到自己家鄉的小吃,更何況當地還有那麼多美食,要想記住這一味也不容易,怎麼就單單的記住它了呢?

在第二故鄉伊犁的家常味,逍遙鎮胡辣湯

真正記住這碗胡辣湯的味道,那還是在伊寧市火車站的早晨,那年跟隨旗袍隊到香港去表演,來去坐的是火車,回來時正好趕到早上五六點,天還不亮,火車上一路都沒吃好,到香港吃的也不合口味,伊犁一下火車就想著先找個地方吃飯。

火車站裡只有一家飯店,裡面是剛畢業的兩個大學生,早餐就是胡辣湯、小米湯,油條和蔥花餅!一月份的伊犁早晨清冷,當時飢腸轆轆就要了一碗胡辣湯,半個蔥花餅!

一碗胡辣湯下肚暖和多了,慢條斯理的撕著蔥花餅就是為了等天亮一點有車了再走,再來半碗胡辣湯,渾身熱乎了,那胡辣辣的熱情勁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裡,再提起胡辣湯我一定首先想到了這家的!因為天黑什麼也看不見,只是順著亮光摸過來的,外面掛的到底是不是逍遙鎮胡辣湯的牌子不得而知!但那一碗胡辣湯的味道是得了真傳的,以後再也沒專門去吃過,家門口這家倒是經常光顧!

菜市場備料,親自下廚自制胡辣湯

中秋節,有一段時間沒逛菜市場的我,專門來菜市採購,走過蔬菜平價超市,走過逍遙鎮胡辣湯店,一路向西,一進菜市場大門,各種新鮮水果、小吃、蔬菜都開始向我招搖,粉嘟嘟的阿克蘇糖心大蘋果;一串串紫的綠的葡萄,庫爾勒的香梨,南方的芒果,榴蓮……大紅包裝的月餅…

在第二故鄉伊犁的家常味,逍遙鎮胡辣湯

最有生活氣息的菜案子前,擠滿了過節買菜的人,一個大媽正往袋子裡裝著蓮藕,手上已經斬獲了豆角、辣子、西芹、西紅柿,老伴手裡還拎著只北京烤鴨,將最後兩頭蒜塞進袋子裡之後,左右看看佔滿的雙手,臉上露出勝利的笑容,像打了勝仗的將軍,招呼老伴擠出人群。

我也無心戀戰,看看西邊的魚,活蹦亂跳,濺了滿地的水花;瞧瞧東邊的蟹全被五花大綁;再瞅瞅北邊青菜攤上的西葫蘆、小白菜,金針菇、海帶、豆腐,選了半斤牛肉,最後南門挑了兩斤花生米,調料行專門選了做胡辣湯的重要輔料胡椒粉,準備回家做一碗家常味的胡辣湯!

#無條件寫作日線上命題寫作,第1名可獲得1萬元現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