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邊村田野調查⑤

七一調查| 橋邊村田野調查⑤ |顏明華專欄

七一客戶端編者按:《橋邊村田野調查》用微觀視 角,從現實廣度和歷史深度對“三農”問題進行生動解讀,為受眾瞭解農村、農業、農民打開一扇窗口。我們期望在鄉村振興大背景下,“調查”能夠引發更多更好更深刻更具價值意義的思考!歡迎各界人士留言、討論。

農村真正的不穩定因素是什麼?

——“橋邊村五問”之五

01

穩定是壓倒一切的政治任務。城市如此,農村亦然。駐橋邊村的時間裡,耳聞幹群關係之異相,目睹幹群關係之敏感,不過並未見到曾有學者擔心的那樣——農村存在大量的不穩定因素,是目前社會不穩定的重要區域。

1927年毛澤東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是針對中國的革命問題,筆下可見諸多尖銳衝突,但那是壓迫被壓迫之間、階級與階級之間,是不可調和的矛盾。現今的農村穩定問題,主要是人民內部矛盾,一方面來自群眾與群眾之間,一方面來自群眾層面與社會治理層面,需要調和、可以調和也必須調和。

通過在橋邊村的走訪、觀察和思考,我認為,對於農村不穩定因素的認識,既不要嚴重估計,也不能錯誤研判。

如今整個中國農村都存在大量富餘勞動力外出務工的實情,這個群體往往是年富力強和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村裡留守的則是早有“386199部隊”之稱的婦女、兒童和老人。所以從農村常住人口這個角度看,農村可能激發聚眾、集群矛盾的根本條件並不存在,這也是我認為不要嚴重估計農村不穩定情況的依據所在。

02

但與此同時,未雨綢繆做好農村穩定工作卻非常重要。因為,維穩工作無論是行政成本還是風險控制,事前研判必然優於事後處置。對於農村維穩來說,首要的是對農民心理進行積極研判和準確把握。

以橋邊村為例。雖然橋邊村僅是中國70多萬個行政村之一,但其所處的中國社會的大時代背景是一致的,仍然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我認為,現今農民心理存在“兩患”,即患不均、患不公的問題,需要引起重視並加以研判。

患不均、患不公,這是一種基於橫向的比較心理。無論城市農村,無論社會階層,無論哪個歷史時期,這樣的比較心理總是居於上風和主要。

患不均,即因“人有我無,人多我寡”而心生不滿,這種不滿的程度,與有無、多寡的反差呈正比。不過在橋邊村,患不均還未引致明顯的矛盾,頂多是村民之間關係的微妙化而已。在橋邊村,人們總體上對能人、強人的認同感越來越強,何況,農村就是一個傳統的熟人社會,相互知根知底,患不均尚不構成多大隱患。我在橋邊村時就感受到,村民對村上一些掙了大錢的老闆,羨慕明顯多於非議。

最需要引起高度關切的,是患不公的問題。患不公,是在同等條件下卻未享受同等待遇而引發的矛盾。患不均,頂多是村民之間的矛盾,患不公,影響的是黨群關係、幹群關係,阻礙的是基層治理秩序,這與患不均的本質和後果完全不同。

如我在《誰動了幹群關係?》中談到,有人認為與他條件差不多,甚至還好一些的村民吃了低保,那必定是村幹部辦事不公。比如申請各種救助或救濟,他申請不來而別人能夠申請,也必定是村幹部在優親厚友。一旦患不公且久患不愈,村民的心就會背向而行,農村工作難度就會越來越大,有的會立即引發一些鬧訪事件,有的則日積月累,會因其他偶然因素演化成重大沖突。

03

從群體研究上分析農村不穩定因素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幫助我們在工作安排上、制度設計上因人施策。

我在橋邊村走訪中有一個非常明顯的感受:50歲以上的村民,尤其是那些享受五保、低保或其他救濟救助的人,心態非常積極,對黨和國家的認同感非常強。因為他們習慣於縱向比較,把現在的生活跟人民公社的困難時期、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艱難建設時期,甚至跟新中國成立以前的境況作對比,由此擁有了強烈的獲得感和滿足感。他們還可以現身說法教育和影響身邊的人,因此是維護農村穩定的中堅力量。

但改革開放後陸續出生的群體,越到後面,越缺乏這樣的對比感受。更需要引起關注的是,他們的權益意識也一代比一代強,遇上不理解的事、不公平的事反應最為強烈,成為農村穩定工作需要特別關注的群體。這個群體的縱向對比少了些,但橫向對比意識卻非常強烈。比如前述對低保或其他救濟救助對象的“盯梢”,尤其是徵地拆遷或佔地補償時,特別會對其他人的得益嚴重關切並加以比較,一旦感覺有失公允就會立馬反彈。這樣看來,這個群體是維護農村穩定時應特別加以關注的對象。

30歲以下的村民,他們雖然成長於互聯網時代,思維活躍,權益意識強,但他們離開學校之時也是離開農村之時,他們對村集體沒有依附感,甚至缺乏認同感,對公益事業更是缺乏關心。但從長遠看,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他們一旦到了不再外出務工的返鄉年齡,會攜帶城市裡的各種見識迴歸,屆時他們表達訴求、爭取權益的方式多樣,會在矛盾博弈中做出一些令基層幹部措手不及甚至非常棘手的舉動,無疑將成為影響農村穩定的活躍因素。

04

從思想觀念上研判農村穩定問題,同樣重要。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各類傳媒空前發達,促成了人們的多元價值觀。

即便是在農村,人們也不再穿同樣的衣服,持同樣的認識。比如五保戶政策,本是黨和政府的一項德政,但不少橋邊村村民就頗有微辭。

他們認為,這類對象只要到齡且無兒無女,無論是否擁有勞動力,均可享受五保戶待遇。而可能同樣年齡但有子女的農村老人,在五保戶可以悠閒地去場鎮上喝茶打牌時,他仍然還在莊稼地裡肩挑背磨。

再說低保,橋邊村不少群眾認為這是“好吃懶做,國家照顧”。有的老村幹部就認為,早些年政府是慰問和獎勵勞模,現在卻照顧所謂的低保、五保,以至把有些人養懶了、養橫了,甚至養“惡”了。

如此種種,他們對一項政策的不同見解,對一件事情的不同解讀,不僅加大了農村工作難度,更會形成不穩定因素。

相關閱讀

包產到戶後農村最深刻的變革是什麼?——“橋邊村五問”之一

村幹部都在忙些啥?——“橋邊村五問”之二

誰動了幹群關係?——“橋邊村五問”之三

農村工作最大的難題是什麼?——“橋邊村五問”之四

七一调查| 桥边村田野调查⑤ |颜明华专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