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營養科專家教你吃出免疫力


協和營養科專家教你吃出免疫力


協和營養科專家教你吃出免疫力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


免疫力,恐怕比學歷、財力、「男友力」更重要。


協和營養科專家教你吃出免疫力


面對新冠病毒疫情,自我防護固然重要,但我們千萬不能忽略自身免疫力對病毒的抵抗作用。

但是話說回來,你的免疫力夠強嗎?今天就一起來測一測吧!


01 如何評估你的免疫力?


計算身體質量指數(BMI),是我們評估自身免疫力最簡單、最快捷的方法。


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千克)÷ 身高的平方(米²)


BMI處於21~23 ➡️ 理想狀態

BMI處於18.5~24 ➡️ 正常狀態

BMI低於18.5或高於24 ➡️ 免疫力狀況欠佳


計算前,要敢於面對體重的「靈魂拷問」,祝你好運!

「喜提」理想值的小夥伴,別太上頭,保持住才是更大的挑戰。

BMI指數不理想的小夥伴,也別太喪,通過日常飲食的營養搭配,免疫力是可以適當吃回來的。


協和營養科專家教你吃出免疫力


02 重「色」就是重健康


:如何才能吃出免疫力?


每天500克左右的蔬菜攝入量,不能缺席。


協和營養科專家教你吃出免疫力


與淺色蔬菜相比,深色蔬菜含有更加豐富的胡蘿蔔素。


胡蘿蔔素主要有、β、γ三種形式,其中β-胡蘿蔔素能夠活化維生素A ,可以預防夜盲症及視力減退等諸多眼部問題。


維生素A還具有抗氧化、防止皮膚乾燥、維持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有研究表明,部分胡蘿蔔素對腫瘤也有一定的防範作用。


常見的深色蔬菜

1⃣️ 深綠色蔬菜:菠菜、小油菜、韭菜、西藍花、蒿子稈、蘆筍等。

2⃣️ 紫黑色蔬菜:紫甘藍、紅莧菜。

3⃣️ 紅色蔬菜:西紅柿、紅辣椒。

4⃣️ 橘黃色蔬菜:胡蘿蔔、南瓜、玉米等。


食用蔬菜的三點原則

1⃣️ 每天要保證吃5種顏色以上的蔬菜,總攝入量達到300~500克。新冠肺炎康復期患者,蔬菜的攝入量應加大,每日應攝入不低於500 克的蔬菜。

2⃣️ 深色蔬菜應該佔到每日蔬菜攝入總量的一半。

3⃣️ 餐餐都要有蔬菜,一餐中,蔬菜佔比約1/2較為合適。

協和營養科專家教你吃出免疫力


推薦菜品:蘆筍湯

協和營養科專家教你吃出免疫力


蘆筍屬於深綠色蔬菜,富含抗氧化物谷胱甘肽、葉酸、硒等,有提高免疫力、抗氧化、保護視力等作用。


03 保證優質蛋白質


奶製品、雞蛋、肉類等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奶製品:300~500 毫升/天

雞蛋:1~2個/天

肉類:魚蝦類200~250克/天,或禽肉150克/天,或紅肉50~100克/天。

協和營養科專家教你吃出免疫力


魚蝦的肉質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脂肪含量低,還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以調整人體的各種機能,幫助身體排出「垃圾」。


禽類的肉質中脂肪含量較低,其脂肪酸組成也優於畜類脂肪,可以成為我們飯桌上的「常客」。


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脂血症、心臟病、脂肪肝等疾病的患者,可以用豆腐來替代部分肉類食用。


推薦菜品:鯽魚豆腐湯

協和營養科專家教你吃出免疫力


04 能量要充足


除了蔬菜和肉類,能量攝入也要充足。


每日主食的攝入量可因人而異,但也有一個較為寬泛的標準,女性約150克/天,男性約250克/天。


協和營養科專家教你吃出免疫力


近期可用薯類食物代替部分主食,包括山藥、芋頭、紅薯等,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含有促進免疫活性的黏蛋白,對提高抵抗力十分有幫助。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薯類的每日攝入量應占到主食總量的30%以上,以避免穀物過度精加工而導致的營養流失。


05 益生菌要常備


益生菌對人體的免疫力大有好處。


除酸奶外,泡菜也是富含益生菌的「寶物」。不要因為泡菜含有亞硝酸鹽而將它完全拒之門外。


協和營養科專家教你吃出免疫力


有科學研究表明,適當地吃一些泡菜其實是有助於身體健康的,因為泡菜中含有乳酸菌,能起到增強抵抗力、抗菌殺菌的作用。


有研究顯示,泡菜中亞硝酸鹽的含量在醃製後的7~14天最高,30天之後的含量可降至很低。


今晚你吃了什麼?

需注意,人在吃,秤在看。

更要注意,適當補充營養,

因為免疫力也在暗中觀察你。


協和營養科專家教你吃出免疫力



內容支持 《祝您健康》雜誌

微信公眾號 鳳凰養身研究所(WeChat ID:znjk2833)


分享到:


相關文章: