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的《飲食男女》:人生三個層面的破與立

李安的《飲食男女》:人生三個層面的破與立

李安的《飲食男女》於1994年上映,二十多年過去了,這部電影如今看來還是貼近時代,影片中展現的矛盾是當代人依然會面臨的問題,而影片中於當時而言的解放思想,在如今依然新潮。

《飲食男女》講述了老朱一家平凡卻又普遍的家庭生活故事,在這一家中,除了生活順風順水,並且全然接受新潮思想的小女兒家寧,其他人都有在人生際遇和時代背景衝擊下的破與立。

李安的《飲食男女》:人生三個層面的破與立

01 家珍:在超我和本我的衝突中找到自我

家珍是家裡的長姐,也是三個女兒中道德標準要求最高的。

在傳統觀念裡,長姐如母,長兄如父,母親去世後,家珍就自然而然擔任了家裡"女主人"的角色,並且把養老顧小當做了自己的責任。

這是傳統的社會倫理道德要求長姐必須要做的事情,家珍也一直用超我的倫理道德要求著自己,併為此犧牲了很多。

弗洛伊德將人格結構分成三個層次: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先天追求慾望的本能,自我協調慾望和道德的現實,超我是各種道德要求下的服務社會的完美。

為了守住自己的責任,家珍一直用"被拋棄"的謊言來拒接戀愛結婚,當初信仰基督教,或許也是躲避嫁人的途徑。

但要做到無私奉獻的超我,要通過壓抑本我的慾望來實現,從電影中我們能看到,家珍同樣受著本我慾望的折磨。

贍養父親這件事,家珍不止一次地提及,言語間都是對自己命運的無奈和三姐妹只有她要承擔這件事的不滿。

李安的《飲食男女》:人生三個層面的破與立

追求自由和輕鬆是人的本性,家珍在言辭上將自己歸置為困難承受者,這其實是本我在表達對超我的抗議,即"我其實不想這樣的。"

本我給家珍生活帶來的更大的衝擊是愛情,這也是最終改變了家珍人生軌跡的要素。

一直禁慾的家珍對愛情既敏感又渴望,妹妹們不經意的話會刺激到她,學生間互相傳遞的情書也會被她當做一種諷刺。

可是說著走不出情傷的家珍卻多次相親,在看到新來的體育老師時會被迷住,在收到情書時會有少女般含羞和無窮盡的情思。

本我和超我在家珍的思想中衝撞,正如家珍爆發那天窗外喧鬧的情歌一樣,讓人無法寧靜,最終家珍選擇了直面衝突,做回自己,與窗外的情歌對抗,也與內心的糾結對抗。

於是穿上紅裙,打扮精緻,大膽地在操場上發問尋愛。

家珍打破了一直負載在身上的道德枷鎖,打破了為道德責任壓抑慾望的人生,為自己重塑了可以追求幸福的人生。

李安的《飲食男女》:人生三個層面的破與立

02家倩:表象與真實的抉擇

家倩是家裡的二女兒,是最聰明、最像老朱、也最受傳統和新思想衝擊的女兒。

李安的《飲食男女》:人生三個層面的破與立

家倩身上的破與立,在表象和真實之間的抉擇可以從對家庭的態度來看。

老朱一家看似平靜,實則暗波湧動,而家倩第一個提出要搬離大家庭,讓家庭潛藏的問題被拿到了明面上說。

從這一點看,家倩並不喜歡這一家團圓的生活,她是這個家庭團圓的第一個破壞者,是受新思想影響,第一個想要脫離傳統家庭生活的人。

這樣的想法主要源於家倩和老朱之間的矛盾。

家倩遺傳了老朱做菜的天賦,天生擅長並且熱愛做菜。

可老朱為了家倩的前途考慮,不想讓她從事廚師這個不夠體面的工作,把家倩從廚房趕了出去,後來家倩才有機會成為航空公司高管。

但在家倩心中,老朱就是一個扼殺了她的劊子手。同樣,任性倔強的家倩也會讓愛面子的老朱不滿。

一家人吃飯,只有家倩會直言老朱老了味覺退化了,在老朱發現她睡姿不好,教育她的時候,家倩也會直接反擊,讓老朱無話可說。

這樣的老朱和家倩相處在一個屋簷下,是免不了爭吵的。

在這種爭吵和矛盾的表象下,家倩自然而然地認為,自己是很想離開這個家的,自己也是很不喜歡父親的。

可是溫叔叔去世、以為老朱得了心臟病、姐妹相繼搬出家,這一系列的事情發生後,家倩沒有時間再去想誰對誰錯,只是憑感覺,就決定要留在家裡,守著父親。

李安的《飲食男女》:人生三個層面的破與立

家倩沒有意識到,對於這個自己一直想要逃離的家,她其實是深深地愛著的,她想要家的完整,想要父親的廚房,想要守著回憶,但從前的種種衝突讓她意識不到這些深層的情感。

而一系列的事情破除表象的矛盾和干擾,歸於平靜後,家倩還是希望能守住家。

最終家倩從想要離家的第一人變成了最後守住這個家的人。

李安的《飲食男女》:人生三個層面的破與立

03老朱:永遠可以追求自由的人生

老朱是整部影片中最大的反轉,從一個家庭守衛者變成家庭解構的最大推動者。

在影片中,體現老朱這個角色最多的身份就是父親。老朱不僅是父親,還是一個傳統的父親。

他想要守護一家完整,也想要維護自己作為父親的權威。

在影片一開始,就介紹了老朱每個星期天都要把全家聚集起來吃飯的習慣,這是老朱用父親的權威在維繫著家庭少有的團圓。

可是接下來,家倩買房,家寧懷孕,家珍結婚,這一樣一樣的事情都是在老朱不知情的情況下發生了。

在女兒的人生大事上,老朱已經做不了主,在女兒面前應有的權威也隨之破散。

好友老溫的去世給老朱帶來的影響很大,從這時起,老朱就在思考自己苦心經營的家庭團圓,和味覺喪失後也不放棄做菜的意義在哪裡。

如果繼續在這兩件事上找存在的意義,繼續在這兩件事上花費時間,或許會錯失更多。

李安的《飲食男女》:人生三個層面的破與立

生命中不應該只有想留卻留不住的東西,更有想要也要的起的存在。

所以在他以為三個女兒都各有歸處後,也選擇了離開這個大家庭。

這是老朱在對自己內心秩序的破與立,放下父親的權威,放下人生的執念,過新的生活。

而老朱和錦榮的結合,則是一次對社會傳統的挑戰。

在老朱這個年紀,來了一場愛情,對象是自己女兒的朋友,這樣的行為即便是現在也不會為群眾所接受,可導演李安這樣安排了,還給了他們一個美好的結局。

這不僅僅是老朱在破除傳統觀念,給現存的婚姻觀提供一個新的可能,更是導演在傳遞給觀眾的自由精神:想要的生活,永遠可以追求。

李安的《飲食男女》:人生三個層面的破與立

《飲食男女》中表現出的破立與所有人相同,都是一個充滿矛盾掙扎痛苦的過程,影片呈現出破立是生活的常態,也呈現出破立的結果。

在每個人破立之後,家庭關係並不比以前生疏,反而比曾經對面不語要更加密切。

大家都過上了原本嚮往的生活,老朱的味覺也恢復了,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