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餐桌丨分餐不阻情和意,“筷”來呵護“舌尖上的健康”

文明餐桌丨分餐不阻情和意,“筷”來呵護“舌尖上的健康”

文明餐桌丨分餐不阻情和意,“筷”來呵護“舌尖上的健康”
文明餐桌丨分餐不阻情和意,“筷”來呵護“舌尖上的健康”文明餐桌丨分餐不阻情和意,“筷”來呵護“舌尖上的健康”

文 明 餐 桌

安全用餐非小事 一筷一勺見文明

筷子,一座我們與珍饈之間的橋樑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

筷子被賦予更為獨特的意義

筷子,夾起團圓和熱鬧

夾起濃濃的人情味

更夾起了文化的啟迪與傳承

文明餐桌丨分餐不阻情和意,“筷”来呵护“舌尖上的健康”

然而,當我們沉醉其中時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

點醒了我們

筷子,也讓我們與疾病互通

文明餐桌丨分餐不阻情和意,“筷”来呵护“舌尖上的健康”

疫情期間

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少外出

已經成為許多市民的好習慣

然而

還有一個細節往往被忽略——

就餐時

沒有分餐

或者

餐桌上沒有備一副公筷公勺

關於分餐制

你是否有很多問號?

分餐制,說白了就是各吃各的

但是你知道嗎?

早在幾千年前

咋們老祖宗就開始這麼吃了

文明餐桌丨分餐不阻情和意,“筷”来呵护“舌尖上的健康”

在原始社會,由於生產力有限

大家飯都吃不飽

為了不讓族人因為爭搶食物打起來

就必須搞平均,統一發食物

自然就是分餐制

文明餐桌丨分餐不阻情和意,“筷”来呵护“舌尖上的健康”

後來,到了周朝

雖然餓不著,但是食物也不算多

尤其是肉,只有少數人能吃

分餐制便一直流行了很長時間

文明餐桌丨分餐不阻情和意,“筷”来呵护“舌尖上的健康”

古人實行分餐制

還與當時使用傢俱的狀況

坐席方式有著密切的關係

古時候,大家席地而坐

每人面前放幾張案

《後漢書·梁鴻傳》上記載:

妻子為梁鴻備辦飯食,不敢仰視他

總是雙手舉著“案”到眉毛一樣高

表示夫妻之間互相敬重

“舉案齊眉”這個佳話

就是分餐制的證據

文明餐桌丨分餐不阻情和意,“筷”来呵护“舌尖上的健康”

那什麼時候開始合餐的呢?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以前的人吃飯時跪著的

胳膊夠不到太遠

後來高腳傢俱從北方少數民族傳來

讓“合”有了可能

和高腳傢俱一起傳來的

還有袖子收緊的衣服

行動方便,吃飯也就順利

能坐到一起吃飯,當然就更熱鬧

文明餐桌丨分餐不阻情和意,“筷”来呵护“舌尖上的健康”

唐朝《韓熙載夜宴圖》裡的同桌分餐

具備了合餐的條件

促進合餐的另一個原因是

唐朝國力昌盛、貿易發達

所以食物種類豐富

如果還分餐,桌面就擺不下

後來,乾脆學少數民族的朋友們合餐

熱鬧不說,還能節省餐具

文明餐桌丨分餐不阻情和意,“筷”来呵护“舌尖上的健康”

分餐並沒有完全被取代

合餐也有它自己的問題,就是衛生隱患

在合餐的餐桌上

我們吃的都是“口水菜”

在口水交叉的過程中

幽門螺旋桿菌、乙肝病毒、感冒

還有這次的新冠病毒等

都會趁機而入,危害健康

文明餐桌丨分餐不阻情和意,“筷”来呵护“舌尖上的健康”

50~70年代愛國衛生運動

80年代初預防肝炎

2003年以後非典的教訓

新中國成立後

我國至少有過三次推行過分餐制

但是,由於分開吃傷感情等情感因素

沒有施行下來

文明餐桌丨分餐不阻情和意,“筷”来呵护“舌尖上的健康”

其實,分餐不一定傷感情

畢竟夏天擼串的時候

也沒見大家覺得生分呀!

食不共器 分餐有禮

經此一“疫”

我們與分餐的距離更近一步

分餐制,如果一次很難做到

可以從添一雙公筷開始

除了文明之外

這更是我們對健康的追求

文明餐桌丨分餐不阻情和意,“筷”来呵护“舌尖上的健康”

“筷”走半步,與“匙”俱進

一菜一公筷,一湯一公勺

疫情的寒冬已經過去

使用公筷,進行分餐

從這個春天開始行動吧!

文明餐桌丨分餐不阻情和意,“筷”来呵护“舌尖上的健康”

往期精選

人間最美四月天,不負春光與時行

開學第一課丨攜手並肩共抗疫情,以夢為馬不負韶華(內含視頻)

生命迴響·雲上緬懷丨今年清明節,用這樣的方式再“見你”(內含H5)

重拾詩和遠方的日子,從此開啟你的文藝時光

END

文明餐桌丨分餐不阻情和意,“筷”来呵护“舌尖上的健康”文明餐桌丨分餐不阻情和意,“筷”来呵护“舌尖上的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