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華:信仰來自《與神對話》這本書

在那段時期,就個人、事業與情緒而言,我是處於很不快樂的狀態中,我的人生在所有層面上都象是失敗了似的。由於多年來我一向習於將我的思緒寫成信(通常是永不寄出的信),所以,這一天,我又拿起了我忠實的黃色便筏紙,開始傾瀉出我的感受。

這一次,我想,與其寫信給另一個我想象曾欺騙過我的人,不如直接訴諸本源:直接去找最會欺人額那一位。我決定給神寫封信。

那是一封含著嗔恨與激憤的信,充滿了惶惑、扭曲、責難,以及一大堆憤怒的問題。

劉德華:信仰來自《與神對話》這本書

我的人生為什麼事事不順?我到底得做什麼才能讓它順?為什麼我無法在親密關係中找到快樂?是否我永遠也不會有夠用的錢?最後——且最終要的——我到底做過些什麼事,活該要有如此不斷掙扎的一生?

令我驚訝的是,當我潦草地寫完我的怨苦及無法回答的問題,準備將筆扔到一邊時,我的手卻仍然懸在紙上,好像被什麼看不見的力量扶著似的。突然,筆開始自己移動起來。我全然不知道將要寫些什麼,但似乎有了一個想法,所以我決定順著它,寫出來……

你是真的想要這所有問題的答案呢,還是隻是在發洩?

我眨了眨眼……然後我的大腦出現了一個答案。我將它寫下來。

兩者皆是。當然,我是在發洩,但如果這些問題有答案,我寧可下地獄也想聽聽看!

你對許多事情都是“寧可下地獄”,為何不是“寧可上天堂”呢?

劉德華:信仰來自《與神對話》這本書

以上是該書的開篇,具體是哪本書,容我先賣個關子,我只說這是劉德華有空沒空都會看的書,這是他極力推薦的書。

劉德華, 唱歌,電視,電影,三棲明星,演員。我們都知道娛樂圈更新換代極其快,我們小時候喜歡的明星現在可能連消息都得不到一點,小時候我們看到的巨星,現在可能表現平平接不到戲,甚至沒有多少粉絲,但有這麼一個人,唱歌唱了幾十年,依然紅火,他就是劉德華。

娛樂圈(其實哪都一樣,只要有利益)中蠅營狗苟,爛得不能再爛,只有極少數人,沒有緋聞,一心一意發展事業,經常做善事,很明顯劉德華就是這樣一個人。

我們都知道劉德華曾經的努力,唱歌天賦一般,被黃霑說這小子不行,愣是量變到質變,唱到行,演戲從一開始沒有資源,通過他不斷的努力,和人格魅力得到很多大牌明星的推薦,漸入佳境。我們都知道劉德華這個人幾乎有些完美,行事,人品,目前看來挑不出毛病,我們也都知道,這個人內心很強大,強大到無論何事都不能夠擊垮他,但我們不知道的是,究竟是什麼讓他的內心如此強大。

今天這個話題看起來似乎跑題了,但實際上並沒有,每個內心強大的人都會有自己的原則和信仰,比如海瑞,剛正不阿就是他的處事風格和信仰,這種信仰厲害到罵了皇帝還能安然無恙,比如王陽明,心外無物,這就更加變態,再比如印度有苦行僧一隻手臂一舉就是幾十年,變態得不似人。所以劉德華必然有其信仰,或者說,能在娛樂圈中潔身自好的人必定都有其信仰和處事風格。

恰巧,劉德華極力推薦的一本書就是講究信仰的——《與神對話》。這本書是美國的暢銷書,在中國賣的也不錯,但提起來,名氣好像不怎麼大,如果我說另外一個視頻,大家估計就都知道了——電影《秘密》。

朗達拜恩的《秘密》三部曲後於《與神對話》發出,二者所說一脈相承,說的都是一回事。所不同的是,《秘密》有斷章取義的嫌疑,而《與神對話》則比較原版,也比較複雜和生澀。

這本書有很多理念,都可以說是令人歎為觀止,刷新世界的,但終其多部著作,作者一直在探討幾個問題。

劉德華:信仰來自《與神對話》這本書

我是誰,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這幾乎是無解的幾個問題,也是無窮無盡的問題,因為每個人的想法和答案都不一樣,所以值得一看,也值得討論,和自我反思。

《與神對話》有點類似於成功的書籍,但你要認為看了就能成功就想多了,需要練就一顆大心臟,再付出努力才行,他只是告訴你集中精力,努力的動力何來。

舉幾個例子,劉德華自然是,勤勤懇懇一輩子,心臟強大得很,郭德綱,當年被安徽臺耍猴一樣丟到大街上的玻璃罩子裡出盡洋相,郭德綱之所以能忍,就是知道他要什麼,在相聲行業幹了十來年一直不掙錢堅持下來,就是想要成為他想成為的人,蒼井空,被查出不孕不育,人家想著要小孩,把一切負面情緒拋棄,一心去解決懷孕的問題,結果雙胞胎降生。

其實,我們每個人在有意無意之中都在運用這個原理,我們每個人骨子裡都知道,都懂得,只不過沒有整理成為系統,只不過別人先寫出來了,所以才有共鳴。

劉德華:信仰來自《與神對話》這本書

我舉的這幾個例子只在說明類似的運用,和一顆大心臟是怎樣煉成的,多咱把玻璃心煉成金剛石,也就差不多了,至於各位想看看別的明星的例子,可以自行查找,當然也有許多反面教材,剛火了個把年,掙兩個錢不認識自己是誰的這種人,很快就消失在大家的視野中,至於是誰還用我說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