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市場中的新打法,不良資產決勝之道

不良資產問題,一直是困擾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大問題。

近年來,監管的加嚴以及政策的調控,不良資產行業逐步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現階段集中消化國內不良資產進入強勢發力期。

數萬億規模的不良資產市場,也吸引了越來越多投資者和機構的入場,誰能夠解決不良資產處置的關鍵難題,誰就能分到最大的一塊蛋糕。

老市場中的新打法,不良資產決勝之道

不良資產的清收很重要,但又充滿了難度。

通常說來,不良資產的性質不同,處置的方法也就不同。

國家處置不良資產的方式主要是以債轉股、資產證券化、資產重組和打包銷售等。但就個人、企業主和投資者來說,大多采取收包轉售、訴訟清收和法拍等直接獲取收益的方式。

然而橫亙在不良資產清收的三大難題,成了老賴們的保護傘,面對債務人失聯、債務人轉移資產或者無可執行財產三大難題,債權人只能望洋興嘆。

實際的案例中,老賴要是想不還錢,有千萬種能夠手段逃脫追責。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許多的情況下,債權人很難能夠簡單且正面清查出真正隸屬於債務人的房產、車輛和土地等大眾熟知的常規資產。

即便有理有據可以上訴成功,倘若債務人失聯或者無可執行財產,那麼就算是律師其實也束手無策。更何況很多情況下都是債務人精心謀劃刻意逃避債務的套路局。

之前有一個報導肇事撞人的事件,患者家人索要賠款無果,為了支付高昂的醫療費用已經花光了積蓄,兩年多後被撞者不幸離開人世,而肇事司機則正是利用這段時間完成了資產轉移,因為他們知道醫療費用是一個無底洞,只等傷者去世便可以減少賠償。而過程之中患者家屬進行追償,債務人還爆出“我就是人品有問題,讓法院判我幾年好了”這樣的驚人之語,不可不謂是史詩級老賴。

另外我們公司之前也接手過一個案子,債務人知道公司經營不下去了,於是拿公司土地等固有資產從銀行大量貸款,事後也不還錢,任憑處置抵押資產,但是有些固有財產不單清場困難,而且一堆債權人圍著清收,並不是一定能分到。尤其在不良資產處置過程中,有的債務人還會說:“當時銀行打多少折讓我回購我都沒想要,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

人外人,天外天,畢竟一山還有一山高。

既然存在具體問題,那也就能針對性的尋找解決方案。

我們公司過去承接了不少不良資產調查方面的委託,在該領域也取得了一些實實在在的成績。

回顧總結不良資產處置的難點和重點,不良資產清收解決三大難題最核心的地方在於:

一是鎖定債務人或擔保人的當前位置、活動軌跡和聯繫方式等;

二是找到債務人或擔保人的可執行財產、隱匿資產以及關聯資產;

三是通過有限線索像滾雪球一般獲取更多有用財產信息,為客戶制定清收策略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撐。

公司已經形成了豐富的案例庫,依託於專業的情報分析師團隊和大量的實戰經驗,幫助很多客戶和機構解決了問題。

比如我們的情報分析師僅僅通過客戶所提供的債務公司名稱和債務人身份證,層層分析,步步深入,抽絲剝繭,找到了債務人公司轉移資產的線索,成功地證明了公司法人人格混同,依法追償其連帶責任,維護債權人權益。

不過其中類似業務範圍相同、財務混同、人員混同、經營地址相同、工商聯繫方式相同和對外宣傳資料描述相同等等案件的要點,都是明面上和工商信息很難查找到的,需要專業情報分析師運用其知識和技術,多渠道求證研判,才能準確獲取精確可靠的信息。

分享一個小方法,有一個案例中,我們的情報分析師通過小語種關鍵詞的方式,發現境外有一家公司和債務人公司名字類似,並且經營業務一致,最後還費了好大一番功夫,拿到了該公司的工商註冊文件,發現這家公司的股東是債務人和其兒子,最終證明債務人有在境外設立公司進行資產轉移。

此類運用開源網絡情報技術處置不良資產的方式,需要情報意識、情報思維、情報的工作方法來支撐,同時也要與技術、經驗、方法、技巧和智慧的融合,最終才能解決問題,達成所願。

過往實踐過程中所積攢的大量成功案例,也充分證明開源網絡情報技術在不良資產處置方面的應用,尤其是在商債清收方面,開源網絡情報技術更是發揮出前所未有的功效。

開源網絡破局不良資產,老市場中的一種新打法,不良資產的三大難題不再是問題。

點擊頭像,點個關注,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