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常說的癌症“五年生存率”,到底意味著什麼?

我們可能經常聽說到“五年生存率”,大家在描述病情嚴重程度時,也常以五年生存率進行衡量。那麼,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指標?


醫生常說的癌症“五年生存率”,到底意味著什麼?

1. 什麼叫五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是臨床上用來反映某種癌症嚴重程度、進展快慢或兇險程度的一個指標,在醫學上,也用這個指標來評價癌症治療效果。

五年生存率是個統計學概念,通俗地來說,癌症五年生存率可以理解為:某種癌症經過治療後,生存五年以上的患者所佔的比例。實際上,確診癌症後,活到五年以上的人隨處可見,早期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甚至超過95%,五年生存率已不再是一個令人驚恐的指標。

2. 為什麼選擇五年作為標準

癌症之所以難以治癒,是在於它存在復發和轉移的風險。據五年生存率統計,晚期癌症患者五年生存率較低的原因,大多並非手術或治療不成功,而是在治療前已經轉移或殘留在體內的癌細胞經過一段潛伏時間,又重新增殖,或通過淋巴、血管在別處形成新病灶。

所以,

當醫生告訴患者,病灶部位癌腫已經全部切除,手術相當成功,這還不能算治癒,只能說病情得到緩解和控制(穩定)。只有當癌症患者經過治療後,生存時間超過五年,又無任何復發跡象者,才可以認為臨床治癒。

所以,治療後5年內不復發轉移,之後患者所面臨的相關風險將大大降低,在臨床中,意味著已接近治癒,故常用5年生存率代表癌症的療效。

3. 別拿概率的事往自己頭上套

“哎呀,我只有30%的5年生存率,完了……”,這種是不對的想法,五年生存率只是一個統計概念,並不指某個患者的生死結局。五年生存率是一個對總體人群的預估、預期,對於個體而言,不必將總體的預估概率往自己頭上套。

雖然是同一種腫瘤,但每個人還是有個體差異,即使五年生存率僅有5%的胰腺癌,也有可能術後生存五年以上(臨床治癒),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那5%。因此,面對腫瘤,不要盲目恐慌或者輕易放棄治療。

4. 那活過5年就高枕無憂了嗎?

癌症的五年生存率只是一個統計指標,並不代表每個癌症患者的預後,而且,並不是5年之後,百分百保證不會復發或者轉移。

因此,五年之後依然不能放縱自己,需根據醫生要求注意健康生活方式,定期複查,這樣即使發現復發轉移,也可以早期診斷、及時治療與控制,從而延長生存以及提高生活質量。


醫生常說的癌症“五年生存率”,到底意味著什麼?

根據國家癌症中心今年1月發佈最新一期全國癌症統計數據顯示,惡性腫瘤發病前10位和死亡前10位,如下圖展示:

醫生常說的癌症“五年生存率”,到底意味著什麼?

另外,2015年,全國腫瘤防治辦公室曾紅梅、鄭榮壽、陳萬青等專家有一項研究《Cancer survival in China, 2003-2005: a population-based study》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上,研究結果顯示:

我國17腫瘤登記地區合計所有癌症的相對生存率為30.9%,其中男性為26.6%,女性為36.6%。

六大主要癌症中,肝癌相對生存率最低,為10.1%,女性乳腺癌相對生存率最高,為73.0%。肺癌、胃癌、食管癌和結直腸癌相對生存率分別為16.1%、27.4%、20.9和47.2%。


醫生常說的癌症“五年生存率”,到底意味著什麼?

上圖顯示了所有癌症的標準化五年相對生存率。五年生存率在60%以上的癌種有乳腺癌、甲狀腺癌、膀胱癌和腎癌,佔所有癌症的12.2%。五年生存率小於30%的癌症有肝癌、胰腺癌、骨癌、腦/中樞神經系統腫瘤、食管癌、白血病、膽囊癌和胃癌,佔所有癌種的64.9%。

醫生常說的癌症“五年生存率”,到底意味著什麼?

