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管理層董事會考核:考核內容、考核組織、結果應用(附案例)

關注【本頭條號】更多關於企業管理、員工激勵、薪酬制度、績效激勵等內容免費與你分享!私信

資料送您關於員工管理、績效薪酬的乾貨視頻。

精彩回顧:

關鍵業績指標的選取

關鍵業績指標主要從《部門關鍵業績指標庫》中選取。部門關鍵業績指標庫的創建、使用、指導部門為人力資源部。關鍵業績指標的選取程序如表所示。

公司管理層董事會考核:考核內容、考核組織、結果應用(附案例)

公司管理層董事會考核:考核內容、考核組織、結果應用(附案例)

公司管理層董事會考核:考核內容、考核組織、結果應用(附案例)

公司管理層董事會考核:考核內容、考核組織、結果應用(附案例)

公司管理層董事會考核:考核內容、考核組織、結果應用(附案例)

重點工作目標的選取

一級部門重點工作目標的選取由CEO負責。在人力資源部的協助下,CEO與被考核部門負責人溝通,結合公司發展戰略、業務發展計劃,針對被考核部門的職責與定位,把一些具有長期性、過程性、輔助性的關鍵工作納入重點工作目標,作為對關鍵業績指標的補充和完善。

重點工作目標的選取流程類似於關鍵業績指標的選取程序,但一般在上下級之間進行,如有必要,也可以請同級其他部門協助。重點工作目標選取時應注意的問題有如下幾個。

(1)與關鍵績效指標的選擇遵循同樣的原則,但側重不易被衡量的領域;

(2)作為關鍵績效指標的補充,不能和關鍵績效指標內容重複;

(3)由於關鍵績效指標客觀性更強,對績效的衡量更精確,可用關鍵績效指標衡量的工作領域應首先考慮關鍵績效指標,在無法科學量化的領域,再引入工作目標完成效果評價;

(4)只選擇對公司價值有貢獻的關鍵工作領域,而非所有工作內容;

(5)不宜過多,一般不超過5個;

(6)不同工作目標應針對不同工作方面,不應重複;而每個工作目標,應只針對單一的工作方面。

績效指標庫的檢查

績效指標庫設置後,應該按照橫縱兩個維度進行檢查。從橫向上,檢查相同單位、職務的關鍵績效指標與工作目標設定的選擇和權重的分配等標準是否統一;從縱向上,根據公司戰略及業務計劃、職位工作職責描述,檢查各上級的考核指標是否在下屬中得到了合理的承擔或進一步分解,能否保證公司整體發展戰略目標和業務計劃的實現。

公司管理層績效考核

多數的績效經理的工作內容也許不會涉及管理層的考核,因為有些層面如董事會、CEO的考核已經超出了公司人力資源部的職權範圍,但理解管理層的評價要點,對理解公司的治理架構和整體運營會有很大的助益,那麼在此,不妨一起來探討下對於公司管理層的考核。

董事會考核

公司董事會是股份公司的經營決策機構,向股東大會負責,代表股東對公司的經營實施監督管理。董事會負責審定公司發展規劃和經營方針,批准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和機構設置;審議公司重大的財務、股權等相關方案;任免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並決定其報酬和支付方法。儘管公司業績可能是考評董事會業績的一個有效標準,但董事會的行為與公司業績在時間上不一致,會使得這種評價標準具有時滯性。現代的競爭要求進行直接迅速的反饋,這需要對董事會行為進行直接的而不是間接的考評。董事會的業績就像其所管理的公司業績一樣,只有依據預先設定的一些標準,才能對其行為和結果進行有效的評估。事實上,對於董事會的考核,不少也還在探索中,以下探討僅供參考。

董事會的考核組織

對董事會的考核評價必須基於這樣一個原則,即沒有人能夠自己評價自己。誰能評價董事會,當然是股東大會,但股東大會非日常行政機構,無法對董事會的運作進行及時監管。對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對於監事會的職權有明確界定:“監事應對董事、經理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行為進行監督”“當董事和經理的行為損害公司的利益時,監事應要求董事和經理予以糾正”。由此,董事會的日常監管可以由股東大會委託監事會進行。監事會根據董事會績效評估的標準和目標要求獨立評估,也可委託外部專業機構進行評估。但如果董事會對於外部機構能夠施加實質性的影響,使外部機構不能作出客觀的評價,那麼,儘管評價結果出自外部機構,但是也可以視同為董事會的自我評價。因此,從程序上解決外部機構的獨立性是設計董事會考評機制的關鍵。

在外部專業機構對董事會開展業績評價過程中,在外部機構選擇環節、評價結果彙報評審環節、支付外部機構報酬環節董事會都能夠對外部專業機構發揮實質性影響,需要考慮如何減少董事會在這三個環節的影響。

