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別人的好當作理所應當,他們本可以不用這樣

不要把別人的好當作理所應當,他們本可以不用這樣

幾年前在前單位做事的時候,經常遇到朋友打電話尋求幫助,剛開始顧著情分也就幫了,對方也滿懷感激。後來時間久了,大家好像都知道能從你這兒得到便捷,不管多小的事好像都得找個關係辦一辦才能撐足自己的臉面。忙倒是幫了一個又一個,但剛開始的感激到最後卻都成了理所當然,連親戚託老媽來求助時不願意,老媽也能懟你一句:“多大個事啊,你幫一幫怎麼了?”

不要把別人的好當作理所應當,他們本可以不用這樣

是的,幫一幫不怎麼,但是我又憑什麼幫你呢?就憑你是我親戚?就憑你是我朋友?那你有幫過我什麼嗎?

人真的都挺自私的。你顧著情分對他們好,他們覺得理所應當,但當你拒絕對他們好的時候,他們又跟你大打感情牌。可現實裡,哪有那麼多理所當然的事,給你的好處、給你的幫助,都不過是維護並加深我們關係的手段,當所有的付出都毫無意義並無人感激時,我又憑什麼繼續做那個“老好人”呢?

不要把別人的好當作理所應當,他們本可以不用這樣

小區的唐阿姨今年四十九了,前幾天大家閒聊的時候她說起了自己剛結婚那會兒的事。唐阿姨的老公是本地人,婆家住在離城不遠的鄉鎮上。因為離得也算近,每年婆家團年的日子她都早早回去幫忙,剛開始婆婆的幾個兒媳女兒也會參與搭把手,等到這樣過了幾年,好像所有的事都成了唐阿姨一個人的了,從前的“幫忙”也成了本應這樣,而其他人不管她忙得多不可開交,也仍是在院子裡說說笑笑沒有幫忙的意思。

不要把別人的好當作理所應當,他們本可以不用這樣

直到唐阿姨和她老公的單位倒閉,那時候改革的風颳倒了一片的“鐵飯碗”,他們也成了下崗職工。為了生計,唐阿姨的老公到客運站開起了班車,唐阿姨也成了車上的跟車售票員。那時候班車沒有現在管理嚴,大家都是開的時間越長,賺的越多。為了掙到更多的錢,他們早起晚歸,一日三餐都只能應付了事。

這一年又是家族團年的日子,一大早唐阿姨還是跟著老公來回於城鄉之間的道路上,他們商量著儘量早些回婆家團年。但等他們收車回去的時候也是快到中午十二點了。迎接他們的不是新年時大家喜慶的笑臉,婆婆和幾個兒媳女兒都黑沉著臉忙碌著團年飯,連打招呼的笑臉都像是擠出來的一樣生硬。

不要把別人的好當作理所應當,他們本可以不用這樣

婆婆把唐阿姨拉到了一邊,說:“你們今天怎麼這麼晚才來?你都不早點回來幫忙嗎?這麼一大家子人就等你們倆,要是你早點來團年飯就早開席了!……”說了很多,大致意思就是因為唐阿姨的緣故,團年飯才現在都還沒著落,唐阿姨本想問她其他人早幹嘛去了,後來一想,大概是以為她會同往年一樣回來操持,就都在等著她回來做事,結果半上午過去了眼見快中午了,大家這才動了起來。


不要把別人的好當作理所應當,他們本可以不用這樣


那天回去後,唐阿姨把這事告訴了她老公,並說:“咱明年團年那天下班再早,我都等十一點多了再回去,我就不信他們沒了我還不吃飯了!”她老公也覺得自己老婆受了委屈,連聲說好。自那以後,婆家的團年飯也再不是唐阿姨一人忙碌了,剛開始婆婆會念叨幾句,後來說得多了也沒意思了。現在唐阿姨偶爾也會回去幫幫忙,做得不多反而還得到了婆婆誇讚。唐阿姨說:“以前總覺得自己是新媳婦,總要在婆家多做事,別人才會對你另眼相看,誰知道做得越多,別人反而覺得就該你做,等到哪一次做少了,埋怨也就來了。”


不要把別人的好當作理所應當,他們本可以不用這樣

深以為然,很多時候我們為了維繫關係,加深彼此感情,於是我們就會去付出很多,總以為別人看到我們的付出也會對我們真心相待,卻不知道,一次兩次的付出,別人會感恩,而長久的付出,就會成為別人眼中的理所當然。

可我們都是平凡人,長久得不到感恩的付出,只會讓我們身心俱疲。你連一句感激體諒的話都沒有,我又何必累了自己成全了你?

畢竟,幫你是情分,不幫也是本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