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吉思汗祭典

成吉思汗祭典是蒙古族祭奠成吉思汗的習俗,最早始於窩闊臺時代,到忽必烈時代正式頒發聖旨,規定祭奠成吉思汗先祖的各種祭禮,使之日臻完善。現今鄂爾多斯伊金霍洛的成吉思汗祭典,就是沿襲古代傳說的祭禮。成吉思汗祭祀一般分平日祭、月祭和季祭,都有固定的日期。專項祭奠一年舉行六十多次。祭品齊全,皆供整羊、聖酒和各種奶食品,並舉行隆重的祭奠儀式。每年陰曆3月21日為春祭,祭祀規模最大、最隆重。各盟旗都派代表前往伊金霍洛成陵奉祭。

2006年5月20日,成吉思汗祭典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吉思汗祭典

成吉思汗銅像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吉思汗祭典

金殿祭祀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吉思汗祭典

成吉思汗雙駿(吉勞白馬)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吉思汗祭典

溜圓白俊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吉思汗祭典

寶日溫都爾聖奶桶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吉思汗祭典

擠九十九匹白馬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吉思汗祭典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吉思汗祭典

灑奶(祭天儀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