選擇外部機構環節是最關鍵環節,不恰當地選擇將影響以後其他環節的工作質量,並且將從根本上影響董事會工作績效評價的正常開展。選擇外部機構一般可以考慮交給獨立董事或第二、第四大股東,交給第三、第四大股東效果可能更好。第三、第四大股東是控股股東,而且持股比例和金額足夠大,因此有動力關心企業運行效果。讓第三、第四大股東選擇外部專業機構,能夠選出專業能力強、且不受現有董事會成員影響的外部專業機構。

評價結果彙報評審關鍵是由誰來評審,它決定績效評價報告最終是否能獲得通過。股東是公司風險的最終承擔者,對企業經營狀況最為關注,因此,讓股東評價效果會比較好。企業每年召開股東大會,在股東大會上公佈董事會績效評價報告,讓股東瞭解企業經營情況,瞭解董事、經營團隊的經營過程,使股東能夠掌握更多的信息。對董事會的工作業績評價報告事先要和董事會成員進行溝通,給董事會成員一個溝通申辯的機會,以便使評價報告更加客觀公正。

董事會的考核內容

對於董事會的評價,其重點是董事會運作的規範性和有效性,主要內容包括公司經營業績情況、董事會工作機構設置、制度建設、日常運行、決策效果等。作為經營決策機構,董事會對公司的經營情況承擔責任、對董事會的運作承擔責任,對董事會的考核指標的設置應關注兩方面的內容:關鍵業績(經營業績)和關鍵行為能力、態度(運作的規範、有效性)上的表現。

1.經營業績考核

作為關鍵業績指標的一部分,公司當年經營成果一般能夠通過財務報表反映出來,財務報表一般都經過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真實性相對能夠得到保證,這些內容包括髮展速度、資產質量、盈利能力等方面的指標。

2.關鍵行為、能力、態度考核

(1)董事會結構科學、合理性評價。董事會下設機構是否符合需要;董事之間是否有清晰分工;董事之間合作、溝通機制是否通暢;董事會決策是否順暢;董事會是否能有效監管經營層。

(2)董事任職資格。董事是否具有行業背景資格;獨立董事是否有獨立董事資格;董事是否具有高管工作經驗。

(3)董事會運作的科學、合理性。對於董事會各項議事規則設計科學合理性的評價和實際運行效果的評價,可以通過對董事、高管訪談、問卷調研的方式瞭解其實際運行情況。

(4)審計報告意見。一般有無保留意見、保留意見、否定意見、無法表示意見4種。尤其對於上市公司而言,獨立審計機構的意見是對公司內控能力至關重要的評價意見。

(5)董事會決策效果評價。如參與公司發展戰略、重大投資決策及經營計劃的制訂與審批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監評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與風險政策的會議次數,對CEO及其高級管理團隊的經營業績與合法性的評估狀況,制定CEO及高級管理層的薪酬安排與繼任計劃狀況,定期審核與評估重大項目在實施過程中的技術、成本和進度狀況,公司治理結構的改進措施等。

董事會考核表如表所示。

公司管理層董事會考核:考核內容、考核組織、結果應用(附案例)

董事個人的考核內容

對董事工作效果的評價可以從其責任履行、工作結果的角度進行評價,具體可以從以下4個方面進行。

1.履職義務

履職義務即董事按照職責要求,必須參加的工作任務。履職義務具體考核指標如下。

(1)決策參與;

(2)投入工作時間;

(3)工作任務完成情況。

2.董事互評

董事互評是董事工作質量評價的最關鍵環節,也只有董事清楚董事工作質量是否符合企業發展要求。董事互評從以下幾方面開展。

(1)溝通協作;

(2)專業能力;

(3)履職態度。

3.監事會評價

監事會評價是董事工作合規性的外部約束力量,通過監事會監督,確保董事決策行為的合法、合規性、

4.決策效果評價

決策效果評價即董事任期內個人決策和董事會正確決策的一致性,包括誤拒決策和誤受決策。誤拒決策指董事會決策事項是正確的。

但是董事個人投反對票。誤受決策指董事會決策事項是錯誤的,但董事個人投贊成票。當然,這種評價要考慮決策事項的效果體現需要更長時間的因素,部分決策評價可以延期到任期結束之後。

董事會考核結果應用

對董事會進行考核評價目的在於,推動董事會運作效能的改善,促使董事更好地工作,以提升公司的運營效率。因此,對董事會考核的評價主要在於揭示信息,讓股東、社會公眾更多地瞭解公司運營狀況,監督董事更好地工作。一般的考核評價都會影響被考核者當期的報酬,但對董事會的考核評價不建議對董事的報酬產生影響。主要原因在於,董事會工作業績評價週期較長,一般和任期相同。其次,部分董事沒有從公司領取報酬,也無法影響董事報酬。董事一般社會地位較高,信息披露已經足以影響其行為,其效果要遠大於降低薪資對其所產生的影響。

訂閱熊老師專欄↓↓↓,免費加入熊老師付費圈子,學習更多私家乾貨!



私信小編“資料”兩字,免費發送10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