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做,告別"跟屁蟲"式餵飯法,讓寶寶乖乖吃飯


週末約好了和朋友一起帶孩子去遊樂場玩。進門的時候,朋友家老二正在地上玩玩具,孩子奶奶就坐在一旁餵飯。簡單的寒暄過後,朋友家老二開始滿屋亂跑,玩玩這兒,玩玩那兒。孩子奶奶追著餵飯累的也不行。朋友無奈的告訴我,這孩子從小就不主動吃飯,不是邊看電視邊吃,就是邊玩邊吃,老人疼孩子,怕孩子不吃飯跟不上營養,一天到晚的跟在屁股後面追著餵飯。

這樣做,告別

不少媽媽都抱怨在生活中,孩子不好好吃飯,不是看動畫片就是玩玩具,怕過了飯點孩子餓,索性直接端著碗走哪兒喂哪兒。有的孩子坐到餐椅上自己吃,弄得亂七八糟,嘴裡沒吃多少,倒是臉上抹了不少,看到這個情況,家長們怕收拾太麻煩,直接奪過碗來喂開了。很多家長覺得自己餵飯又快又省心,也就不讓孩子自己嘗試了,久而久之,孩子就失去了自己吃飯的樂趣。那麼,餵飯的不良後果大家知道嗎?我們一起來分析下:

1. 影響消化吸收

孩子邊玩邊吃,有些孩子還跑來跑去的,這樣對孩子的腸胃不好。有些家長看孩子吃得慢,就不停的催促孩子快點吃,孩子沒有得到充分的咀嚼就嚥下去,增加腸胃的負擔,直接影響消化吸收。

這樣做,告別

2. 對孩子牙齒髮育有影響

孩子玩著吃飯,一般都不會很認真的吃飯。有些孩子經常含著飯在嘴裡不下嚥,這個時候食物中的殘渣和糖份會在牙齒上堆積,飯後孩子不好好刷牙進行清理,很容易造成齲齒。生活中,很多的孩子不吃糖也有齲齒,有些就是因為吃飯時含在嘴裡不下嚥造成的。

這樣做,告別

3.對孩子的身體發育不好

家長在後面追著孩子吃飯的時候,一些孩子貪玩注意力都在玩具上就會吃得很少,邊玩邊吃消化能力也不好,結果就會導致孩子營養不足,瘦瘦的不長肉。還有些孩子玩的時候,自己控制不住飯量,大人一喂就吃,一不小心就把胃撐大了,就吃成了小胖子。

這樣做,告別

4.影響孩子的注意力、獨立性

孩子玩的正起勁的時候,大人過去餵飯,孩子就會被打斷思路,這樣做孩子不能專注的做一件事情,這樣時間長了會影響他的專注力。而且孩子習慣了餵飯就不願意自己在動手,做其他事情的時候也習慣依賴於他人,獨立性會變得越來越差。

這樣做,告別

所以,我們一定要培養孩子自己吃飯的能力,下面一起看看都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

1.

給孩子準備合適的餐具

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套有趣的餐具,尺寸大小,餐具的材質都適合孩子。孩子的好奇心都比較重,看到餐具上有趣的圖案、形狀,就想去研究一下。在選擇的時候,可以帶孩子一起,讓孩子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用這樣的餐具吃飯,孩子也會變得專注一些。

這樣做,告別

2. 吃飯的氛圍很重要

做什麼事情都需要一個良好的氛圍,吃飯也一樣,吃飯的時候,大家在一起吃飯,並以這樣的行動告訴孩子,現在是吃飯的時間了,大家都要吃飯,不能幹別的事情了。時間長了,孩子就能養成按時吃飯的習慣。

這樣做,告別

3. 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吃飯

隨著孩子不斷的成長,他的自我意識會越來越強,很多事情孩子自己也想參與進去,只有他自己參與了,興致才會更高。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多鼓勵寶寶自己動手吃飯,不要害怕孩子會弄髒弄亂,更不要總是追趕著餵飯,這樣是不利於孩子就餐習慣的養成。

這樣做,告別

4. 家長起好示範作用

很多家長在吃飯的時候,邊看手機邊吃飯。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看到家長這麼做,孩子就會跟著學,他就會認為邊吃邊玩是被允許的。所以家長們在吃飯的時候要給孩子起到示範的作用,專心吃飯,這樣孩子也會好好吃飯。

小結:

對於孩子來說,良好的就餐習慣很重要,更需要大人們的配合和引導。只要家長們堅持按照上面的來,孩子慢慢就會學會自己吃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