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某公司為了“討好”領導做績效,最後企業失去了競爭力!

關注【本頭條號】更多關於企業管理、員工激勵、薪酬制度、績效激勵等內容免費與你分享!私信

資料送您關於員工管理、績效薪酬的乾貨視頻。

精彩回顧:

考核後好壞不分

*案例:某企業行為考核表

警惕:某公司為了“討好”領導做績效,最後企業失去了競爭力!

上表是某企業的一張行為考核表。可以看出,這張表格重點標出的考核項目只有四個:工作責任心、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工作忠誠度、完成上級交辦的任務。

不能說這張考核表的分類不合適,只能說,它的製作方法實在有些業餘。

首先,考核內容偏向性太嚴重。從表中可以看出,僅“完成上級交辦的任務”一項所佔的分數居然比其他三項加起來還高。這是一張“獻媚性”很嚴重的考核表,員工僅僅是完成領導的任務,就能及格了,其他的則是根本不必要考核了。不少企業都存在這樣的現象,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負責考核的上級除了看員工能否完成自己交代的事情之外,根本沒有和員工有其他的溝通,也只能通過這項內容來觀察員工的能力。


警惕:某公司為了“討好”領導做績效,最後企業失去了競爭力!


同時,這個考核表會將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扼殺掉,下屬都在上級的指令中完成交辦的工作任務,為了任務而工作,這樣的體制會導致企業業績的下滑。因為人失去創造性,思想被束縛了,自然績效也會逐漸減少,甚至消失,最後企業的競爭力也將隨之消失。

另外,本表缺乏具體的工作業績。表格中,無法從職工的崗位上找出其具體的關鍵業績的考察點。每個部門的員工,其具體職責都是不同的,生產部的員工要看生產數量和生產質量;營銷部的員工則要看銷售額和回款率;宣傳部的員工要看宣傳效果和反饋;後勤部的員工要看物流流通率和內部治理績效。這是僅僅一條“上級交辦的任務”所無法概括的。

再者,考核的內容過於籠統。工作責任心、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工作忠誠度方面,僅僅通過觀察就可以考核完全嗎?我們能看出一個人的內心嗎?所以,在製作考核表的時候,不能這麼籠統,還應該標註具體的項目。

比如工作能力和其業績是否成正比,若是,那麼能力越強,做的事情就應該越多。


警惕:某公司為了“討好”領導做績效,最後企業失去了競爭力!


在存在問題的考核系統下,考核結果就容易出現幹得好的員工比干得差的員工分數還低的情況,也讓原本很優秀的員工拿的獎金比普通員工還低,導致企業內部怨聲載道。

企業的績效管理者必須要明確,什麼樣的標準能體現員工好與差。同一崗位設定同一考核標準、同一考核內容、同一指標、同一權重、同計算公式,為什麼會出現不同的考核結果?原因只有兩個,一個是人為造成的,也就是沒有按照數據來考評;另一個是考核的內容不是量化的,而是用積極性、工作態度、責任感等這些定性而非定量的考核內容來考評,最終導致主觀因素佔主導而出現矛盾。

訂閱熊老師專欄↓↓↓,免費加入熊老師付費圈子,學習更多私家乾貨!



私信小編“資料”兩字,免費發送10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