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了50多年,有望告別胰島素?哈佛研究呼籲篩查特殊類型糖尿病

原創 醫學新視點 醫學新視點 2019-07-08


才一個月大時,小女孩Lilly Jaffe就被診斷為了1型糖尿病。由於自身免疫攻擊導致胰島β細胞受損,1型糖尿病患者通常需要終生依賴胰島素治療,而這需要患者及其家屬付出極大的努力。6歲那年,Lilly幸運地在芝加哥大學(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臨床研究中心接受了診療,在醫生指導下,僅僅10來天就切斷了她原本賴以生存的胰島素泵,而改為口服磺脲類藥物控制血糖。


十多年前的這個病例讓單基因糖尿病逐漸為人們瞭解。單基因糖尿病被列為除1型和2型之外的一類特殊類型糖尿病,但有大量患者被誤診。


來自哈佛醫學院Joslin糖尿病中心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在被診斷為1型糖尿病超過50年的患者中,大多患者的殘餘胰島β細胞仍然能夠分泌胰島素,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實際可能為單基因糖尿病患者。研究結果近日發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治了50多年,有望告別胰島素?哈佛研究呼籲篩查特殊類型糖尿病


Joslin糖尿病中心發起的“獎章獲得者研究”始於2003年。他們為那些確診1型糖尿病超過50年的患者頒發獎章,並招募他們加入研究,最初的目標是研究糖尿病嚴重併發症的預防。在此基礎上,還開展了疾病進程、β細胞功能、認知功能等多個項目。


在這次新的分析中,研究人員納入了1019名獎章獲得者,其中55%為女性,研究開始時中位年齡為65歲,1型糖尿病的病程平均約53年。所有受試者都接受了基因篩查,以瞭解是否攜帶可引起糖尿病的基因。其他檢測項目包括人類白細胞抗原(HLA)、自身抗體狀態,以及通過混合膳食耐受試驗 (MMTT)、高葡萄糖/精氨酸鉗夾試驗和C肽(胰島素合成過程中的產物)測試來評估胰島β細胞功能。


數據顯示,43.6%的患者為自身抗體陽性,約三分之一的患者體內仍然能夠產生可檢測水平的C肽。混合膳食耐受試驗也表明,儘管長期存在胰島素依賴,但仍有一些患者能夠對代謝刺激做出反應,體內的C肽水平出現變化。


此外,對68名已經死亡患者的胰腺進行病理學檢測發現,儘管這些患者體內的自身免疫攻擊超過50年,但所有68名患者體內均檢測到具有胰島素分泌活性的β細胞。


研究團隊指出,在這些患者中,少數具有殘留功能的β細胞或許能夠逃逸自身免疫破壞,以某種方式恢復分泌胰島素的“活力”。


更重要的是,有一部分1型糖尿病患者可能被誤診了。遺傳分析顯示,280名患者(27.5%)具有單基因變異,其中80人(7.9%)攜帶可能致病的變異。


治了50多年,有望告別胰島素?哈佛研究呼籲篩查特殊類型糖尿病


對於這一結果,研究團隊提出了對一些1型糖尿病患者進行基因篩查的必要。“對於體內C肽水平較高的患者而言,也許能夠從HLA風險等位基因評估和單基因糖尿病篩查中獲益,這有助於制定更理想的治療方案。”


在一併刊發的社論中,意大利Bambino Gesù 兒童醫院Fabrizio Barbetti博士和美國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醫學院Simeon I. Taylor博士指出,“一家臨床中心能夠對如此大量的1型糖尿病患者進行如此長期的深入研究,這本身是一項非常非凡的成就。如果通過遺傳變異篩查,鑑別出單基因糖尿病患者,讓他們有機會改用口服藥而不是繼續接受胰島素治療,那將非常了不起。


根據Joslin糖尿病中心的聲明,研究人員希望在數月內開展一項臨床試驗,瞭解攜帶致病基因變異的患者能否真正改用口服藥物來控制糖尿病。根據研究團隊介紹,“這將是第一個關注老年單基因糖尿病患者口服藥物治療的臨床研究。”


[1] Marc Gregory Yu, et al., (2019). Residual β cell function and monogenic variants in long-duration type 1 diabetes patients. J Clin Invest, 10.1172/JCI127397.

[2] Some With Type 1 Diabetes Misdiagnosed; Call for Genetic Screening. Retrieved July 8, 2019,

[3] Joslin 50 - Year Medalist Study. Retrieved July 8, 2019, from https://joslin.org/50-year-medalist-study.html

[4] Molecular medicine comes to the rescue: Targeted therapy turns life around for child with neonatal diabetes. Retrieved July 8, 20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