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稅務發揮大數據作用:精準服務“復活”兩省四地化肥產業鏈

連接兩省四市,帶動四個行業、五家企業。近日,德州市稅務局通過大數據分析,精準定位、科學幫扶,激活一條化肥生產運輸的產業鏈。

3月,正是農業追肥的關鍵節點。作為全國重要的化肥生產大縣,德州市平原縣複合肥年產量超過350萬噸。11家規模以上肥料企業每天將約9000噸肥料發往全國各地保障春耕。

德州稅務發揮大數據作用:精準服務“復活”兩省四地化肥產業鏈

(資料圖)

春耕期間,德州市稅務部門對相關重點生產企業進行稅收數據分析,發現了一個“異常”:隨著春耕的深入,嘉施利(平原)化肥有限公司銷售開票數據一路上漲,但是進項發票卻不多。綜合對比企業近年購銷稅收數據,稅務部門工作人員發現該企業生產所需的磷酸一銨、編織袋、防結塊劑等原材料來自於湖北宜城、荊州、應城三地的4家生產企業,上下游之間保持著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

“數據分析的情況說明企業在原材料供應環節出現了‘斷點’‘堵點’。”德州市稅務局納稅服務中心主任潘春妹介紹,用工、原料、運輸、資金每一項都與企業復工復產緊密相連,一個堵點影響的往往是一條產業鏈上的所有企業。

稅務部門迅速與企業取得聯繫,獲知的情況印證了稅收數據的判斷:隨著春耕的深入,企業的複合肥等產品不愁銷路。雖然位於湖北三地的上游企業已經陸續開工,但是運輸仍然比較困難。

企業是依靠著春節前儲備的原材料維持生產。把湖北的原材料運出來,不僅有利於平原企業的持續生產,也能夠給湖北的上游企業復工復產增添活力和信心。“原料進的來,貨物賣得出。”嘉施利(平原)化肥有限公司田保豐說,“一個供應鏈上的‘斷點’打通,就能夠讓我們在內的兩省四地五家企業受益。”

德州稅務發揮大數據作用:精準服務“復活”兩省四地化肥產業鏈

(資料圖)

德州市稅務部門迅速行動,一方面利用稅收大數據平臺,通過發票信息、登記信息等查詢分析,幫助企業尋找具有資質的運輸企業;另一方面,迅速向當地政府彙報,通過政府復工復產推進機制,加強與發改、工信、商務、交通等行業主管部門的溝通,匯聚合力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很快,來自湖北的原料就順利運到了廠區。

“儘管有些款項還沒有收回,但我們第一時間把貨款支付給了湖北的上游企業。”田保豐說,疫情是上下游企業共同的難關,有稅務等部門的大力幫助,整個化肥行業一定能夠迎來健康長遠發展的春天。

來源 德州日報新媒體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