2018年6月,中科院院士、國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舉行新聞發佈會表示,隨著我國醫療質量和診療能力的提升,惡性腫瘤五年生存率已從 10 年前的 30.9% 提升到 40.5%。

赫捷院士介紹到,中國惡性腫瘤五年生存率已從10年前的 30.9% 提升到 40.5%,其中上升較為顯著的有:子宮體癌,由 55.1% 上升至 72.8%;甲狀腺癌,由 67.5% 上升至 84.3%;宮頸癌,由 45.4% 上升至 59.8%;骨腫瘤,由 17.1% 上升至 26.5%;食管癌,由 20.9% 上升至 30.3%。

兒童惡性腫瘤方面,赫捷院士表示,按發病人數計算,白血病、中樞神經系統腫瘤、淋巴瘤佔到所有兒童腫瘤的66.2%,我國兒童惡性腫瘤的整體五年生存率為 72% 左右,略低於美國的 78%。其中白血病 70.5%、中樞神經腫瘤 69.9%,接近美國 74% 和 72% 的水平。


醫生常說的癌症“五年生存率”,到底意味著什麼?

2012-2015年間,不同癌症的生存狀況具體數值。


醫生常說的癌症“五年生存率”,到底意味著什麼?

中心依託吳孟超院士工作站的專家團隊優勢,聚焦肝膽胰外科、介入、放療領域的臨床、科研、預防,採用MDT多學科綜合治療手段,組成涵蓋外科、放療、影像、介入、病理的上海頂尖專家團隊,幫助臨床醫生為患者提供最好、最佳的治療方案,並結合患者的個體化因素,讓周邊地區的老百姓足不出市獲得國內先進的醫療整體解決方案。

01 微創介入科

山東省立醫院西院微創介入科是集腫瘤介入治療、肝臟疾病介入治療、腔內外血管介入治療、非血管介入治療為一體的臨床診療和研究中心。科室醫務人員技術精湛,實力雄厚,目前擁有獨立的介入病房、介入手術室、介入門診和介入培訓基地。

科室開展的微創介入治療是在不開刀暴露病灶的情況下,在皮膚上作直徑幾毫米的微小通道,或通過人體原有的腔道,在影像設備的引導下對病灶局部進行的診斷或治療日趨成為治療相關疾病的重要手段。

微創介入治療方法不僅療效確切,而且創傷更輕、適應症更寬、恢復更快、重複性更強、術後生活質量更高,高度體現“破壞和保護並舉“的治療新理念,是繼外科與內科外的又一個里程碑式科室,某種程度上代表著局部治療的未來發展方向。

02 放療科

科室針對不同腫瘤病種,建立了細緻完善的個體化診治流程和放療規範,提高了診療的專業性和有效性。目前科室擁有立體定向伽瑪射線體部治療系統、直線加速器以及大孔徑CT,保障精準定位,可開展全身照射等放射治療技術,三維強調、小野、集束、分次、大劑量照射等技術,對全身各部位原發腫瘤、轉移或複發性腫瘤等各種良惡性腫瘤提供全方位的治療。

科室在利用高端放療設備(伽馬刀和醫用直線加速器)放射治療肝癌、肝轉移癌、肺癌、肺轉移癌、胰腺癌、腎上腺轉移癌、縱膈腫瘤及腹膜後腫瘤等的臨床研究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實行了立體定向放療、三維適形放療、適形調強放療,開展了惡性腫瘤的綜合治療,使肝癌、肺癌、直腸癌、前列腺癌、食管癌和頭頸部腫瘤的療效明顯提高。採用高分次劑量、短療程治療模式,使早期實質性器官腫瘤(肝癌、肺癌和胰腺癌等)獲得與外科手術相同的效果,使局部中晚期腫瘤獲得高療效、低損傷的效果。採用當今國內外放療領域最新技術,以先進的CT模擬定位機、多種放射影像融合技術和多模態精準治療計劃為基礎,有效的提高了腫瘤療效,減少了正常組織的併發症,大幅度提高腫瘤局控率。

科室在全身各部位早、中、晚期腫瘤的治療上強調多學科協作的腫瘤綜合治療,為每位患者提供個體化治療方案,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